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在敌国与皇子做假夫妻

第63章 饲养禾花鱼


    沈澜被齐玉山问得面色有些羞赧,忙打哈哈:“我不过是从纪文博那里想到了这些。至于‘笼络人才’这个说法,当今圣上那里还是很忌讳的,不敢乱说。左右这处宅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物尽其用。这周围景色宜人,是个安静读书的好地方。”
    主子拍板定下来了,齐玉山当天下午就带着吕茂才研究这处宅子的改建方案去了。
    沈澜也没闲着,带着麦冬和石强去货场和镇子上的几个铺子走了一遭,直到临近傍晚才赶着马车往回走。
    路过官道旁的水田时,沈澜见农夫们在给稻田蓄水,便叫石强停住了马车。
    昨天在别院外见过一面的李老汉正站在田埂子上看着他儿子在地里干活,见沈澜下了马车过来,忙将手中的旱烟袋在鞋底上磕了磕,躬身朝沈澜小跑过去。
    “小姐今日来田里看看?”
    沈澜朝他点头示意,“现在开始就蓄水了么?”
    那李老汉忙答道:“咱们这边天气和暖,早稻三月中就可以插秧了。”
    “现在每亩能收上两石么?”
    “咱们的地守着青阳河,不缺水肥,只要青阳河不涝,每亩三石也是有的。”李老汉是侍弄庄稼的行家里手,对自己打理出来的田地收成还是十分有信心的。
    沈澜满意地点点头。每亩两到三石的收成,每年下来光粮食上的收益便有三千多两银子的进账。
    土地之前在她娘手里向来只收一半的年租,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还会减到三成。即便如此,那些辛苦种地的佃农们还是有不少盈余。
    沈澜看着开始蓄水的水田问道:“你们这田里可曾养了鱼?”
    李老汉有些不解,稻田中如何能养鱼?
    沈澜解释道:“不妨买些禾花鱼的鱼苗养在水田里,将来你们除了粮食以外,也好多一层进项。那种鱼专门采食落在水里的禾花,长大后鱼肉也有禾花的香味儿。”
    沈澜向来喜欢研究吃食。她记得历史上“禾花鱼”这种东西,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成为皇家御宴上的贡品,深受皇家人喜爱。
    李老汉听沈澜这主意,欢喜得不得了。可又从未听闻过“禾花鱼”这种东西。
    沈澜笑道:“便是那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黑鲤鱼啊!那种鱼长得极快,繁殖能力很强,肉质细腻,没有什么腥味儿,可以试着卖进酒楼里。”
    经沈澜这样一说,李老汉忙欢天喜地的答应了,说回头就跟吕茂才商量着将这件事办起来。
    沈澜朝远处农田尽头望去,那里被将要落山的太阳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波光盈盈,灿烂夺目。
    沈澜指着那片平地问李老汉:“那边是什么地方?”
    李老汉也跟着望了过去:“哦……那边啊,那边是青阳河前两年新淤出来的地,一片沼泽。”
    沈澜若有所思地望了那片地许久,直到太阳眼看就要沉到地平线的位置,才又坐了马车继续往别院走。
    沈澜的马车刚在别院外面停下,那扇黑漆大门就被守门的于婆子打开了。那婆子从里面听见了马车动静,就知道是沈澜回来了,哪敢耽搁。
    沈澜刚踩着脚蹬一只手扶上麦冬的手,那婆子就赶着上来说话儿:“小姐出去这半天,想是累了吧?我们魏娘子早就给您备好了茶点,您快快进去歇歇。”
    “于妈妈是跟着魏娘子从永安来的么?您官话讲得不错,听着倒是没有永安那边的口音。”
    那婆子见沈澜当家主事的一个大小姐竟能记得她姓于,着实有些受宠若惊,“老奴是前几年被纪家大爷买到这里伺候魏娘子的,并不是永安人。”
    “你们纪家大爷是个有出息的,他家魏娘子性子也温和,你到了他们家自是不会遭罪。”沈澜说着,叫麦冬给了于婆子几个钱,叫她拿去打酒吃。
    于婆子却没敢收,又奓着胆子拦住了沈澜的去路。
    “小姐,老奴有事想央求小姐做主。”
    沈澜挑眉驻足,“你是纪家的奴仆,何事轮得到我替你做主?”
    那于婆子苦着一张脸道:“小姐有所不知,老奴当初被买来,就是专门给魏娘子看门洒扫院子的。如今她没了自己的住处,哪还需要老奴这样的人伺候?到时候必然要将老奴卖出去,还请小姐发发善心,收留了老奴。”
    “于妈妈恐怕是多虑了。纪家大爷接你家娘子进都城,也是要找宅子安置他们母子的。新宅子少不得也要人看门洒扫,自然离不得你。你安心就是。”
    于婆子忧心道:“纪家大爷不过就是个书生,考了三次都没中,哪里在都城中置得起宅子?”说着,于婆子话音低下来抱怨了一句,“他在都城还要靠着别人养活呢……”
    听于婆子这样说,沈澜都替她那位好继母感到没脸。
    魏氏身边的这几个下人对他们之间这些隐私知道得不少,若是将这些人带进都城去,也不知会不会将这些隐私抖落出去。
    沈澜不得不顾虑几分,“不管如何,纪家大爷都是你的主子,还是先等他来了和魏娘子商量后再说吧。”
    于婆子只得对沈澜恭敬福身称是。
    沈澜最终还是没给那婆子留下准话。若是哪个纪文博和魏氏要打发这些下人,她再收留她们也不迟。
    沈澜走进正厅的时候,齐玉山刚跟吕茂才商量妥别院的改建方案。
    齐玉山手脚麻利,连草图都画好了,上面还标了尺寸,大致的花销也核算了一下,见沈澜从外面回来,立马拿给沈澜过目。
    沈澜见他们给的方案,房屋需要改动的地方较少,也能达到独门独院、院间互不打扰的效果,便叫吕茂才等宅子从魏氏手里腾出来以后再照图施工。
    沈澜此时的心思都放在刚刚外面看到的那一大片沼泽地上,于是试探着问道:“齐先生,您觉得在此处河滩旁的沼泽地那里圩田,可不可行?”
    齐玉山不明所以,“何谓‘圩田’?”
    沈澜瞪大了眼睛,不是吧,这个世界没有圩田一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