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寡妇囤物资穿越六零

第153章 云暖决定在黑山村复制粘贴后世的新农村建房模式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153章云暖决定在黑山村复制粘贴后世的新农村建房模式
    大队长听见欢呼声,从山洞里出来,知道云暖的烧砖计划成功了,高兴的走过来。
    大队长捡起地上的两块砖开始碰撞,
    “呀,这砖真不错,声音清脆,我看比那个砖厂烧的砖还好。”
    “小叔公,我娘烧的砖是不是很好呀?我们村是不是也可以办一个砖厂呀?”老二凑过去在大队长面前神神秘秘的说。
    大队长看着老二,听见了老二的话,心里也开始思索起来。
    “大队长,这云暖家能烧砖,我们的房子是不是就用这个烧的砖来建?”有村民迫不及待的询问。
    “对呀,既然云暖家能烧,就让他们家帮我们烧砖呀,这个烧的砖肯定比土坯砖耐用。”
    “大队长,就算我们现在用土坯来建房,可是土坯刚刚做的,也不能建房子呀,是湿的。”
    “大队长,以后他们家给我们烧砖,就不用去上工干活了,把上工干活的工分给他们家,不是一样吗?”
    “对,我也赞成给他们算工分,我们现在要等着建房。
    做泥坯,我们可以帮着做,他们只要负责烧就好了。”
    ……
    村民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都一致建议让云暖家帮他们烧砖。
    “行了行了,都散了,这个事情要大队干部开会才能决定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有那时间在这里看热闹,还不如回山洞去养精蓄锐。
    明天应该水已经退完了,我们就可以下去清理那些淤泥和脏东西。”
    大队长的破铜锣声音一吼,所有人都乖乖的回去了。
    云暖发现,大队长在村里的威信比书记更高,只要他出声,基本上村民都不反对。
    云暖这是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她不知道村民之所以听大队长的话,那是因为大队长专门管生产的。
    村民的工分高低多少都是由大队长说了算,村民的工作也是由他安排。
    村民肯定听他的话,否则大队长要给他们穿小鞋,他们还不得受着。
    书记是不管生产这一块的,书记只负责思想工作。
    说白了,这个思想工作在农村来说,有等于无。
    大家只关注自己肚子饱胀,哪里有时间关注自己的思想。
    社员们全部走了,云暖就让老大和老二把烧好的砖搬回山洞。
    “大哥,你看,这是你那四儿媳妇烧的砖,看看,是不是挺好?”大队长把砖头递给公公苏解放。
    公公苏解放也把砖头拿在手上,轻轻的敲了敲,仔细的看了看砖。
    “好砖,烧得好!”公公苏解放也夸赞道。
    “大哥,你说我们村也建一个砖厂,行不行得通?”大队长向公公苏解放请教。
    “现在房子都被大水冲毁了,要是能够烧砖用砖建房,那肯定是好的。
    这个烧一个村用的砖,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个窑洞?
    一个窖洞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多房子需要建。
    还有这个泥坯做好了,晾晒肯定是来不及的,暖Y头是怎样把它弄干的呢?
    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还有烧窑的时候所需要的柴火又要多少?
    这很多东西都需要考虑,看看我们村有没有那个能力做出来?如果能够做得出来,那建一个砖厂,肯定是好的。
    既解决了村民现在需要建房用的砖,又可以卖给别的村,最起码这也是我们村的一笔收入。”
    公公苏解放真是有见识,烧砖的柴火可是需要很多的,他想到的这些问题都在点子上。
    “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有了这个技术,其他的都让大家一起来,肯定能解决。
    一个窑洞的砖不够,那就做多几个窑洞,先把我们村的房子建起来。”大队长说。
    “小叔,我有一个建议,这个烧窑的技术是我们家的,那么烧窑的师傅,你就最好就是让我们家的人来担任,不要再派其他人来。
    如果说什么让我们把技术教给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真的这样要我们教技术的话,我们也不敢拒绝,至于能不能烧出来?我们也不敢肯定。”
    云暖已经决定了,这个烧砖的技术是不会教给别人的了,这是老大以后安身立命的技能。
    “这个自然,我个人觉得,砖厂里面的人员,最好都是由你们这几家人负责。”大队长也附和道。
    “那就先做一个可以容纳五万块砖的窑洞,另外再建两个干燥房。
    那些泥坯要在干燥房里干燥,烧窑洞的就由我家老大和老二负责。
    干燥房就由大哥二哥和三哥三家人,再加上清酒堂哥,轮换着负责干燥房,应该够了。
    小叔觉得怎么样?”
    云暖心算了一下,只要够这一大家子人安排就行了。
    “还有干燥房,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以后我们收的粮食,如果遇到阴天或下雨天,
    也是可以放进干燥房里干燥的,这样就不怕粮食霉坏了。”云暖继续把干燥房的好处说了说。
    “行,我和书记他们会面之后,就把这件事提出来,也把你刚才的提议在会议上提出来。”
    大队长也觉得云暖的建议很好,特别满意这个干燥房,他们以后收粮食的时候就不怕下雨天了。
    他心里更感激的是,云暖把他的大儿子也计算在内,这也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云暖要是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肯定会偷笑,大队长要不是自己的小叔,自己才不会因为他是大队长,就让他的儿子进来。
    “暖丫头,砖你能烧出来,那瓦应该也能烧出来吧?
    我们建砖房,那盖的肯定也是瓦,总不能还盖茅草。”
    小脚婆婆一直坐在旁边听着没有出声,现在才问出了她想问的问题。
    “烧了砖,那不是也要烧瓦吗?瓦没有做试验,应该也能烧出来吧?”大队长也不敢肯定的转头询问云暖。
    “我也不知道,可以试一试,原理应该是差不多。”
    云暖也不敢肯定,因为她也没有烧过瓦。
    “我们等一下就去做试验,反正那个窑洞还在那里。”老大立即积极的说。
    云暖看老大特别有兴趣,就点头同意了。
    “我去叫村民们先做制砖的模具。”大队长站起来就往山洞外走,边走边说。
    “制瓦的模具也做一些。”云暖提议道。
    “好的。”
    大队长的声音从洞外传进来。
    “你们几兄弟也去给你四婶子帮忙,去学着一点,以后你们就在砖厂里面干了。”
    苏大哥吩咐自己和弟弟们的几个儿子。
    云暖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们,浩浩荡荡的又返回了刚才的小窑洞,开始试验烧瓦。
    云暖没想到自己穿越过来,还做起了烧砖师傅。
    暴雨终于停了,洪水也退了。
    黑山村村里房屋被洪水倒灌、水淹,大部分房屋垮塌,没有垮塌的房屋被洪水浸泡也不能居住。
    村里到处都可看见洪水退后留下的淤泥和垃圾。
    东头山山洞里的村民在书记和民兵队长的带领下,返回了黑山村。
    西头山山洞里的村民,也在大队长和会计的带领下,返回了黑山村。
    两边的人马汇合在一起,都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亲切。
    以前那些有口角言语的村民,现在也感觉到了以前那些口角真的不算什么。
    大家都能活着,能看见熟悉的面孔,那真是谢天谢地,倍感亲切。
    一切的矛盾,在这场暴雨中烟消云散。
    老人们站在地势稍高的地方,流出了激动和伤心的眼泪。
    激动,是因为在这样的洪灾里,他们这些老人竟然活着。
    伤心,是因为看见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房子,竟然全部毁了。
    而且灾后的重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书记,你们还好吧?啊!竟然竟然有人受伤了。”
    大队长急急忙忙的过去书记那边看村民,然后发现有人躺在担架上。
    “上山时没注意,摔断了腿,山上又没有药,所以就一直没有好。
    幸好我们的赤脚医生帮他正了骨,把最后的正骨药给他敷了。
    不然的话,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在。”
    书记面容憔悴,一看就老了好多岁一样,都是操心操的。
    “现在也没办法往卫生所送,村里到公社的路肯定也走不了。
    不知道云暖还有没有药可以用用?”大队长也发了愁。
    “我去问问看。”会计苏大石说了,转身就朝云暖走去。
    “云暖,你有没有治摔伤的药?”云暖正跟人说话,苏大石走过来直接开口问。
    “谁摔伤了?严重不?伤到骨头没有?应该还有一点药,就不知道对不对症?”云暖一听村民摔伤了,赶紧问。
    “是红军受伤了,上山时从山上滚下山,摔断了腿。
    武威叔给他接了骨,但是他没有药了。”
    “我去拿药给他。”
    云暖赶紧去自己的背篓里掏呀掏,实际是从空间里拿药。
    她拿了治疗跌打损伤的药膏,还拿了一些可以消炎的草药。
    云暖跟着苏大石一起过去,苏红军坐在担架上,愁眉苦脸的样子。
    “侄媳妇,你有药吗?”大队长看见云暖过来就问。
    “有,就不知道能不能用?”
    云暖说着,就把药递给了赤脚医生苏武威。
    “武威叔,这是东阳从部队拿回来的跌打损伤的药膏,你看能不能用?
    这个草药?好像也是治疗消炎的。”
    苏武威接过药膏,仔细的闻了闻,看了看,也把草药看了看,高兴的点头。
    “这药膏是好东西,我给他用了,用不完的,到时候我还回给你,你留着。
    草药,确实是消炎的药,刚好熬了给他喝。
    红军啊,有了这药膏和草药,你这条腿应该能保住了,你可得好好感谢云暖。”
    “东阳媳妇,谢谢你啊,以后等我腿好了,你有什么要做的,尽管告诉我。
    我别的做不了,要是腿好了,力气活还是可以帮你做的。”苏红军感激的对云暖说。
    “云暖,谢谢你,太感谢你了!要是他这腿好不了,你叔这一辈子都废了。”苏红军的媳妇也感激的对云暖说。
    “婶子不用客气,大家都是自己人,能帮的,肯定就帮。”
    “书记,我建议还是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分成几组一起去清理这些垃圾和倒塌的房屋。
    像现在这样各自清理各自的家,又危险,速度又慢。”公公苏解放提建议说。
    “老革命说的对,大队长,我们分成几组吧。
    一个干部带领一组,民兵队长你也带一组。
    大队长带的一组先去帮云暖家清理出来,他们家的砖房没有垮塌,清出来之后,他们厨房可以做饭。
    其他房间可以先把房顶盖上,老人和小孩晚上就可以挤一挤住。
    云暖,你觉得可以吗?把你家的房子借出来住一住。”
    书记安排后,最后才问云暧的意见。
    “我觉得还是回山东去住吧,全部挤在云暖家,应该也挤不下老人,孩子也很多。”队长提出不同意见。
    “还是返回山上去住,吃饭的话,午饭可以从山上带下来吃。”
    苏大石也不赞同书记这样的安排。
    “书记,我觉得应该把井里的井水先清理出来。
    时间久了,我们存的那点无根水是不够用的。”云暖提出了建议。
    “对,这个水的问题很重要。
    民兵队长,你带着几个民兵去清理井水吧,你们年轻,力气大。”书记立即安排。
    黑山村的人开始展开灾后重建的工作,黑山村外面,黑里镇其他村庄也跟黑山村的人一样,都从各自的暂住点返回了村庄,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
    不仅黑你正的在展开灾后重建工作,就是整个颂哈市,也一样在展开灾后重建工作。
    他们只是清理垃圾,重新修建房屋,治疗个别伤员。
    松海市外面的其他地区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务之急的不是清理垃圾,而是掩埋自己的亲人。
    洪水来临之时,他们转移的太晚了,太慢了,所以很多人都被洪水淹没了。
    哀嚎遍野,随处可见。
    省里的领导下来视察灾情,看见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但是,当他们来到了颂哈市时,哀嚎遍野的惨状终于没有看见了。
    虽然老百姓的房子都是断垣残壁,田地也被水浸泡着。
    但是,他们看见的都是热火朝天的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的人们。
    他们知道,在洪灾来临之前,老百姓就已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了。
    对颂哈市市长的先见之明,灾情的预防措施做的很好,灾情来临时转移速度快,领导们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市长的政绩添了浓重的一笔。
    黑山村也在进行灾后重建,云暖决定在黑山村复制粘贴后世的新农村建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