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

第175章 大明科学院的成果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175章大明科学院的成果
    “铁模铸**说?”
    众人有些惊讶。
    这些大匠几乎代表着大明的最高水平。
    听完朱慈烺的话后,又看了看手中的书籍,他们脑海中构想一番,瞬间便立刻明白过来,陛下说的是对的。
    这一瞬间。
    这些几乎浸淫了一辈子的大匠们,不禁瞪大眼睛、个个有些震惊!
    醍醐灌顶!
    受益匪浅啊!
    大匠们眼中蕴藏着复杂的神色。
    随即脸上流露出羞愧的红晕。
    可是刚刚,他们竟然觉得陛下是在胡说。
    “行了,立刻着手生产手榴弹、新大炮!”
    听着朱慈烺的话,孙德仁、孙和京连忙拱手应道:“臣等遵旨!”
    “陛下,”
    这时,一旁的火枪局会办孙和斗,开口道:“最近数场大战,臣发现铁血军士兵在远处,还能用褐贝丝燧发枪射击。
    但是,距离拉近之后,褐贝丝燧发枪成了摆设,最后还是要用到大刀。
    有些不方便!”
    “的确如此。”
    朱慈烺微微颔首,瞬间也明白孙和斗话中的意思。
    他连忙问道:“孙会办,你可有什么改良方法没?”
    孙和斗试探着说道:“陛下,臣在想,能不能将大刀装到枪口位置……”
    “刺刀!”
    朱慈烺不禁瞪大眼睛,没想到孙和斗竟然能够想到这个方法!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啊!
    “陛下,这名字好!”
    孙和斗继续说道:“若是能够将大刀,装到枪口位置,即便近战,也能够发挥作用。
    再加上燧发枪枪杆很长,倒是可以当做长矛使用……”
    说着,孙和斗将自己绘制的简易图纸,拿了出来。
    看着面前的图纸,朱慈烺不禁笑了起来。
    虽然有些稚嫩,不过毕竟已经有了雏形了。
    想着,朱慈烺拿起笔,简单地更改了几个地方。
    改完之后,倒是和后世的刺刀,基本一样了。
    看着改完的图纸,孙和斗瞪大眼睛,“陛下真乃高人啊!”
    “好了!”
    朱慈烺笑了笑,道:“现如今,新大炮有了,手榴弹有了,刺刀有了!
    接下来,便是生产了。
    不过,这些东西的生产,都需要钢铁。朕也早有准备了!”
    “是吗?”
    孙德仁瞪大眼睛,心中欢喜万分。
    若是有了新钢铁,到时候不管是新大炮、燧发枪,还是刺刀、手榴弹等生产,都能够事半功倍啊!
    “走吧!”
    朱慈烺笑着说道:“随朕一起去科学院!”
    “遵命。”
    众人连忙应道。
    只是心里,难免有些不服气:
    “来到这里,陛下已经两次提到科学院了!”
    “我这江南制造总局,聚集了这么多的能工巧匠,都解决不了这种难题。我就不信那才成立几天的科学院有什么本事!”
    “等到那里,陛下发现他寄以厚望的科学院无法发挥作用,就会明白,制造武器,还得是我江南制造总局了!”
    一时间,一些工匠心中腹诽着。
    ……
    按照朱慈烺本来的规划。
    科学院原本应该是在南京城中的。
    不过在宋应星觉得城中不够科学院施展,最终搬到了南京城外一处僻静山谷。
    科学院门口。
    收到陛下要来的消息,宋应星激动无比。
    这几日,科学院确实已经出来了不少成果,原本他就打算求见陛下,汇报成果。
    如今陛下能够亲身前来,就可以当面为他展示科学院的成果来了。
    怀带着激动的心情,宋应星带人等在科学院的门口。
    片刻后,朱慈烺一行到来。
    “臣等参见陛下!”
    看到宋应星,朱慈烺威严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容。
    “宋老,快快起来!”
    “朕今日来,”
    朱慈烺笑着说道:“一呢,是来看看科学院筹备的如何了。
    二呢,也是让我大明科学院,与江南制造总局携手共进,为生产军备出一份力!
    来,朕为你介绍一下!”
    说着,朱慈烺为宋应星介绍起江南制造总局的众人。
    众人一一见礼。
    “我倒要看看,你这区区科学院是怎么解决连我江南制造总局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的!”
    即便见了礼之后,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些工匠,还是心存不屑。
    不过,并没有直接说出来。
    科学院门口。
    孙德仁道了一声:“宋院长!”
    随即,孙德仁上前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说了出来。
    同时,孙德仁还将江南制造总局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难题尽数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众工匠们看着宋应星,心想我倒要看看你这科学院究竟行不行。
    下一刻,令孙德仁和一众江南制造总局工匠们万万没想到的是。
    宋应星没有犹豫道:“小事一桩,如今我科学院已有成果研究出来,足以解决孙大人遇到的难题。”
    “陛下,孙大人,请随我来。”
    映入众人眼前的,是一座高炉,正在喷吐着浓浓黑烟。
    铁匠正在带人忙碌。
    宋应星介绍道:“加入科学院的,有一个铁匠,名叫刘铁柱。这个高炉便是根据他的设想,再加上众人的共同努力,连夜赶造出来的。”
    “有了他,就可以大批量炼钢,同时,还能融化之前难以锻造的金属!”
    连钢铁都能大规模生产,更遑论是青铜、铸铁呢!
    这一下,孙德仁大吃一惊。
    看来,也是时候将这种新大炮的材质,进行改良了!
    回去之后,就研究钢铁铸炮!
    争取早日量产!
    继续往前走,是一片很小的农田。
    宋应星道:“这里面的稻子,是由一位老农带来的。”
    “这些稻子的产量远超出其余稻子,一旦稻种能够稳定下来,到时候同样的土地,可以种出的稻子是原来的一点五倍!”
    “……”
    一路走,一路看。
    一众江南制造总局的工匠们,早就藏起了想要看笑话的心思,惊讶的下巴张开后再也没有合拢起来。
    看完后,意犹未尽的孙德仁惊呼:
    “这些东西简直闻所未闻!”
    “陛下果然有先见之明,有了这些东西,到时候我大明的实力就会蓬勃发展,昔日无法解决的难题也能轻松解决!”
    “陛下,你要我制造总局生产的那些武器装备,再也不是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