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短命鬼

第564章 鲜卑惊变


    年关将至,蜀地也迎来了一场瑞雪。
    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刘备不禁感叹道:
    “瑞雪兆丰年啊!明年蜀中定将会迎来大丰收!
    吉兆!真是吉兆啊!”
    而此时,他的身后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人还未至,声音便先传了回来。
    “主公!好消息啊!天大的好消息!”
    来人正是张松,他步履欢盈,不多时便来到了刘备身旁。
    看着满脸喜色的张松,刘备不禁狐疑的开口问道:
    “子乔,何事值得如此高兴?!”
    “主公!董卓那厮倒行逆施,简直是昏了头!他竟然想要让陛下将皇位禅让于他!”
    “什么?!”
    刘备大惊失色,手中拿着的那卷竹简也不禁掉在了地上。
    “他...他莫不是疯了?!”
    刘备又惊又喜,双手无措的在半空中挥舞,久久没有落下。
    “子乔?消息可准确?”
    “回主公!千真万确!”
    刘备微微蹙眉,作为一方枭雄,刘备可没有那么简单,很快他就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此刻他细细想了想,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子乔,董卓谋逆之心人尽皆知,可他而今在蜀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势力也渐渐超越了我等。
    眼下形势一片大好,他怎会选在这个时机行事?”
    这同样让张松摸不着头脑,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董卓是觉得时机成熟了吧...”
    既然想不通,索性便也不再去想。
    “子乔,我二弟与三弟可有消息传回来?”
    关羽、张飞奉命今驻守在隘口与董卓的西凉军对峙,而今兄弟三人已有大半年未曾见面。
    “主公,二将军和三将军心中思念主公,时常派人来询问主公的近况。”
    “唉...算算时间已有八月未曾见过二位贤弟,我这心中可是思念的紧啊...”
    “主公与二将军、三将军情比金坚,令人羡煞啊。”
    这话有些奇怪,可偏偏刘备不这么觉得,这大抵便是所谓的蜀汉柔情吧...
    “对了子乔,朝中而今可有什么风吹草动?”
    张松沉思了片刻,忽然拍手道:
    “主公!还真有!
    新任的司徒王允正在密谋一件大事!”
    “哦?!
    是何大事!?”
    “是关于董卓之事。
    据说那王司徒育有一女,生的那叫一个国色天香,其女名曰王嫱,表字昭君。
    王司徒打算将这王昭君敬献于董卓,进一步获取董卓的信任,而后借机刺杀董卓!”
    刘备微微蹙眉,
    “如此绝色佳人,竟要委身事贼...唉...何其可悲啊...”
    自古英雄爱美人,刘备自然也不例外。
    “子乔啊,你以为王司徒的计谋可行乎?!”
    “不好说...”
    张松有些捉摸不定的说道,
    “董卓及其好色,王司徒将爱女献于董卓定然能讨得董卓暂时的信任。
    可董卓身边有李文优那般绝顶聪明之人,又岂会看不出王司徒是别有用心?
    此计若想成,除非...”
    “除非什么?!”
    刘备迫不及待的问道。
    作为汉室宗亲,刘备自然不愿意看到禅让事件的发生。
    眼下他还不具备称帝的条件,唯一拿的出手的就只有这个虚无缥缈的汉室宗亲的身份。
    为了让这个身份被承认,刘备可谓是穷极了半生的努力。
    而只有汉室还存在,他的这个身份才有一定的威慑力,或者说是影响力。
    一旦汉室不存,他这个所谓的汉室宗亲又有什么用?
    虽然不是绝对没用,但影响力与号召力起码小了许多。
    “除非李文优被其他事情绊住脚步,无法分心他顾。
    如此一来,以王司徒等人的谋划,此事当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成功!”
    刘备闻言眯起了眼,多年来的权利已将他熏陶的今非昔比,此时的刘备,陈府不输于朝中的一些老狐狸。
    张松看着刘备,他也觉得刘备愈发的陌生了,越来越看不透这位主公的心思。
    “主公可是想助那王司徒一臂之力?”
    张松试探的问道。
    而刘备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似乎是在权衡着利弊。
    能让李儒分心的事并不多,司隶的贾文和能做到,而剩下的人选就只有刘备自己了。
    贾文和不可能会配合刘备行事,因此刘备只能靠自己。
    可他又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基业。
    若是此番真能扳倒董卓,那即便投入眼下所有的基业刘备也不心疼。
    怕就怕付出了代价后,董卓仍旧逍遥法外,那他可就亏大了。
    “子乔,此事我还需再考虑考虑,你且先退下吧...”
    “喏...”
    ...
    回到漠北。
    崔钧在跋涉了数日后来到了骞曼的营地。
    骞曼的日子也不好过,徐晃经过这些年的历练,能力早已突破了原有的极限。
    他与徐晃斗了几阵,尽皆败下阵来...
    而今崔钧带来了步度根部覆灭的坏消息,更是让骞曼的处境雪上加霜...
    这日,崔钧正在毡房中烤火取暖,忽然,毡房的大门被打开了。
    寒风呼呼的往里直灌,冻得崔钧不禁打了个哆嗦...
    他转身看去,只见骞曼失魂落魄的站在门口,那模样有些呆滞。
    “大汗?!”
    听到崔钧的呼喊,骞曼好似稍稍清醒了一些。
    “阿干他...他死了...他被汉人砍下了头颅...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我们斗不过汉人的...”
    “大汗!振作一点!”
    骞曼好似没有听到崔钧的话,他缓缓步入了毡房内,仿佛孤魂野鬼一般...
    “没用的...斗不过汉人的...”
    看着眼前的骞曼,崔钧心中一阵鄙夷。
    就这样的人做上鲜卑的大汗,鲜卑自然不可能是长平军的对手。
    这一刻,他不知该为汉人百姓开心,还是该为自己的计划泡汤而懊恼。
    忽然间,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的心底闪过。
    ‘也罢,既然如此,那我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后,崔钧站起了身。
    他来到骞曼身边,搀扶着骞曼坐下。
    他走到一旁,为骞曼倒了一盅茶水,而不知何时,他的手中竟多出了一包粉末。
    崔钧将那粉末倒入了茶水中,用手指轻轻的搅拌了一番。
    待到粉末充分与茶水融合后,崔钧端起那盅茶,递给了骞曼。
    骞曼失魂落魄,根本没有注意崔钧的那些小动作。
    他颤颤巍巍的接过崔钧递来的茶水,嘴里还在不停的碎碎念...
    “大汗,快喝一盅热茶暖暖身子。
    大汗放心,有我在,定能助大汗击败长平军!”
    也不知骞曼究竟有没有听清崔钧的话,只见他真的缓缓抬起了茶盅,在崔钧的望眼欲穿下,骞曼将那盅茶水一饮而尽...
    崔钧眼中满是兴奋,而后又慢慢变成狠辣,最后转变成阴狠。
    不知不觉中,崔钧的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的看着骞曼。
    “大汗,我扶您回去休息。
    睡醒了,一切就都过去了...”
    骞曼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木讷的点点头,而后,他就在崔钧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毡房中...
    翌日清晨,整个鲜卑大营突然间乱作一团。
    在一阵嘈杂后,有一人掀开了崔钧毡房的门帘。
    “王爷!不好了!大汗!大汗他...他忽然就疯了!!
    王爷!快跟我们去看看吧!”
    没有人比崔钧更清楚发生了什么,可他还是装出一幅吃惊的模样。
    “什么?!大汗昨日不还好好的吗?!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快!快带我过去!!”
    说着,他急切的起身,好似真的对骞曼格外的关心。
    不多时,崔钧便来到了骞曼的大毡房中。
    此时的毡房内聚集了许多人, 骞曼手持着一柄宝刀正在胡乱的四处挥砍。
    毡房内弥漫着一股子血腥味,定睛一看,地上还躺着一名侍女。
    “王爷!”
    将崔钧到来,众人纷纷行礼。
    崔钧挥了挥手,开口问道:
    “大汗他怎么样了?!”
    “大汗不知怎么了,好端端的忽然就变成了这幅模样。
    他现在见人就砍,我族几位巫医想上前为大汗诊治,可根本就近不了大汗的身...”
    那人是一族的族长,在鲜卑中也算是小有地位,他长叹了一口气,眼中满是疲惫与迷茫...
    而今真是多事之秋,先是骞曼与步度根推翻了慕容风的政权,而后便率大军与汉军开战。
    可自从开战以来,鲜卑便一直处在下风。
    前几日步度根覆灭,可没过几日,骞曼又出了这样的事,难不成冥冥中,这是长生天在责怪他们?
    不远处,鲜卑的萨满大祭司手持着一根兽骨做成的权杖正在跳着不知名的巫舞,口中还念着某种神秘的语言。
    可任凭他如何做法,骞曼却一点也不见好转,甚至情况越来越糟糕...
    “王爷!您足智多谋,快想想办法吧!”
    “我也不知大汗究竟是怎么了...
    唉...
    眼下我们鲜卑正在与汉军交战,大汗却突然...
    汉人有一句古话,叫做国不可一日无主,眼下大汗这幅模样,恐怕短时间是恢复不过来了,我的建议是即刻将魁头阿干召来,请他来主持大局!”
    魁头乃是骞曼与步度根的哥哥,在鲜卑中还是有一定威望的,崔钧此言一出,周围的鲜卑人纷纷附和。
    “那好!即刻派人去请魁头阿干!”
    约莫半刻钟后,一支百人队缓缓离开了大营。
    而没过多时,又有一批人马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鲜卑人的营地...
    ...
    数日后,正在王庭坐镇的魁头收到了骞曼发疯的消息。
    他先是一惊,而后便是狂喜,他努力的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可那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是人都有野心,何况是身为王族的魁头。
    他自小就一直渴望成为鲜卑的大汗,而今机会终于来了,他又怎能不兴奋?
    魁头深吸了两口气,努力的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悸动。
    “你们回去告诉崔钧阿奴,本王即刻便启程!”
    “是!王爷!”
    魁头的动作很快,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准备,便带着他本族的人马赶赴骞曼的营地。
    至于王庭,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些,没有什么比王权霸业更加重要!
    两日后,魁头与三千余本族勇士途经一处山林。
    这是从王庭前往骞曼营地的必经之路。
    人困马乏的魁头下令在此歇息片刻。
    待他们刚刚下马,还未来得及生火之时,异变突起。
    咻咻咻。
    无数的箭矢自他们的头顶落下,猝不及防的魁头部勇士霎时间倒下了一大片。
    而那些受了惊的战马在一阵嘶鸣后也开始夺路狂奔。
    山林中乱成一团,战马无情的踩踏着他们的主人,那三千多人还未看清敌人的面便已死去了大半。
    魁头亦是惊慌失措,他不知该怎么办,只是不停的挥动着宝刀抵御四处袭来的弓箭。
    可他武艺稀疏平常,又哪里抵御的了那么多的弓箭。
    不多时,魁头的身上便插上了好几支箭矢,疼的咿呀直叫。
    “快!保护王爷!!”
    幸存的数百人凑到了魁头身旁,将魁头保卫在中央。
    可面对无穷无尽的箭雨,数百人也只是减缓魁头的死亡时间罢了...
    终于,箭雨停下了,可魁头身边也只剩下了最后的百余人。
    还未等他们松一口气,不远处便传来一阵阵的窸窣声。
    数息后,一队队黑衣人手持着利刃朝着他们奔袭而来。
    “别留下活口!”
    为首一人一声令下,黑衣人四散开来。
    他们身手矫健,在山林中仍旧穿梭如风。
    很快,双方战了起来,仅存的百余名鲜卑勇士根本不是黑衣人的对手。
    不到半刻钟战斗便结束了。
    魁头拖着重伤的身躯,一点一点的向后退去。
    他的眼中有惊骇,有恐惧,更有不甘...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下去问阎王吧!”
    一名黑衣人忽然暴起,重伤的魁头来不及反应,被此人一刀砍下了头颅...
    “打扫战场!清理痕迹!千万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