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

第173章 宋应星,执掌科学院!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173章宋应星,执掌科学院!
    一日后。
    灵安县,铁匠铺。
    “叮!叮!叮”
    接连不断的打铁声戛然而止。
    “你们刚刚说什么?”
    铁匠面带喜色地看着,刚刚谈天说地的两位顾客。
    “铁柱,你这么激动干嘛!”
    “我听说陛下成立了个劳什子科学院,还张贴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只要有一技傍身的,都可以去南京试试!”
    “对了,像你这种打铁的也能去。”
    “怎么,连铁柱你也有想法不成?”
    完全没理会二人语气中的揶揄,铁匠兴奋地叫了一声:“我要不去,我设想的那冶铁高炉,岂不是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了?对了,还有我新研究出来的配方。”
    “不行,我必须把这些东西献给陛下!”
    “有了这些东西,我大明就能打出来更多的铁,更坚固的盔甲,去打那该死的八旗!”
    说完,铁柱转身就朝里屋走去。
    “铁柱,你别走啊,我们的农具还没打完呢!”
    “找别人打去吧,关门了,我要去科学院!”
    ……
    另一边。
    一望无尽的田野中。
    一名老者坐在田埂上,照例听村口的刘二说完了最近的新鲜事。
    科学院?
    农田水利?
    这名老者喃喃了一句:“陛下是个明君,也不知道我发现的那水稻的秘密,能不能帮上他?”
    随即,老者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自家田地里走去。
    苍老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几株水稻,露出了笑容:
    “希望这些可以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
    江西某处。
    结庐而居的宋应星也收到消息。
    已经五十多岁的老者脸上露出了兴奋的潮红。
    “我就知道,陛下如此明君,怎么可能看不出科技的重要性!”
    “有眼光如此长远的陛下,我大明何愁不兴!”
    八旗未入关前,宋应星已官至知府。
    后来山河破碎,他一手无握鸡之力的文人,有心报国,却无门路。
    一气之下结庐而居,一心写书。
    如今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宋应星扔掉了手中笔,捧起了书稿自言自语道:
    “从前从未有人重视科技,为了不丢失我大明的精华,我已在此写书两载!”
    “求贤令已出,我还写这《天工开物》有何用?”
    “我要入科学院,福泽苍生!”
    ……
    随着求贤令的张贴。
    各方人才开始朝着南京城中汇聚。
    紫禁城。
    武英殿中。
    徐文安、姜曰广等人求见陛下,询问科学院筹备事宜。
    说着说着,众人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求贤令效果显着,各地陆续已经有许多响应者前来。”
    “陛下,这些人里有铁匠、有老农、甚至还有炼丹的方士,这些人恐怕居心叵测,都是来骗赏的。臣等建议,要严格筛选应征之人。”
    “这是自然!”
    朱慈烺微微颔首,道:“先把这些人,安顿下来再说吧。”
    徐文安连忙道:“陛下,应征之人,已经安顿好了。”
    “只是来者涉及太过杂乱,这考核到底该如何进行,我们是一窍不通啊!”
    朱慈烺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开口道:“科学院的考核,当然要由其院长来负责!”
    只不过,这院长还没确定。
    众臣开口问道:
    “陛下,敢问这院长人选可有倾向之人?”
    “陛下,院长位列三品,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啊!”
    朱慈烺霸气道:“朕心中已有人选!”
    就在群臣面面相觑,思考这人是谁的时候。
    锦衣卫匆匆来报:“陛下,宋应星找到了!”
    找到了?
    听到那个期盼已久的名字。
    朱慈烺连忙道:“传他入宫!”
    随即看向手下心腹官员道:“尔等好奇的科学院院长,正是此人!”
    宋应星。
    是朱慈烺早就选定好的人选。
    在他的记忆中,宋应星绝对可以称得上这个时代的科技先锋者!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一本《天工开物》,遗泽后世,影响深远。
    只是他派人寻了许久都没有寻到。
    如今,在求贤令的作用下,总算是得偿所愿!
    很快,脸上还有些迷茫的宋应星被带到武英殿。
    看着龙椅上笼罩在威严中的陛下,宋应星不自觉行礼道:
    “草民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请起。”
    “朕传你来,是有一项重任交于你,你可愿为科学院院长,用你所学,带领大明科技向前发展?”
    宋应星愣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帝王竟能够对他如此重视。
    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
    带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澎湃内心,宋应星道:“臣愿意,臣定为陛下肝脑涂地!”
    “身为科学院院长,此次科学院考核就交由你来负责,绝不能让浑水摸鱼者进入其中!”
    对于各个行当,宋应星都有所涉猎,由他来负责考核,再合适不过。
    听到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宋应星无比自信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辜负陛下期望!”
    短短的功夫,就敲定了科学院院长的人选。
    朱慈烺知道宋应星的本事,可一旁关注着君臣问答的众臣却是不知道。
    “陛下,不知这是何人,能否当得起如此大任?”
    “陛下,臣听说过此人的名字,可他不过是个举人,如今一步登天成三品院长,恐怕德不配位啊!”
    “陛下,科学院被你如此看重,此人不知道能否做好?”
    在自己手下这些官员眼中。
    除了圣贤之书,其他的在他们眼中都是奇技淫巧。
    指望着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用意。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有等春闱之后,格物新科招上人来,等科学院做出了成果来,才能让这些传统的儒家官员改变观念。
    眼下,朱慈烺懒得再说废话:
    睥睨众臣了一眼,朱慈烺训斥道:“聒噪!”
    “尔等想要教朕做事不成?”
    瞬间,众人噤若寒蝉!
    在朱慈烺的命令下。
    宋应星经过短暂的准备,开始考核。
    只有少数人有幸进入科学院。
    没有进入者,宋应星也做到了物尽其用,给他们安排了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让他们继续研究。
    等日后可以再次参加考核,进入科学院。
    根据陛下指示,宋应星按照不同类别,在大明科学院中设立不同研究部门。
    随即,他将众人根据自己所长,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另外,给他们配备人手,尽快展示出成果。
    而他自己,则是在这些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大明科学院,也逐步进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