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瑞士风云(二)
听着父亲略显无知的话语,丹斯有些无奈,刚才,其实他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官吏和爵位,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隶属关系。
但显然,父亲是没有听进去,或者说,落在自家父亲耳中的重点,是自己手底下管了不少身为贵族的官吏。
可哪怕这样,丹斯的身份也仅仅只是一个平民,并不是贵族。
想要成为一名贵族,哪怕是最为低级的荣誉骑士,丹斯至少也还需要再奋斗多年才是。
不过,按照最新的法律,如果丹斯能顺顺利利的在官僚系统中保持进步,最后按照丹斯所想的,成为一郡主官光荣退休,那起码也能混个可以传承三代的勋爵爵位。
想到跟家人解释这其中的政策,让他们理解的困难性,丹斯果断选择了放弃,微笑道:
“我现在还不是贵族,不过以后嘛,还是有机会成为贵族的。”
“乖乖!”听完丹斯的话,父亲看向丹斯的目光有些变了,说话时都开始恭敬了起来。
“那可是贵族老爷啊,丹斯,你...你有出息了。”
一旁的母亲,同样看向丹斯的目光中,也十分复杂,丹斯可以从中看出三分欣喜三分骄傲和四分畏惧。
连母亲都这样吗?
丹斯心中叹了口气,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毛,这几年的书记官生涯,他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表情,这是一个合格的官吏的必备技能。
面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丹斯并没有继续说贵族身份的问题,而是岔开了话题。
“父亲,母亲,我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商量。”
丹斯看着父母,轻声说道。
“我想,让弟弟妹妹都去读书。”
“这...”父亲本想第一时间反对,但看到丹斯的目光后,犹豫了一下,看向母亲。
父母对视了一眼后,很快达成了意见。
“这个...这个嘛...”父亲支支吾吾的说道。
“读书是好事...只是...只是少了卢卡的帮忙,我和伱的母亲,种不了那么多地啊...”
说着,父亲开始絮叨起来,说起了自家的事情。
原来,最初丹斯家只有不到十亩薄田,每年除去高额的税赋外,连养活一家人都不够。
那时,丹斯的父母,只能去帮村里的骑士家种田干活,换取一些微薄的报酬,才能勉强维生。
村里大多数人家,也和丹斯家一样,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人家骑士老爷的,像丹斯家这样能有自己田地的,已经在村里算是中等家庭了,还有许多,连地都没有。
之后,等到奥托掌管阿尔高,颁布减税令和开垦荒地的政策后,丹斯家才迎来了好日子。
在歪树村周边,其实还是有不少未开发的土地的。
可由于此前的政策,没有村民愿意花费心思去开垦荒地。
因为按照规定,那些没有开垦的土地,也是属于领主的,甚至山川河流森林,以及上面生活的一切动植物,都是属于贵族所有。
不过实际中,除了少数残暴的领主外,其他的贵族领主们也不会拒绝领民们进入山中打猎砍柴,下河捉鱼啥的。
但就是由于有这个法律的存在,一般人才不会去开垦荒地的。
开垦荒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弄不好三年五载都有可能,辛辛苦苦开垦完了,结果是给领主做嫁衣,谁愿意啊。
直到有了开垦令的出现,开垦的荒地,不仅属于农民们所有,前几年甚至是减免赋税,那大家自然就有了政策积极性了。
至于农民们的领主会不会不高兴嘛,丹斯的父亲记得清楚,当时村里的那位骑士老爷可是很长的时间都是黑着脸的,显然不乐意。
但他一个小小的骑士,哪有什么反对的资格,只敢支持。当时的阿尔高领就连男爵们都对奥托服服帖帖,更别说他还是阿拉霍尔夫的家族骑士。
随意撤消一位骑士的封地,在贵族们看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大家听说后都只会一笑了之。至于地位更低,依附于家族的家族骑士嘛...自然只能高呼“奥托少爷英明”。
就算是那些男爵的封地,在奥托事实上掌控了阿勒曼尼亚以后,也基本妥协,承认了奥托颁布的法理。只不过,为此,奥托付出了一些利益分配上的交换。
这些,就不是丹斯的父母能够知晓的了,就连丹斯,作为书记官也只听到过一些传言,具体怎样不清楚。
从开垦令颁布后,不仅是丹斯家,整个歪树村的村民日子都变得好过了起来。
先是大家争先恐后的开垦土地,每家每户都多了不少土地。之后是原本封地在歪树村的那位骑士,封地调整后离开了歪树村,歪树村的领主成为了奥托。
最后嘛,就是距离歪树村仅仅十多里之外的拉菲庄园,竟意外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从一个普通的庄园变成了瑞士公国最大的手工业生产基地,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也给了歪树村不少头脑灵活的村民一个出路。
到现在,丹斯家已经拥有了一百五十多亩土地,父母耕种起来已经较为吃力,才让还未成年的卢卡也跟着去干活。
在如今整个瑞士公国轻徭薄赋的政策,以及不断推行各种如轮耕法、堆肥法等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大量便宜铁质农具的帮助下,凭借着家里的土地,丹斯家每年的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
听到丹斯要让卢卡去读书,那势必就会影响到家里好多年的收入,父母自然就不乐意了。
丹斯耐心的听完父母的絮絮叨叨,听完了他们准备将房子重新整修一下,听到他们准备攒一笔钱给自己和弟弟卢卡娶妻生子,丹斯忍不住摇头苦笑,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道:
“我和丹斯的婚事,父亲母亲就不用操心了。
卢卡去读书的话,家里可以买头大牲畜或者找人帮忙耕种就行了。”
“不行,那太贵了!”父亲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买牲畜干嘛,咱们每年都可以跟领主租用,虽然大家都抢着租,但偶尔也是能租到。
请人耕种?那更不行了,你可不知道现在请人帮忙种田有多贵.....”
父亲意犹未尽的说着,眼见就要打开话匣子收不住了,丹斯连忙插嘴道。
“租的总归是不方便,买头耕牛,日后我们也能出租给别人赚钱。
钱的问题父亲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这些年也有些积蓄,再找人凑一凑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不管如何,卢卡和汉娜,必须去读书。”
“种田是没有出路的,以后公国的赋税不可能像现在这么低了。”
“啥?”原本还在心里计算买头耕牛后,自家又能多开垦多少地,能赚多少钱的父亲,瞬间就急眼了。
“你说啥,要加税了,这怎么可以?”
见父亲反应这么大,丹斯顿时有些后悔自己多嘴,但这个时候,也只能苦笑着跟父母解释。
“是啊,以后除了新开垦的土地,其他的土地税赋基本上都要增加,恢复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
父亲一听,果断急了,开始咒骂了起来,立刻拉着丹斯询问是不是换了换了领主,为什么仁慈慷慨的大公,会突然间加税了。如果不是换了领主的话,是不是哪个人蒙骗了大公,才会出现加税的情况。
大公统治阿尔高都快二十年了,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加税呢?
听着父亲低俗的骂人话语,哪怕丹斯担任书记官许久,已经学会了表情控制,但此刻他的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了尴尬的神色。
没办法,任谁被人当面骂,还是自己的父亲,都会是丹斯这样的神态。
因为丹斯,正是加税的参与者之一。
瑞士公国轻徭薄赋多年,确实做到了藏富于民,让民众的生活都富裕了起来。
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瑞士公国,每年需要拿出大量的财富,用于购买粮食。
在阿勒曼尼亚地区那一座座堆满粮食的粮仓,背后,是哈布斯堡家族无数的金钱。
虽说瑞士公国这些年来,大战小战不断,但由于一直没有大规模征招动员过,军费开支也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以哈布斯堡家族的富庶,倒是能够承受。
可是嘛,最近公国的财政状况,让一向觉得自己不缺钱的奥托,看到了由枢密院汇总交由亚历山大递交的公国财政报表后,眉头瞬间一挑,险些没把那份报告扬了。
奥托怎么也没想到,富裕的哈布斯堡家族,居然已经连续几年赤字了,公国财政更是一塌糊涂。
主要的原因,一是瑞士公国领地扩张后,投资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
二嘛,则是此前符腾堡继承战争和对勃艮第公国战争的影响。
这两场战争中,瑞士公国并不像以前一样没使用征招或者只用了少量征召兵,而是动员了大量征召兵。
这么多的征召兵,可以不给军饷,但可不能不管饭...
两场战争下来,瑞士公国中的粮仓存粮,可是直接少了一半。再加上之后瑞士公国又要大规模扩军以及各种政策法律配套的相应支出,这让瑞士公国,一下子就到了财政崩溃的边缘。
没办法,谁让奥托的步子总是迈得这么大,很多东西都是一下子抛出来的呢?就像新增这么多的官员编制、扩军、基础设施建设和义务教育,任何一项丢到其他大贵族手上,都是要循序渐进慢慢来的,奥托可是一股脑全推行了。
哪怕哈布斯堡家族财大气粗,也经不起这么玩啊。
这些年,公国财政基本年年赤字,都是奥托用哈布斯堡家族的私人财富在补贴,如今看见像个无底窟窿一样的瑞士公国财政,奥托自然绷不住了。
其实嘛,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奥托来说很简单,放慢改革的步伐,一点点推进就好了。
但奥托觉得时不我待,肯定不愿意等。
他之所以这么急着一次性推行改革,为的就是能在神罗皇帝卡尔过世后拥有强大的实力去争夺帝国大权,恨不得更快一些。
一般来说,解决财政问题,都是通过“开源节流”解决的。
既然奥托不愿意节省开支,那么增加收入,就成为了唯一的办法。
于是乎,负责财政的枢密院,很快就拿出了一个方案,方案的内容嘛,很简单——加税。
一直以来,瑞士公国的土地税都是很低的,这自然就被枢密院的官员们注意到了,经过他们的计算,只需要将目前的税率提升,提高到三税一的程度,公国的财政问题就能很好的缓解。
这些年,随着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普及,以及人口的增加,即使瑞士公国的农业条件不如其他地方,但农业产量已经相当可观了,算是一个可以挖掘的金矿。
奥托自然是不愿意的,当初减税就是为了让领地的民众过上好日子,好不容易现在瑞士公国的民众生活好了一点,又要加税,岂不是对不起他的初衷。
之后的好几天,通过数据和实地调研,枢密院的官员们试图向奥托证明,这个税率之下,农民们依旧能够生活得还行。而丹斯,就是当时负责此事的官员之一。
丹斯还记得,当时内里劝说大公的那番话。
“尊敬的大公,我理解您想要让领地的公民都过上好的生活。
但是,由于这些年公国的税率太低,其实不少村庄都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情况。、
仗着开荒免税低税,因为总体土地税较低,不少农民甚至做出了只开垦荒地把自家产量不错的土地撂荒的情况,为的就是获得土地。
大公,如果咱们的法律和政策不进行改变的话,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我想,您当初鼓励农民们开荒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让农民们无限制的获得新土地吧。
而适当的加税,则可以让农民们安心种田,种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地,才能让更多的人都拥有土地。”
看过数据,也实地微服私访过的奥托,还是被说服了。不过最终的税率,不是三税一,而是四税一。
同时,奥托也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那就是限制每个人拥有的土地上限的同时,允许部分土地交易,并从中收取较高的交易税。
比如一般的平民,一个成年男子可以最多拥有两百亩地,成年女子是六成,未成年的孩子无论男女是四成。
拥有爵位和立下一定的军功,则可以提高个人拥有的上限。
至于贵族家庭的土地嘛,则可以以家族的形势累加。
但是嘛,不管土地挂在谁的名下,该交的赋税和劳役,可都是免不了的。
正是因为深入了解和参与了加税的全过程,丹斯面对怒气冲冲的父亲才会显得如此尴尬。
待到丹斯大概解释了一下加税是因为大公家里也没有余粮,以及公国的各项支出后,父亲的神色都好了不少。
反而母亲,则开始了碎碎念:
“丹斯啊,你现在还没成贵族,怎么就帮着那些贵族老爷说话了?
我听说,咱们大公家族可有钱了,怎么可能缺钱。
据说侯爵大人小时候去种地,都是用金镰刀割麦的呢,听说侯爵大人要迎娶公主了,肯定是因为这个才加税的。
哼!我看咱们的大公,和其他那些贵族也没有什么区别。”
丹斯有些哭笑不得,什么叫用金镰刀割麦啊,哪有这种事情,再说了,侯爵大人举办婚礼的花费,用的是哈布斯堡家族自己的钱,和公国的钱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他正要开口解释,却听到了父亲的训斥声。
“你懂个屁,你怎么能这么说大公呢?
你是不是这些年好日子过惯了,忘了当年咱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没有大公,咱家能有这么多地吗?咱们的儿子丹斯,以后能成为贵族吗?
没有大公,现在咱们还在给被人种地,每天饭都吃不饱呢?
大公对咱们这么好,大公的儿子侯爵大人既然要迎娶公主,咱们应该高兴才是,多交点税,就当凑钱给侯爵大人举办婚礼,公主能嫁到咱们这儿,也是我们的荣幸。
再说了,哪怕加税了,这交的税,也比当初交给那个该死的骑士家少太多了。”
被父亲突然训斥的母亲,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没再说话。
父亲带着笑容,看向了丹斯。
“是吧,我说的对吧...”
“额...”丹斯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也只能点点头,表情复杂的说道。
“也是这么个道理。”
得到了“有出息”的儿子认同的父亲,显得很高兴,哪怕之后又听到了丹斯说的今后要服劳役,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当得知服劳役也是管饭还有少量工钱的时候,父亲还说起了当初每年帮骑士家干活还要自筹吃喝的事情,对于大公的仁慈还是称赞不已,让丹斯有些哭笑不得。
接下来的两三日,丹斯为家里购置了耕牛,安排好了弟弟妹妹的入学事宜后,就离开了歪树村。
在村口的时候,丹斯忍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家乡,轻轻摇头。
也不知道下一次回家,将是什么时候了。
作为一名枢密院的官吏,他并没有多少假期,更何况,这次回家之后,他就要踏上出差的道路了,就连啥时候能返回阿尔高,他都不清楚。
持续数年的瑞士公国人口和经济普查,即将拉开序幕,丹斯正是其中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