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遇到原版战神

第21章 拜将台


    旌旗招展,几乎能飘飞到万里云天。
    黄土铺路,从三米高台一直延伸到太庙。
    从太庙走出来的汉王峨冠博带,犹如临风降临的帝子一般,步履从容,衣带当风。
    如果,这个是汉王。
    那鸿门宴上那个是谁?
    那跟夏侯婴开玩笑一般就封了个治粟都尉的人是谁?
    那萧何推荐无数回都找理由不见的人又是谁?
    那整天斗鸡走狗的人又是谁?
    走近了,樊哙揉了揉眼睛,才说:“难怪萧何当日非让季兄当汉王,就这身啰哩啰嗦的衣裳,谁穿都穿不那么好看。”
    这个仪式,每一个环节都排练过许多遍,就是一个倒转斧钺的动作,斧钺的柄给对方,刃向着自己这么个动作,汉王都被叔孙通博士看着转了一整天。
    “要庄重,要自然,说要显示出文王渭水问贤的尊重与燕昭王黄金台拜将的雄心……”博学的博士叔孙通这么说。
    每一位将领都在心底演练过那个拜将台上的人是自己。
    但不管事先准备了多少遍,那天真实的情况依然出乎所有人预料。
    那天,传了很久的汉军拜将的传言被证实。
    那天,汉王宽大的衣袂拂过一路高扬的旗帜,站在高台的最中间,让人想到,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沟通天地人。
    那天,汉王爽朗的的声音难得的庄重,庄重的王者之音被两侧的武士传出来,两个传四个,四个传八个,层层叠加最后二百五十六人汇合成巨大的环绕立体声音响:请汉大将军韩信登台。震得四面山谷都是回音。后来,就那些武士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就叫\\\"大汉将军。\\\"
    那也是汉王第一次看他的大将军,就算韩信不出现拜将台上,他也足够引人注目。
    震惊的三军和诸位将领之中,只有他一个人沉着冷静,面无表情。
    没有惊讶,没有紧张,没有狂喜,仿佛他天经地义就应该出现在那里。
    汉王也不由自主把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他倒转把象征权柄的斧,让刃对着自己把柄递给他,一字一句说背出流程中的话语:“从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层层叠叠的呼喊:“从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就在韩信伸手去接黄金斧的时候,一个声音霹雳一般响起来。
    “住手!”
    随着这句霹雳一样的暴怒,虎背熊腰的樊哙已经三步两步蹿到了拜将台的台阶,抬手抓住台阶上的作为礼器的金锏,指着台上的人呵斥:“你敢碰一下,信不信我一下砸死你!”
    底下立即有人声援:“砸死便宜他了,砍了他!”
    响彻云天的杀伐衬的刚才那句:“从上至天者,将军制止之”如同讽刺,这能制住吗?
    韩信在这样的杀伐威胁声音中稳稳接了斧柄,连一丝迟疑也没有。
    这个动作更是惹恼了台下的将军们。
    “竖子!听不懂人话是吧?”
    “你什么东西,还真敢碰?”
    “揍他!”
    汉王把继续把黄越的的刀刃面向自己,把橙黄的柄递过去,说:“从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仪式只是按部就班进行,已经如同火上浇油。
    台上还是肃穆的场景,台下已经乱成一锅粥。
    “不下来?”
    “上去把他揪下来。”
    台下的汉军将领不只是说,直接就往上冲。
    那本来就是一群行动快过大脑的人。
    一切发生的太快,可怜萧何还此刻在太庙里祈祷今天的拜将礼能够顺利。
    这个典礼搞得这么隆重,就是希望肃穆的氛围能让这点人收敛,结果根本没有用。
    从这群家伙谁是好惹的,谁又是能吃亏的?从他们手里夺职位,还是夺他们向往了很久都没有到手的职位,那就是虎口夺食。难道指望这些家伙彬彬有礼的相让?
    三军夺帅,比虎口夺食凶险多了。
    这帮人不只是喊得凶,是随时都会过来把他碎尸万段。
    下边台阶的穿着吉服拿着仪仗的侍从已经歪斜到一边,不知道是吓得还是被谁撞到的。
    如果不是汉王还在拜将台上,韩信毫不怀疑他们一定会冲过来把自己砍成肉泥。
    只要汉王离开拜将台,诸位将领所有的顾虑都不会存在。
    汉王会离开吗?
    韩信飞快回忆他看过一眼拜将流程。
    当然会。
    离场的时候就是汉王先离场,然后诸位将领参拜大将。
    应该就是下一个步骤。
    但担当是典礼官的叔孙通博士,正在瞠目结舌,他忘了喊:“请大王移步下台。”
    典礼官没喊。
    汉王也没有下去的意思。
    汉王,如果可以这么揣测的话,他一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韩信看着台下的群情汹涌,无比清晰的意识到:“若自己为将,这就是自己的兵!”
    面对着叫嚣,讥讽,谩骂,还有飞舞着时刻都会砍过来刀枪剑戟,还有台下已经被挤得歪歪斜斜身着吉服的侍卫。
    韩信稳稳接过黄越,走到高台的边缘,高高举起手中黄越,问出一句话:“各位是想老死在这里吗?”
    一句话,像是一个强劲的耳光。
    典礼官更是趔趄了一下,下面的词全忘了,就算不忘喊了会有人听吗?
    所有的喧嚣都凝固了。
    整个三军的目光,被聚集在一起,锁定在一个人身上。
    这是汉家三军第一次正眼看他们的大将军。
    第一次听汉家大将军说话,第一句话。
    这句话,这个问题,是汉军自从入汉中就存在的问题,却也是大家一直回避的问题,因为没有答案,已经从四月到八月,每一个普通的士兵的心里,都希望有人问他一句,想不想回家?
    他们一样汉王来问一问,希望丞相或者任何一个将军,但一直都没有,于是他们知道那些人也没有办法,于是他们自己想办法,想出来的就是逃跑。
    可逃跑那是被逼无奈的办法。逃跑的艰辛不仅仅是旅途的辛苦,更重要是心里的落差恐惧。那是着食无定所,居无所安,意味着那天不管被官所杀还是匪所截都是活该。
    他们是军人,进过函谷关打过秦人占领过咸阳的军人,他们做梦都想堂堂正正打回去,他们想把别人抢走的东西拿回来。
    黑压压的人群,纵横成行的三军,鸦雀无声。
    韩信又问了一句:“你们就不想出去?”
    “你能带我们出关??”
    汉王在台上,诸将在台下,话出口,才发现他们异口同声问了一个问题。没有人排练,没有人教导,那是他们心底的问题,一齐问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语调里的惊讶和期待都一致。
    然后所有人听到一个声音,那个字出口是带着重量的,感觉落到高台都能把地砸个坑:能!
    高台下随时就会冲上来的汉军将领们电光火石一般碰一下目光。
    樊哙大声问出来:\\\"你有种再说一遍,你能带我们出了秦关,回到关中!
    还是那个斩钉截铁的回答:能!不然我不会站在这里。
    我们怎么信你?
    韩信再一次举起来黄越,这一次没有阻拦,没有人再喊\\\"住手!\\\"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韩信今日三军相约,八月为期,兵出秦关!”
    沉默。
    赤日炎炎之下,空气里似乎能凝结出水来。
    无数的眼睛望着台上。
    将领们彼此对视一眼,樊哙大声喊出来: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若违此誓呢?
    \\\"任凭各位处置。\\\"
    \\\"好,三军为证,明年八月若是汉军不能出关,我就把你剁了。\\\"
    \\\"今年八月。\\\"
    听闻此言,汉军诸位将领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见过找死的,没有见过这样找的。现在已经是……七月最后一个黄道吉日。
    八月……
    汉王试图阻止:“喂!这个时间,可以商量------”
    谁要给他商量。
    怕他反悔还来不及。
    “好!够爽快!”
    所有的将领这一次竟然齐齐击节赞赏。
    快要冲上拜将台的将领们随即后退一步。
    汉王这才从焚香的鼎前取过虎符,剖开。
    再取来绶带。
    再取来印。
    拜将的典礼进行的尾声。
    下面已经有军士忍不住的喜极而泣。
    太好了,能出去?
    可以回家看白发翁媪?
    可以回家看妻子儿女……
    可以与心上的女子细说相思苦。
    秦关之外,才是他们的家园,出关那所有人的心愿。
    此刻同样灭秦的楚军带着荣耀衣锦还乡,先入咸阳的汉军被夺去了荣耀,没有关心他们也想衣锦还乡,他们归心似箭。
    与其说有人能够带领他们回去。
    不如说他们愿意相信有人能够带他们回去。
    ……
    萧何本来是在太庙,所有的仪式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在太庙启禀上苍,上达天听,这样才显得虔诚,才能得苍天保佑。
    可是听了萧忠报告拜将台上的情况,萧何实在还顾得上上天了,跳上车赶往拜将台,他要先顾人。
    一路人仰马翻赶来,恰好赶上拜将的最后一幕:
    新拜的汉军大将举起黄越,面向三军:即日起,准备出关!
    汉王执斧,面向三军:即日起,准备出关!
    三军将士山呼海啸:出关!回家!出关!回家!
    每个人怒吼一般喊着心底最深的渴望,万千男子雄浑的吼声混合在一起,一层一层的呼喊狂风一般从高台纵横来去,翻滚四散,几乎充满整个天宇。
    司仪官大人腿肚子都打转,张了几次嘴都是因为嘴唇哆嗦,什么都没有喊出来。
    反倒是那位文质彬彬的美男子张苍喊了出来:礼毕!三军退场!汉王下坛!将军下坛!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张苍才发现自己一身衣服都被冷汗浸透了。
    而刚刚下车的萧何,已经透支了全部的力气,靠在背后的盘旋曲折的龙爪槐上,终于缓缓的吐了一口气,烈日下,他跟汉王同样繁复的衣衫,也同样湿了几重。
    树上,一只鸣蝉刚刚破茧而出,在无数饱读诗书经纶满腹的汉家文武选定的黄道吉日里振翅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