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零:我和丈夫都是大佬

第82章 紧张起来了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没错。”纪夏点头。
    “会不会卖不出去啊?”叶秀秀担心地问。
    “是啊,现在天很热,估计会热到国庆节,客人们应该还是买短袖、短裤和裙子的。”于佳丽的意思就是这几件秋冬装卖不出去。
    纪夏笑着接话:“没打算立马卖出去啊。”
    “那大量做,是……”孙宁宁问。
    “囤货啊。”纪夏说。
    又囤货?
    之前纪夏连续两次要囤货,叶华芝和孙宁宁亲眼见证客人抢购衣裳,抢着付钱。
    只是囤货到底有风险,她们仍旧有些担心,抬眼看到纪夏自信的模样,她们又不由得信服。
    这一次,她们决定不再像前面两次那样瞻前顾后,要相信纪夏,于是二人点头说:“好。”
    纪夏笑了,转头看向于佳丽、叶秀秀、王金凤和王玉凤四人,知道她们还在担心,便说:“我有钱,受得住这些的风险。”
    叶华芝和孙宁宁都同意囤货了,纪夏又这么说了,于佳丽、叶秀秀、王金凤和王玉凤虽然担心,但还是选择相信纪夏,于是点点头。
    “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们继续吃饭,下午我教你们做秋冬装。”纪夏说。
    叶华芝点头。
    几人吃了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开始纪夏就忙了。
    先教叶华芝裁布料,然后教王金凤锁边,教叶秀秀走直线和大曲线,提醒王玉凤纽扣和拉链的注意事项,又教孙宁宁收尾工作细节,最后她和叶华芝、于佳丽进行质量检查……足足教了两天,叶华芝等人才算熟练起来。
    纪夏这时候给纪小东做一个绿色小书包后,也不帮着叶华芝裁布了,她坐到柜台,拿起各种针线开始手工绣些什么东西。
    “纪夏,你在做什么?”于佳丽好奇地问。
    “什么都不做,就是练习练习手工。”纪夏说。
    “练习?”于佳丽不解。
    纪夏点头:“下星期一就要去北诚市参加服装大赛了,我得准备准备啊。”
    “啊。”于佳丽回想一下报名信上的内容,不禁皱眉:“上面也没说要准备什么啊。”
    “所以我就随意地练习练习。”纪夏上辈子参加过学校内部、学校之间的服装比赛,没有参加过市级大赛,所以她也不知道这次北诚市服装大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过服装大赛嘛,基础肯定是做衣裳,所以针线活是一定会比的。
    于佳丽也不懂这个,便说:“那你准备吧,我不打扰你。”她离纪夏远远的。
    纪夏笑了笑,没说什么,继续做针线活儿,下班以后,她拿着纪小东的小书包回到家中,交给纪小东。
    纪小东兴奋的不得了。
    纪夏说:“把你的文具装里面。”
    “嗯。”纪小东转身立刻去拿文具。
    汪金铃说:“你做那么好的书包干什么呀。”
    “也不好的,都是边角料做的。”纪夏说。
    “姐,好看吗?”纪小东挎着小书包出来,小身体挺的笔直,像个勇敢的小战士一样,精神的不得了。
    纪夏笑说:“好看!”
    “小东啊,看看你的衣裳、书包、文具都是你姐给你弄的。”纪庆国指出来。
    “我知道,开学以后,我会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报答我姐!”纪小东极其郑重地说。
    这时候人真是质朴啊,理想都是那么无私,纪夏笑着点头:“我都记住了,你可要说话算话!”
    “我一定算话。”纪小东伸出小手指说:“来,我们拉勾。”
    “拉勾?”纪夏不解。
    纪小东伸出小拇指,勾住纪夏的小拇指,一边晃着一边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不许变。”
    原来是这样啊,纪夏笑了。
    纪小东说:“姐,我们是拉过勾的,不会忘的。”
    “行,姐等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嗯!”纪小东重重地点头。
    “好了,别说了,吃饭吧。”汪金铃笑着说。
    一家人吃过晚饭,纪夏说下星期一去北诚市报到的事。
    汪金铃和纪庆国都知道纪夏想要参加,想要拿奖,想花容裁缝店越来越出名,让模仿者伤害不到花容裁缝店的利益,所以他们都很支持。
    “要不要带干粮?”纪庆国问。
    这年代很多上班的、上学的、接零活的都是带着干粮去的,纪夏说:“不用,我背些衣裳就行了。”
    “那就多带些钱。”汪金铃说着就要掏口袋。
    纪夏按住汪金铃的手说:“妈,我有钱,不要担心,我不会委屈自己的。”
    “那你别紧张,尽力比赛就行。”纪庆国说。
    说着说着,纪庆国、汪金铃和纪小东都紧张起来了,纪夏反倒比较淡定,她安抚三人一会儿,回到房里,躺在床上,回想上辈子学习的内容。
    第二天她又开始练习织衣裳,第三天她做鞋样、纳鞋底。
    终于到星期一这一天。
    天还没有亮,纪夏就起来了。
    汪金铃、纪庆国和纪小东起来的更早,他们也不打算做饭了,像送考一样,陪着纪夏到平塘县。
    汪金铃十分大方地找一间早餐摊,点了包子和豆腐脑,特别给纪夏点一根油条两个茶叶蛋说:“这代表一百分。”
    “谢谢妈。”纪夏全部都吃了。
    之后,一家人在一处树下等公共汽车。
    汪金铃和纪庆国不停地交待纪夏注意安全等等。
    “别担心,我知道的,我到了给你们写信。”村子里没有电话,纪夏只能写信。
    好在北诚市的信,一天就可以到上河村。
    “行。”汪金铃点头。
    纪小东说:“姐,你写信写简单点,我也认识的!”
    “好,我知道了。”纪夏笑着说完,看到公共汽车晃晃悠悠地来了,她说:“爸,妈,小东,你们好好照顾自己,我可能几天都回不来,要是有人敢欺负你们,不要怕他们,去找村长,或者通知佳丽,让佳丽到县城找人帮忙。”
    “别担心我们,我们不会有事儿,你照顾好自己。”纪夏长这么大,都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纪庆国又担心又舍不得,眼睛不由得就红了。
    “好,我知道。”公共汽车晃悠悠地停下来,纪夏走上去,可能是因为天还蒙蒙亮的原因,所以人并不多,她找了一个靠窗位置坐下,看着窗外的爸爸妈妈和弟弟。
    她知道她上次冲杨红兵发疯后,就没有人敢当面说她和家人,但是背地里还是会说。
    说她爸瘸腿,说她妈软弱,说她这么大了不结婚,说她疯起来吓人,说她弟弟调皮……等等,她是不介意的,但她爸爸妈妈肯定会难受。
    等她的花容裁缝店稳定后,她就把爸爸妈妈和弟弟接出村子,一起在平塘县生活,正好也可以帮她看着花容裁缝店,这么想着爸爸妈妈和弟弟的身影渐渐变小,她挥了挥手。
    “同志,去哪儿,买一下票。”售票员拿着票夹子过来。
    “去北诚市,多少钱?”纪夏问。
    “五分钱。”售票员撕下一张小票。
    纪夏交钱。
    大概一个半小时到北诚市公共汽车站,纪夏按照书信上的提醒,又坐一个小时的七路公交车。
    下车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她终于看清楚北诚市的模样,街道整洁,两层、三层、四层小楼随处可见,面馆、餐馆子、自行车铺等等的招牌各式各样,真的有些城市的样子了。
    她向前走一公里,本来想问一问路人北诚市电视台在哪儿,结果看到一群人都挤在两扇镂空栅栏门前,旁边石柱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北诚市电视台”六个大字。
    她走上前,询问一个路人:“这儿怎么这么多人?”
    “都是参加服装大赛的啊。”路人回答。
    都是参加服装大赛的?
    纪夏仔细看一下,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她顿时有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拥挤感,莫名地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