穿越中世纪:从建立哈布斯堡开始

第206章 奥托改革(三)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208章 奥托改革(三)
    贵族的身份,除了能够免除犯罪时所受到的刑罚外,还有许多相对优厚的待遇。
    比如,以所有人都要服的劳役为例。
    到了勋爵,哪怕是最低级的终身制勋爵,也可以通过缴纳一笔钱,免除掉劳役。
    而爵位到了男爵之后,则是可以直接免除到劳役。
    又比如同样是接受教育,平民子弟进入中学和大学,除了需要交纳一笔不低的学费之外,还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合格才行。
    但只要是贵族子弟,哪怕只是小小的勋爵,也有两名子嗣免试入中学,一名免试入大学的特殊待遇。
    至于所谓的荣誉骑士嘛,自己本人可以享受到这个待遇,但子嗣可就不行了。
    对此,平民还别不服气,谁让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就是贵族的社会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奥托说出勋爵爵位能用钱买到,甚至连种地的农民如果种得好都能成为勋爵时,这些贵族出身的书记官们,当然会有意见了。
    在他们看来,贵族之所以是贵族,不就是因为数量稀少,并且社会地位高人一等吗。
    可是,如果所有人,就连那些泥腿子们都能成为贵族,那贵族还能称之为贵族吗?贵族身份还珍贵吗?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嘴上书记官们反对的话语,却不是这么说的,他们不可能对奥托直说是因为不想看见泥腿子们也成为贵族,而是找了个相当冠冕堂皇的理由。
    “尊敬的大公,贵族身份,那是十分滴珍贵,如果用钱就能买到,那么日后,又将如何鼓励官员勤勉工作,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呢?
    有钱就能成为贵族,那对于那些巨富之家,对于那些贵族家庭,岂不是人人都是贵族了?
    这对于公国来说,可不是好事。”
    “请大公三思啊,贵族身份公国给予的优待实在是太多了。
    针对这种情况,从收益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做的,是提高成为贵族的难度,而不是降低难度才对啊。”
    “......”
    听着众人劝说的话语,奥托心中好笑。
    所谓的收益问题,奥托早都计算得清清楚楚了。
    这些人心中的想法,他何尝不知道呢,不就是怕所有人都成为贵族,贵族也就不再是贵族了吗?
    不过嘛,书记官们还是太年轻了一点。
    关于这一点,其实之前贵族阶层们不就已经给出了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吗,那就是对于骑士的态度。
    对于中小贵族来说,他们迫切的希望承认骑士也是贵族,可对于真正势力强大的大贵族来说,骑士在他们眼中,依旧也不是贵族。
    奥托可以想象,随着这个法律推行下去,很快,勋爵和骑士就会被开革出贵族队伍,被那些贵族家族认为不配和他们为伍。
    类似的情形,哪怕在千年后也会经常发生,更别说现在以贵族为主的时代了。
    但,那又如何呢?
    奥托设立勋爵和荣誉骑士两个贵族身份的初衷,可从来不是为了扩大贵族的范围让更多的人成为特权阶级,而是为了告诉民众们,贵族其实距离一般人并不遥远。
    任何人,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成为一名瑞士公国光荣的贵族,从此与瑞士公国的兴衰绑定。
    能用贵族身份鼓励民众们上进的同时,还能为公国带来收益,这有什么不好的。
    “诸位想多了,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用钱捐献获赠勋爵,亦或是立下非战功以外的功劳,最多也就只能成为终身的勋爵。
    绝大多数优待,都是针对世袭传承的贵族。
    对于这些为公国做出贡献的人,给他们一个终身的贵族称号,也无可厚非嘛,难道大家认为为公国做出贡献,不该成为贵族吗?”
    奥托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想要辩解,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在法律问题的大框架敲定之后,到了具体的细则条款制定上,奥托就省心多了。
    交给书记官们去研究讨论,再交由奥托过目审核后,只需到时候公示一番,看看贵族和民众们的建议,就能实行了。
    为了配合法律的实施,奥托也准备在公国各项法律开始实施之后,除了各地的司法官员之外,还要定期组织巡视组,负责到各地检查法律的实施情况,以及宣传法律。
    行政和司法的问题初步解决后,接下来,就到了最核心的军事制度了。
    从整个瑞士公国的体系设计上,奥托其实最大的参考对象是秦汉。
    因此,在军事制度上,奥托也想抄一下秦汉的制度。
    如今,瑞士公国的军事体系,分为常备军和征召兵(民兵)两种,而在常备军中,又分为中央禁军(重骑兵营)、中央军(近卫军)、地方军(各地守军、贵族常备军)以及杂牌军(征税士兵、边境哨卡)。
    可以说,目前来看,奥托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多,也就是扩充常备军的人数,确立各个军队的编制和规模,以及在常备军和征召兵之间,新增一个强大的预备役。
    奥托抄袭的对象,乃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东汉三河五校制度。
    三河五校,其实就是汉朝的中央军。
    只不过在和平时期,这支中央军,并不会保持十分庞大的编制,而是只留下一个小型的编制。到了战时,则通过扩编的形式,补充大量兵员,恢复正规的编制,再进行战斗。
    这一点,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历史上苏联的架子师类似。既和平时期只保留较少的战斗人员和相对完整的指挥编制,战时通过补充兵员的方式,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在奥托历史上,哪怕到了东汉末年,面对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当汉灵帝动员了三河五校之后,黄巾起义也很快的被镇压了下去。
    而奥托,就正是准备以三河五校的制度为模板,建立属于瑞士公国的预备役体制。
    和平时期,这支预备役军队只需维持在一个较小的数量,所有的人员都作为基层军官培养。
    到了战时需要的时候,只需要填充受过训练的士兵,很快就能恢复完整的编制,投入战场进行战斗。
    至于兵员来源嘛,奥托也已经想好了。
    既然瑞士公国的成年男子,都需要接受民兵训练,那么从这些民兵中,挑选出精锐和想要依靠军功实现阶级的人出来,作为预备役的步兵来源即可。
    至于骑兵来源嘛,大量的中低贵族和“准骑士”们,则就是最好的骑兵来源。
    对于贵族以外的家庭,豢养马匹的,根据公国的法律,是有着一定的税收优惠的。
    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战时如果需要,政府也可以随时从民众手中抽调马匹使用,除非马匹受到损伤,否则是无需支付额外的款项。
    对于自带如马匹等武器装备参加战争的人,在相应的作战津贴上,也会有着很大的优惠力度。
    以一个没有爵位,无需履行封建义务的“准骑士”家庭为例,如果家里豢养了一匹达到了战马水准的马匹,那么每年需要缴纳的税赋,基本上能减免一成左右。
    到了战时,如果他自带马匹和全身的武器装备参加战争,在超过规定时常的服役期限外,享受的作战津贴,差不多能达到一个没有自带马匹装备的另一个“准骑士”的1.6倍。
    这个政策的目的,自然是让贵族和一般民众,替公国政府在和平时期承担喂养马匹以及维护武器装备的成本。
    毕竟,哪怕是铠甲和武器,打造出来后放在仓库,也需要定期维护,否则时间长了,拿出来的就是破铜烂铁了。这年头的仓储水平和冶金工艺,可没达到奥托前世的程度。
    军制上,奥托则没有使用汉制,而是使用了熟悉的现代军制。
    即十人为一个班,三班为一个排,三排为一个连,三连为一个营,三营为一个团,三团为一个旅,三旅为师,三师为一个军。
    重骑兵编制为一个团也就是千人左右,近卫军编制为一个师,也就是万人左右。
    至于防卫军(预备役)编制则为一个军,和平时期仅仅保留军官也就是只留下如班长排长等军中将校,和两个团两千余人的编制。到了战时,则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扩充。
    在地方军上,根据是否会参加进攻性战争,奥托将地方军分为了警察和宿军两个军种。
    一般来说,一个郡,将有一个营三百多人的警察和一个连百余人的宿军。一个县,则有一个连百余人的警察和一个排三十人的宿军。
    别看各地警察部队的人数不少,但实际上其实数量也不算太多,用起来的时候也相对捉襟见肘。
    作为郡、县,可是需要维护当地治安以及分兵守卫一些关键的据点和要塞的,这点人手可以说是相当不够了。
    要知道,在秦汉时期别说一个郡了,哪怕是一个大县,出个几千人的军队都轻轻松松。
    不过各地郡县还有当地贵族的武装配合,再加上瑞士公国的郡的大小,远不能和秦汉相比,还是勉强能凑合将就的。
    对此奥托也没太过纠结,这只是奥托最开始设想的和平时期的编制,等推行的时候,再根据各个郡县不同的情况,还可以增加编制的嘛,这玩意很灵活的。
    至于边境的税吏和哨卡部队,奥托总计给了两个团的编制也就是两到三千人,具体怎么安排,就是枢密院的事情了。
    在三方面的改革中,军事改革上,奥托其实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无他,因为在军事上,没人敢和奥托这位帝国名将多说几句,奥托在整个公国乃至整个帝国的军队中,都有着很高的声望。
    况且,对于贵族们来说,奥托的军事改革,也没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甚至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哪怕有其他的获得爵位的途径,但是想要成为世袭封地贵族,军功永远是最快的方法,而改革军队,让瑞士公国的军事力量更强大,也更加便于让贵族们获取军功。
    至于贵族们心中的那些小九九嘛,面对奥托,面对哈布斯堡家族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压制住。
    无论是成名已久奥托,还是如今已经在战场上初露锋芒的亚历山大,配合着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几乎是可以在军事上吊打他们的。
    除非是真的找死,没人会在哈布斯堡家族两代英明家主都还在的情况下考虑什么造反取而代之的事情。
    在忙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其中经过无数的讨论,不知道耗尽了多少书记官和贵族们的头发之后,备受关注的奥托改革相关政策,也终于面世了。
    随着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确立,随着一项项公国法律的完成和公示,奥托对于瑞士公国的改造,终于初步完成了,剩下的,就需要交给时间了。
    奥托站在鹰堡的城墙上,眺望远处的鹰堡城,看着在沐浴着朝阳喧嚣的鹰堡城,即使脸上有掩盖不住的疲惫神态,也不禁露出了微笑。
    在对政治、司法和军事上三大领域完成改革之后,这也就意味着,哈布斯堡家族对于瑞士公国的掌控力已经基本不可能会被动摇了。
    同时,这也意味着,奥托在瑞士公国的统治,已经可以做到上山下乡,实现对于基层的掌控了。
    要知道,花费这么多心思,建立对于如今瑞士公国来说负担不小的这么多地方军队,可不是为了保护民众的安全,而是为了能够直接统治到乡村。
    此前的乡村,由于人手和管理成本的问题,哪怕是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直属领地,实际上除了收点税收之外,其实对于基层的掌控力度是远远不足的。
    但是,随着地方军队的建立,随着行政官员的逐渐入驻,以及今后将成为惯例的巡视组的出现。
    所谓的“皇权不下乡”,在瑞士公国,将不复存在。
    小国寡民的好处也在这里,领地少,人少,也更加便于直接进行管理和统治。
    所有的瑞士公民,哪怕是偏远山村中的公民,都将接受瑞士公国法律和官员的管辖。
    毕竟,就连贵族们的领地,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公国代管”,阻碍奥托的统治深入乡间的最后一个障碍也已经消失。
    不过,奥托心中也很清楚,这仅仅只是完成了一个开始罢了,后续,他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
    但是奥托心中,却没有担忧,反而充满了期盼。
    他相信,随着这次奥托对于瑞士公国的改革措施一一就位,当改革开花结果的那一刻,瑞士公国,将当之无愧的成为整个欧陆最强大的领地,以保证奥托能实现对于哈布斯堡家族未来的谋划。
    不知何时,亚历山大走到了奥托的旁边,低声问道:
    “父亲,您让我准备的那件事,我已经做好了筹备工作,是立刻开始吗?”
    “嗯...”奥托没有回头,看着鹰堡城,轻声回答。
    “去做吧,这不仅是枢密院设立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法令,也是瑞士公国第一次开展类似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够做好它。
    至于我嘛,最近耽误的时间有点多了,米兰大公国那边和勃艮第大公都有些蠢蠢欲动了。
    我再用一个月的时间处理完瑞士的事务后,再去陪那些人好好的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