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最强军二代,吓坏鹰酱

第135章 李奇维的到来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志愿军的前进和埋伏并不顺利。
    别忘了,米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所以在空中这一块还是米军说了算,只要他们侦察机所掠过的地方志愿军就必须就地隐蔽。
    前进的过程并不简单,甚至还很疲惫。
    很困难。
    再加上第2次战役,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战线的战斗中,都让我方志愿军非常的疲惫。
    已经疲惫到了极点。
    但是没有办法。
    战机可不能耽误。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司令和上层之间沟通过,是想让战士暂时休整。
    让他们多多休息。
    因为天气和这几次战役的堆积,让战士们已经疲惫不堪。
    起码得花上一两个月进行修整。
    但是机会不等人。
    此时此刻的司令,正坐在自己那张破败不堪的小床上。
    看着手中的文件低头沉思。
    脸上都是复杂的表情。
    自从第2次战役胜利之后。
    米军的气焰也迅速消散。
    之前的米军在志愿军面前极其的傲慢无礼。
    口头上都是轻蔑之语。
    在政zhi上,更是如此,但是经过第2次战役的失败之后,米军变得畏首畏尾。
    气焰也比之前消去了许多。
    米军在第2次战役失败之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但是米国终究是米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那是绝无仅有的。
    在战场上没有占到便宜,他们便想着要在国际政zhi上占到便宜。
    这么短短的几天,米国还三番五次的对华夏进行核武器威胁。
    并且还操纵着联合国通过成立所谓的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
    全世界散布,要跟华夏先停火后谈判。
    企图通过谈判延误时间。
    诱导志愿军停战。
    其实这是米军放出来的烟雾弹,米军从来就没有想过会谈判,而是为了拖延志愿军的时间,只是为了他们巩固防线,提高产能,补充兵员,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他们做的种种事情就是单纯的为了给米军争取时间。
    米国的诡计被上层一眼就识破。
    也确实如此。
    现在敌人已经沿三八线在横贯半岛250公里,还有正面60余公里的纵深建筑的两道基本防线。
    第1道防线就是西进临津江口。经过汶山,沿着三八线到东海岸的襄阳。
    而第二道防线则是西边从高阳开始,经过加平,自隐里到东海岸的东德里。
    所以上层决定要速战速决,直接突破三八线以外。
    要是给予米军更多的时间的话,他们会加巩固防线,到那个时候再想突破的话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现在让志愿军直接展开战斗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上层表示过,现在全世界米英各国加起来差不多十几个国家,坚持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于联合国军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zhi上以很大的不利。
    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志愿军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
    必须突破临津江。
    突破三八线。
    司命看着手中的文件,随后抬起头,微微的叹了口气。
    每一场战斗都不简单。
    随即司令抬起头,看着墙上的日历。
    12月24号。
    志愿军的主力已经在20号的时候就已经全力集结在汉城以北75公里的临津江。
    现在已经过去4天了。
    这4天对于司令来说是度日如年。
    但司令知道在前线的战士们肯定比他还要痛苦。
    关于临津江的情况,司令这边也是收到报告的。
    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方面是吃的得不到保障。
    他们的物资并不能持续多久。
    而且现在是天寒地冻的天气,对于他们来说医药是要命的折磨。
    白天是米军铺天盖地的侦察机和轰炸机。
    到了晚上也不能消停。
    到了晚上的时候,便是米军那通天盖地的照明弹。
    将整片山脉照得雪亮。
    米军现在也已经在没有之前那趾高气昂的骄傲姿态!
    而是变得小心翼翼,畏首畏尾。
    他们用着一切的办法阻击和防止志愿军渡江。
    米军的飞机昼夜不停的对着江边和桥体江面一顿轰炸扫射。
    密集的炮火,疯狂的轰炸掉一切可以渡江的路面。
    桥梁,渡口,以及被冻的结冰的江面。
    甚至是陡坡点都被严密的封锁。
    在临津江的最近志愿军指挥所,可以清楚的看到江面和主要突击方向的情况。
    江两岸二十里路地面都弥漫着一阵硝烟和炮弹的烟体。
    晚上到处都是火光。
    敌军的汽油弹烧着树林,村庄也在被熊熊烈火所侵袭。
    天上的飞机也不断投下一串串的照明蛋。
    晚上也如同白昼一般。
    这还只是指挥所可以看到的情形。
    此时的司令看着手中的报告,就知道那边的战士这几天以来是怎么度过的。
    米军现在特别的敏感。
    特别是晚上的时候。
    因为在米军的战报里边得知了志愿军非常擅长在夜晚当中搞事情。
    一到晚上米军反而神经紧绷。
    在江的那边,无数道铁丝网,还有密密麻麻的地雷,都在防范着志愿军渡江进攻。
    志愿军现在身处于什么样的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下,司令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但就算是如此,他们也不能轻举妄动,现在还不是进攻的时候。
    等待那个最好的机会。
    只要机会一到几个大军的志愿军战士都会一拥而上。
    大战即将一触即发,所以司令现在忧心忡忡,根本就睡不着觉。
    ……
    ……
    另外一边在汉城之中。
    一直在前线布置防线的李奇维正身处于汉城的指挥部当中。
    李奇维坐在指挥部当中。
    表情当中也是非常的凝重。
    李奇维还没有到这几天,他前几天才入朝,在紧急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到达此处……
    到达这儿的时候,就给李奇维带来了不好的预感和气氛。
    他也知道米军在第1次和第2次战役当中尝到了败仗,他以为迎接他的是一个个愤愤不平,心中藏着极大怒火,想要报仇雪恨的士兵。
    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因为迎接他的士兵个个是眼神空洞,毫无战疫的窝囊废。
    就在他到达这个地方的第2天,他就给米国陆军参谋长的信中描述到。
    这个地方充斥着紧张,畏惧和大祸临头的压抑气氛,就是这样的气氛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在每一个士兵的身上。根发芽。
    愈演愈烈
    李奇维也知道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挽回军心。
    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在这几天的努力之下,李奇维已经换掉了几个师长。
    为了稳固军心,他更是将两枚手雷挂在了自己的身上,以表决心。
    他告诉士兵们,只有英勇战斗才能提前结束这场惨烈的战争,如果只是一味的躲藏,后退,躲避,这种战斗将无休无止。
    并且只会带来更大的伤亡。
    在这两天,在李奇维亲自驱车,在临近将布置了两道防线。
    甚至是亲自监工。
    他心里边一样是忐忑不安,他也没有跟志愿军交过手,他也不知道志愿军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在什么时候在这突击。
    那将会是个什么样的场面?
    他也不知道。
    但李奇维是一个善于分析的人,他现在正在分析志愿军的优缺点。
    来进行分配战术。
    但是在战报当中,他只能看到大致的战场情况。
    毕竟在第2次战役当中,陆战医师已经被全歼了。
    连个目击者都没有。
    他很难进行很详细的分析。
    但是对于志愿军大致的优缺点他已经明白了。
    现在他心生一计。
    他有十足的自信,败志愿军。
    李奇维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他的自信源自于自己的透彻分析,而不是像迈克阿色那般的骄傲自满。
    此时的他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心中忐忑。
    志愿军会在哪一天发起突击呢,又是以何样的战术进行突击?
    (求个免费的打赏,谢谢兄弟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