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生活开始
湿热的海风,吹得阿布鲁花白的头发和胡须迎风飘扬。
听着阿布鲁的感叹,阿布鲁身旁的几名皮肤黝黑的少年,对视一眼后忍不住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是啊,确实算是到家了。
两年多了,终于回来了。”
“我受够了,以后打死我也不出海了。”
听着少年们的议论,阿布鲁捋着胡须,笑而不语,在一众士兵们的保护下,缓慢的朝着城中走去。
阿布鲁,正是如今神圣罗马帝国风头正劲的哈布斯堡家族顾问,受奥托和亚历山大的命令,去中东阿拉伯世界,寻找学者和书籍。
对于这个心血来潮的任务,时间过去这么久,奥托和亚历山大都快忘了,两年多时间了无音讯,落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眼中,多半是人没了。
却不曾想,就在所有人都忘了这支队伍的时候,哈布斯堡家族的顾问阿布鲁,竟然满载而归了,效果,比预计的还要好。
阿布鲁放慢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戒严的码头,和船队中陆续走下的众人,不由得心情大好。
两年多之前,按照奥托的指示,奉亚历山大之命,阿布鲁带着几名学者和五六名保护的的骑士,踏上了前往中东阿拉伯世界的旅程。
奥托希望,通过去一趟文明相对比较发达的阿拉伯世界,寻找各种学者、公爵和书籍,能推动哈布斯堡家族领地的科技发展。
不过嘛,虽说哈布斯堡家族给了阿布鲁一大笔钱的支持,但能取得什么结果,谁也没有把握。
这年头绝大多数地方,对于技术和知识,都是敝帚自珍,根本不可能大规模流传。即使阿布鲁在阿拉伯世界的学术圈子中小有名气,大概率也拿不回多少好东西。
即使,阿拉伯世界的学术氛围,相较于整个西欧来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奥托当时虽然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更多的是将目标放在了工匠、书籍和各种作物上,至于学者,奥托觉得能勾搭一两位回来,那就不错了。
阿布鲁的旅程,最开始,也确实如奥托预料的那样。
阿布鲁众人,是从亚历山大港登陆的。当时,恰逢阿巴斯王朝中兴,再度攻占埃及,整个埃及地区,虽说经历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已经归于和平,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阿布鲁去千里之外的瑞士公国。
在埃及停留了数月,并未勾搭到多少人员后,收集了藏书和各种物品的阿布鲁,离开了埃及,进入了中东地区。
得益于阿巴斯的中兴,中东地区,尤其是巴格达附近,保持了一直以来的繁荣,人们不仅有钱,还有大量的贵族愿意花钱赞助各种学者。
在见到这一幕之后,阿布鲁大摇其头,知道以哈布斯堡家族开出的条件,想在巴格达收人,基本不可能了。
于是,同样停留了一段时日,和当年认识的学者“坐而论道”后,有一部分学者,被阿布鲁从瑞士公国带来的自然科学知识深深的折服和吸引。
不过,仅仅这样,这些被科学所吸引的学者,也没答应背井离乡,而是请求阿布鲁多弄一些相关书籍回来。
不是谁都能像阿布鲁一样,为了游历,为了学习,能轻易离开家乡万里的。
在巴格达,这些学者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也有固定的金主赞助他们进行研究和学习,也能广收弟子,何必去万里之外的瑞士公国呢。
除了少数几个穷困潦倒的学者,因为在巴格达混不下去的缘故,答应了阿布鲁的相邀,决定和他一同前往瑞士公国,阿布鲁在巴格达的遭遇,竟和在亚历山大地区一模一样。
眼见在阿巴斯帝国的心脏和首都拉不到人了,阿布鲁也有些无奈,想了想之后,选择进入了波斯地区。
阿布鲁此举,其实还是相当危险的。
此刻的波斯地区,虽说名义上仍然属于阿巴斯王朝的管辖,但波斯总督,对于巴格达的哈里发,早都是听调不听宣的状况,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虽说在阿巴斯再度夺回埃及之后,波斯总督被吓了一大跳,至少在面子上给了巴格达的哈里发足够尊重,不仅提供了精美的贡品和补上了赋税,更是亲自派出家族成员到巴格达作为人质。
只不过嘛,表面上波斯总督低眉顺眼,但私下里对于巴格达的一切,他都十分堤防,不知道多少巴格达派出的官员,“失足落马”或者“遇到盗匪”。
对此,哈里发自然是十分生气,英勇的哈里发如何能容忍波斯地区依旧保持半独立状态呢,便开始了战争准备,想要进攻波斯,收回巴格达对于波斯的控制。
而就在这个时候,阿布鲁去了波斯,很容易被波斯总督当做探子或者间谍抓起来。
果不其然,在进入波斯境内后,一行人就被“请”到了总督府。
好在,当年阿布鲁的朋友如今在波斯地区也是小有名气的学者,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阿布鲁一行并未受到太多的刁难,很快恢复了自由。
相较于在埃及和叙利亚地区招人的不顺利,在波斯地区招募学者的工作,阿布鲁的进度竟然异常的顺利。
原因无他,相较于埃及和叙利亚,此刻的波斯地区,高原山脉地形,陆地丝绸之路又因为东方帝国的内战短暂中断,波斯地区大部分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去赞助学术研究。
虽说在波斯地区,一向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出过不少在阿拉伯世界鼎鼎大名的学者。但整个波斯地区的经济基础都已经如此,学术衰落也是正常的。
正是因为如此,在听到阿布鲁承诺有人赞助学术研究,并看到了阿布鲁带来的科学知识之后,整个波斯地区有名有姓的学者,竟然大半选择了和阿布鲁离开。
就在阿布鲁觉得运气还不错,有了波斯地区的收获,回到瑞士公国足以跟哈布斯堡家族交差的时候,计划返程的阿布鲁众人,却不得不滞留在波斯地区。
带领阿巴斯王朝中兴,英明神武的哈里发,在巴格达的王宫中去世了,阿巴斯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乱。
哈里发遇刺身亡,不仅让整个阿巴斯帝国陷入了争权夺利的地步,原本计划的和波斯总督的战争,也不得不推迟。
在整个帝国,分为好几排,为了那个哈里发之位奋战的时候,帝国的敌人法蒂玛苏丹国,却在前线节节胜利,逼近了埃及。
眼看埃及又要得而复失,阿巴斯王朝争夺哈里发之位的好几排,终于在几次大战后达成了妥协,先一致对外。
这倒不是阿巴斯王朝的众人足够团结,而是法蒂玛苏丹国相较于阿巴斯王朝,算得上是异端信仰。
俗话说得好,异端,比异教更可恨。
面对异端军队的进攻,阿巴斯王朝的众人,选择摒弃前嫌,一致对外,也不算太奇怪。
眼见阿巴斯军队和法蒂玛军队在埃及形成了拉锯,整个中东的局势相对稳定了下来,阿布鲁一众人,开始原路返回。
谁料,他们才刚刚走到巴格达,只是在这里休整的众人,又听到了一个震撼的消息。
刺杀哈里发的幕后主使被调查了出来,这其中,竟然是东罗马帝国和波斯总督联手。
顿时,整个帝国一片哗然。
波斯总督一边在嘴上撇清关系,一边却派出了军队,开始进攻阿巴斯王朝的中东地区,想趁着阿巴斯王朝主力都在埃及的时候,打进巴格达。
而这一切,确实也是东罗马帝国的谋划。
由于东罗马帝国在专心对付西方的匈牙利-波兰联盟,对于东方,东罗马帝国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不过,东罗马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很清楚帝国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在西方,而是在东方。
原本阿巴斯内乱分裂,对于东罗马帝国来说是好事,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东罗马皇帝能两次腾的出手去对付西边的敌人。
可谁想,眼看没几年就将彻底衰败的阿巴斯王朝,竟然出了一个英明神武的哈里发。
先是趁着所谓的圣战,干净利落的消灭了帝国的反对派,手握实权。
之后,更是亲自带着军队,收复了埃及。
眼瞅着四分五裂的阿巴斯,要再度归于一统,东罗马帝国虽然担心帝国东部,但却抽不出兵力,此刻正是和匈牙利大战的关键时候呢。
为了避免两面受敌,东罗马帝国便派出了使者,前往波斯,试图说服老敌人,这个时候,一同对抗巴格达的苏丹。
波斯和东罗马之间的战争,那可是由来已久,双方之间可是有着血海深仇的,哪能这么容易就化解。
原本对于东罗马帝国派出的使者,波斯总督都是不屑一顾,懒得理会。
但由于巴格达的哈里发咄咄逼人,很想将他的这个总督给撸掉,没办法之下,他只能选择先和东罗马接洽。
东罗马怕双线开战,波斯总督同样也怕。
就这样,双方经过谋划之后,定下了刺杀加共同进攻巴格达的计划。
对于刺杀,双方其实都没抱什么希望,但不曾想,刺客竟然一击得手,那位带着阿巴斯眼看要中兴的哈里发,就这么殒命。
既然巴格达一方查明了真相,波斯总督也不装了,直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
突如其来的背刺战争,让巴格达人陷入了恐慌。
此刻,整个叙利亚地区的守军不过三万,而波斯则是出动了八万大军。
让巴格达人唯一宽慰的是,老对手老敌人东罗马帝国没在这个时候选择落井下石,巴格达还有机会守住。
有机会守住,并不代表能守住。
那些原本没计划和阿布鲁离开的学者们,眼见巴格达要陷入战火,自家性命可能会受到威胁,这个时候也果断答应了阿布鲁。
于是这阿巴斯帝国的灾难,却让阿布鲁和背后的哈布斯堡家族成了最大的赢家。
当即,阿布鲁也不耽搁,又跑了一趟亚历山大,和在巴格达一样,这次,眼见埃及地区战火重燃,不少不愿意走的学者,也愿意走了。
不仅如此,无论是叙利亚还是埃及的学者,都不是一个人上路,而是拖家带口,有的甚至带上了几十名学者。
初时在亚历山大港登陆时,阿布鲁等人才仅仅两艘船,也就十多个人和大量的金银财宝。
可离开亚历山大港的时候,金银财宝虽然没了大半,但船队的规模却翻了好几倍,人数更是翻了百倍有余。
船队中满满当当载着的书籍、各自特产以及学者和工匠,都将成为阿布鲁给奥托的一个惊喜。
阿布鲁停下脚步,站在热内亚的码头上,看着后方一个个上岸的学者们,忍不住再环视了一番热内亚港,叹了一口气。
热内亚港,如今虽说已经是整个意大利最为繁华的港口,但和世界级港口亚历山大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光是码头上讨生活的人和每天进出的船只数量,双方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然而,此刻的热内亚港,却因为在日渐强盛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每天都在比前一日繁荣。
可如今整个欧洲最为繁华的亚历山大港呢,想必等到法蒂玛苏丹国打到亚历山大的时候,繁忙的港口,或许都会被战火毁掉吧。
听说,法蒂玛苏丹对于商人可不是那么喜欢,法蒂玛苏丹国只有和苏丹以及贵族关系好的商人,才能从事商贸。
当亚历山大港落入法蒂玛苏丹国之后,阿布鲁可以想象一个灯火通明的港口,会如何慢慢的沉寂下来。
至于法蒂玛苏丹国啥时候控制亚历山大港,或许就是阿布鲁等人在热内亚上岸的时候吧。
在阿布鲁离开亚历山大港的时候,可听闻了阿巴斯王朝的军队,在两个战场都遭到了失败。在两面包夹之下,阿巴斯王朝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将是法蒂玛统治埃及,波斯的总督在巴格达重新拥立一个傀儡哈里发,统治中东。
可惜了...
阿布鲁忍不住为那位他见过几面的哈里发叹了一口气,多好的一个君主啊,但谁能想到...
不过,这和他没有关系了,看着下船之后向他走来打招呼的学者们,阿布鲁露出了微笑。
起码,这些优秀的人才,不会因为战争莫名其妙的死去,许多知识,也不会毁于战火的传承。
这...对于他,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已经足够了。
至于帝国兴衰,欧陆时局这样的大事,不是他一个学者有资格参与,有能力参与的。
新的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