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当县令,激活模拟城市系统

第114章 投桃报李


    李川眼含笑意地看着震惊不已的众人。
    心中暗暗发笑。
    云梦纺织厂每天的产量可以达到30万匹布,这确实是事实。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实。
    放在现代社会的话,完全可以做到。
    但在这个时代,明显不可能做到。
    每天生产30万匹布,得需要多少棉麻毛丝这类的原材料?
    那数量必然极为庞大。
    以大明的生产力,完全不能供应如此多的原材料。
    哪怕是把全天下所有的棉麻毛丝都弄来,估计也支撑不了纺织厂多长时间。
    以如今大明的实际情况。
    从外界收购大量的纺织原材料,顶多也只能支持纺织厂小部分的产能。
    每天能有5万匹布的产量已经谢天谢地了。
    哪里还敢奢求30万匹布的日产量。
    “各位不用如此惊恐,这30万匹布只是理想中的情况。”
    “实际每天能够生产2万匹布,就已经算好的了。”
    见众人一脸疑惑,不理解其中的关键。
    李川随后继续解释道:
    “真要是每天生产30万匹布,那得需要多少棉麻毛丝啊?”
    众人一下子恍然大悟,立马反应过来。
    确实。
    真要如此。
    每天需要的原材料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哪怕把全天下的原材料都买来,估计也不够。
    众人明白过来后,脸色有些尴尬。
    如此浅显的道理,他们刚才居然忘记了。
    这也不怪他们。
    刚才听到日产量有30万匹布,大家内心早已经翻江倒海,沉浸在恐怖的数字里。
    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想到其中的关键之处。
    现在经过李县令提醒。
    众人才明白过来。
    “不过哪怕每天能够生产2万匹布,那也很厉害了。”
    徐家主由衷的说道。
    这个数字尽管也很夸张。
    但和刚才的30万相比,已经算很少了。
    众人一下子就接受了2万匹布的日产量。
    直到这时。
    李川才开始向众人说明原因,为什么把他们叫过来。
    “本官之所以把你们这些商家找来,也是为了云梦纺织厂的事。”
    “刚才你们也都听到了,纺织厂想要实现日产量2万匹布的计划,就需要有足够多的原材料。”
    “而纺织厂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有棉,麻,毛,蚕丝等,可云梦县并没有这些原材料。”
    “因此本官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你们尽管想办法搞来棉麻毛丝。”
    “你们能买来多少,本官照单全收,价钱绝不会亏待你们。”
    黄三郎和刘百万等人,面露喜色。
    还有这种好事?
    这不是给他们送银子吗?
    不管从外界搞来多少原材料,李县令都照单全收。
    送上门来的大生意,他们哪有拒绝的道理?
    特别是徐家主,眼中的笑意都快抑制不住了。
    他们徐家就有做纺织的生意。
    在场要论谁的路子更广,那必然是他们徐家。
    相比现场这些士绅,他们徐家的优势最大。
    哪里可以收购大量的棉麻毛丝,他们徐家可是一清二楚。
    “为大人分忧,是我们徐家应该做的。”
    “大人尽管放心,我们徐家一定为大人弄来大量物美价廉的原材料。”
    徐家主一番话刚刚说完,李川还没有说什么。
    黄三郎急忙插话道:“大人,我们黄家也愿意为大人分忧,我知道哪里有大量的原材料,随时都可以为大人弄来。”
    黄三郎说完狠狠的瞪了徐家主一眼。
    一个没注意,就让他抢先了。
    他们这些本地的士绅都还没有开口,你这个外来户就敢抢先,完全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其他的士绅也是纷纷开口,唯恐落后一步。
    “大人,我们刘家也愿意为大人分忧。”
    “大人,我也愿意,我家就是卖布匹的,哪里有棉麻毛丝,我最清楚了。”
    “大人,还有我,别忘了我啊!”
    “……”
    在场的士绅纷纷攘攘,恨不得扑向李县令。
    送上门的大买卖。
    哪怕打得头破血流也要抢到手,不能被别人抢去了。
    李川见状,赶紧安抚众人。
    “大家不要着急,纺织厂的需求很大。”
    “你们手中有多少原材料,纺织厂就要多少。”
    “你们每一家的原材料,纺织厂都要。”
    众人听到李县令如此承诺,才彻底放心下来。
    大家不用竞争,现场一下子变得其乐融融。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怀。
    纺织厂的这笔订单,可是一笔大买卖。
    足够让大家吃得满嘴流油。
    布匹不比其他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布匹是和黄金一样的硬通货。
    甚至有的时候。
    布匹比银子都好使。
    生产出来的布匹,完全不用担心销量。
    有多少布匹,百姓都会照单全收。
    因此他们也就可以一直做云梦纺织厂的原材料供应商。
    “本官之前说过,你们帮助本官,本官也不会亏待你们。”
    “前两天你们拿出大量的银子投资办厂,帮助本官解决云梦县的流民工作问题,本官一直记在心里。”
    “所以现在本官有赚钱的项目,就立马找上了你们。”
    “纺织厂赚的银子不比兵工厂食盐厂少,你们向纺织厂提供原材料,也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怎么样,本官说话算话,没有给你们画大饼吧?”
    李川笑吟吟的看着众人。
    这些商人愿意投靠他,帮助他,为他分忧。
    有什么好事,他也会记得他们。
    互帮互助是他的做人准则。
    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进步,一起发展。
    “大人说哪里的话,我们一直都相信大人。”
    众人有些受宠若惊,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李县令的话。
    李县令言而有信的口碑,他们是知道的。
    黄三郎现在更加坚定了他的选择。
    他当时孤注一掷的拿出全部身家投靠李县令。
    现在看来。
    是一个十分明智正确的选择。
    看!
    现在回报不就来了吗?
    其他人也是同样的感觉。
    而且令大家欣喜的是,没想到回报来得如此之快。
    他们昨天才拿出五百万两银子找到李县令投靠。
    今天李县令就给他们这么大的订单。
    他们很庆幸。
    还好及时投靠了李县令。
    要不然今天的订单怕都是徐家主的,哪里还有他们的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