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

第215章 抓获吴三桂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215章抓获吴三桂
    当吴三桂,看到自己的身边的士兵所剩无几,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铁血军的士兵。
    “缴枪不杀!”
    当啷!
    吴三桂丢掉手中的战刀,大喊一声:“我吴三桂败了,投降!”
    ……
    “报”
    一名信使手中高举着战报,从光华门直接闯进武英殿,一路上没有任何人敢阻拦。
    相反,这些人看到是边关的战报,纷纷的避让,生怕自己耽搁了国家的战事。
    “哪里的战报?是山东还是河南?”
    一众大臣正在武英殿外等待朱慈烺的会见,看到一路狂奔的信使,跟着跑起来询问道。
    “报,启禀陛下河南大捷!”
    信使单膝跪地,双手捧着捷报,沉声道。
    “哦,快给我看看!”
    正在忙碌的朱慈烺闻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快步跑了过来一把接过捷报。
    “好一个李尔文,好一个李水生,朕当初没有看错人啊。不仅击败了吴三桂的三十万大军,还一举光复了河南全境!”
    朱慈烺看完手中的捷报,对二人的配合和取得的战果称赞不已,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这个时候进门的程先贞等一众大臣,纷纷拱手朝着朱慈烺祝贺。
    “哈哈哈,全是诸位将士们的功劳。来人,传朕的旨意。嘉赏第三军和四军的将士们,给他们的功劳簿上记上一等功。那些表现出色的将士一定要重点培养,奖赏士兵们每人十亩地,算是对他们的恩典吧!”
    朱慈烺身后的小黄门,飞快的记录下来,交由掌印太监盖戳。
    “陛下圣明!”
    “陛下真是一代明君,一旦这样将士们必定战场杀敌更加用命!”
    “陛下有尧舜之风”
    一时间,整个武英殿“乌烟瘴气”,各种赞美之声溢于言表。
    “陛下,这个吴三桂怎么处理?”
    这个时候,有大臣提到了吴三桂。
    “这个可恶的叛徒,若不是他打开了山海关投敌,我大明也不会丢失京师,不杀难以泄民愤!”
    “对,像他和孔有德这样的人必须凌迟!”
    “凌迟!”
    殿下的文官们义愤填膺,他们其中的大部分都在京师呆过,那里有他们不少的产业。
    “陛下,老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良玉站了出来,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他们偷偷的看了看朱慈烺,又看了看秦良玉。
    “秦司令,但讲无妨!”
    “陛下,吴三桂投降八旗,打开山海关的确是卖国之举。但是,吴三桂也是一个可怜之人。若不是李自成杀了他的全家,抢走他的爱妾。此人定不会反,此人擅长骑兵作战。而放眼大明通晓骑兵且对八旗铁骑作战方式极为了解也只有他一人。因此,老身觉得还请陛下从宽发落!”
    说着,秦良玉拱手站到一边。
    朱慈烺一言不发,整个人很淡然,所有的大臣从他的表情上看不到任何的波澜。
    朱慈烺本人虽然秦良玉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是从个人感情角度说的,不太理性。
    仅凭吴三桂投降了八旗,此人留不得。
    这虽然和崇祯皇帝有直接的关系,崇祯用人多疑,使得手下的大臣们和将领们人人自危。
    尤其是袁崇焕的事情之后,大明的武将对于崇祯都是又爱又恨。
    出于自保,只能拥兵自重,或者明哲保身。
    吴三桂也是吸取了袁崇焕和自己的舅舅祖大寿的先例之后,才选择了自保。
    但,这些理由,都不能成为吴三桂卖国求荣的借口,对于这样的大汉奸必须处死,不管他有万般的委屈。
    最终,朱慈烺托着下巴佯装沉思起来。
    下面的百官却是低着头,往往自己的皇帝一旦拖着下巴,指不定是谁要倒霉。
    他们已经领教过朱慈烺的杀伐果断了,谁也不想再触这个霉头。
    “传旨,判处吴三桂,凌迟处死!
    择日执行!
    至于他那些投降的部下们,先丢到煤矿去挖煤,等待明年开春问斩!”
    朱慈烺的话音落下,以秦良玉、黄得功、程先贞等一众大臣霍得一下子眼前一亮。
    纷纷在心底赞叹自家陛下这步棋高明,叫人无法反驳。
    “陛下圣明!”
    程先贞第一个跳出来摇旗呐喊。
    “臣等赞同陛下的旨意!”
    其他的文官想要说什么,却发现根本没有空子可钻。
    丢到煤矿去挖煤,叫吴三桂的部下们先还债,明年开春再杀头。
    这个逻辑没什么问题呀,也符合朱慈烺一贯的作风。
    但是,他们没有发现这其中的玄机。
    朱慈烺和他们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也就是看吴三桂的部下们表现,知错能改就缓刑。
    这样不仅留下了免费劳动力,还能开采矿产,一举多得!
    一箭双雕,所有的大臣还说不出什么。
    很快,将吴三桂押赴南京的消息就传到了许昌。
    李尔文对于吴三桂的安全工作十分的看重,派了三万人进行护送。
    北京,摄政王府。
    当啷!
    “什么?吴三桂全军覆没,河南全境都落入了明军的手中?”
    听到这个消息的多尔衮,激动地手中的茶杯都摔碎了。
    他不敢相信,拥兵三十万的吴三桂就这样完了,还是完的这么干净利落。
    “吴三桂他本人怎么样了,他不是号称曾经大明第一巴鲁图吗?怎么对上明军,就一点都不灵了?”
    多尔衮怒气冲天,破口大骂吴三桂这个孬种。
    一旁的多铎却是一言不发的看着,他的十四哥发起飙来,就是他这个亲弟弟也不敢劝阻。
    因为,按照兄弟两人商量好的战略,是吴三桂出兵牵制住一部分明军的精锐。
    他俩还在山东反扑,迅速的打开局面。
    不曾想,吴三桂这个饭桶在他们还没行动的时候,就全军覆没了。
    彻底的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现在明军主力脱身,可以集中至少三十万人对付自己。
    这种局面想都不用想了,肯定是八旗大败。
    现在他们八旗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工部制造新的火器需要时间,新的火器营适应火器需要时间。
    本想吴三桂有关宁铁骑,河南又是一马平川,最适合骑兵作战。
    怎么也能拖住明军二十万人的兵力,给他们争取半年的时间。
    “哼,吴三桂这个混账!”
    多尔衮怒骂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