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在古代可以买到现代物资

第35章 盗版蜂窝煤


    很快,衙役就从李员外家中取来了蜂窝煤。
    “徐大人,县衙应该也有从冯胜那买的蜂窝煤吧,能否拿两个出来做对比?”
    刘明向徐平问道。
    “可!”
    很快,就有人去后院拿了两个蜂窝煤出来。
    两个蜂窝煤放在一起,虽然大小一样,但是还是一眼就能看出两者不同。
    “大人请看,这两个蜂窝煤虽然大小一样,但是构造大有不同!我们的蜂窝煤孔洞有大拇指粗,而李员外家的蜂窝煤孔洞则只有筷子粗细,明显不同!”
    刘明指出了两者的不同。
    孔洞的大小决定了氧气的多少,有足够多的氧气,才会完全燃烧,不会产生过量的一氧化碳。
    “嗯,确实如此!”
    徐平点点头。
    “哼,你能保证每个蜂窝煤的孔洞大小都一样吗?手工制作难免大小会有不同吧?”
    刘明摇了摇头。
    “我可以保证,我们生产出来的蜂窝煤,外形和孔洞的大小是完全一致的!不信徐大人可以多拿几家从冯家那里买的蜂窝煤出来对比!”
    “来人,去附近几家有用煤炉的,各拿一个蜂窝煤回来!”
    几个衙役跑出去后,一个接一个地拿着蜂窝煤回来,排成一排放在地上。
    不用刘明解释,众人就看到,虽然蜂窝煤来自不同家,但是这几个蜂窝煤和县衙里拿出来的那个是一模一样的!
    “李员外,看来你府上引起人命的,并非是冯家卖的蜂窝煤。”
    “怎么会这样?”
    看李员外的表情,应该也是被蒙在鼓里了。
    “不知道李员外是让谁去买的蜂窝煤,可以叫来当堂对质一下。”
    “是我家里的管家。”
    “来人,带李员外府上的管家。”
    “诸位,盗版的蜂窝煤危害很大,很容易导致中毒,要用蜂窝煤,最好还是用我们生产的!大人,是否可以将两种蜂窝煤点燃对比一下?”
    刘明趁这段时间打起了广告,顺便做了点科普。
    “准了。”
    马上又把两种蜂窝煤,拿到外面的空地上点燃。
    李员外家拿来的那个马上就冒出了浓烟,而另外一个也是一点烟都没有,差距非常明显!
    “其实,之所以我们做的蜂窝煤孔洞会那么大,是因为我们把大部分有害的杂质通过特殊的手段处理掉了!于是我们的蜂窝煤不会产生大量的毒烟。”
    围观众人连连点头,这一正一反,差距实在太明显了!
    李员外看到之后,也开始不自信了。难道自家的蜂窝煤,不是在冯胜和刘明那里买的?
    没多久,李员外的管家带来了。
    “草民李全,见过大人,见过老爷”
    “李全,你府上的蜂窝煤是从何处购来?”
    徐平一拍惊案,问道。
    李全还以为传他来只是问命案的其他细节,不知道是问蜂窝煤的来路,顿时慌了神。
    “回……回……回禀大人,是……是从冯家运出来的煤车上买的。”
    李全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徐县令和李员外哪个不是人精,一看他这表现就知道肯定有问题。
    “大胆李全,我劝你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徐平用力一拍惊案,厉声喝道。
    “回大人,是……是从冯家买的。”
    李全的声音有些颤抖,看来他也从现场的架势,看出府上那个小妾和丫鬟的死亡原因,硬着头皮不肯承认。
    “李全,你是哪天买的?买了多少?我们冯家对于每一次煤车拉出去售卖的蜂窝煤,卖给谁家,卖了多少,都有记录!你告诉我,让人取来当日的账本,一对便知!”
    冯胜开口问道,这招还是刘明教给冯胜的。
    一是为了统计谁家用得多,等估计他们家的蜂窝煤用得差不多了,就拉一车去他们门口转转,这叫精准营销。
    二则是为了和店内对账,防止出去售卖的人私吞。
    没想到的是,还有这第三个作用。
    “李全,你是哪日买的?我让人去冯家取账单来对。”
    徐平冷声问道。
    “我……我就是在门口的煤车上买的蜂窝煤,我也不知道他不是冯家的。”
    李全又改口了。
    “哼,我们冯家拉煤出去卖的人,衣服上都会写着一个大大的冯字,大家都知道的,是不是我冯家的,一看便知!”
    冯胜冷哼一声,他也看明白了,分明就是这狗奴才买了盗版的蜂窝煤,硬说是冯家买的。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说!你是哪里买的蜂窝煤?”
    李员外看这情形,早就看懂了,大费了半天周章,原来问题出在自己府上!
    “老爷、老爷,我也是第一次在别人那里买蜂窝煤,我看他们家的分量更足,我也是为了您好啊!您饶了我吧。”
    李全见瞒不下去了,只能哭着求李员外原谅。
    “徐大人,在下管教不严,让徐大人见笑了,此事既然是我府内家奴的问题,和冯贤侄无关,李某可否撤诉,还冯胜和刘明清白,回家自行处理?”
    “可以!”
    既然不关冯胜和刘明的事,李全又是李员外的奴仆,算是李员外的私产,又只是意外,不是谋杀,自行处理也不是不可以。
    “等等,李员外,你难道不想追究制造假蜂窝煤的人的责任了?”
    刘明开口提醒李员外,毕竟有个造假蜂窝煤的存在,会影响他的蜂窝煤销售。
    “对对对,刘贤侄提醒的是,徐大人,还请大人将售卖假蜂窝煤的人抓捕归案,还我李府一个公道。”
    “大人,如果不严惩制造假蜂窝煤的人,到时候会出更多的人命。”
    刘明提醒了徐平一个更加严重的治安问题,徐平也是一点就透,问了李全售假的地方,马上命人去带人归案。
    “我替平安县的百姓,感谢刘贤侄的提醒。”
    不得不说,徐平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可以为了这事,向刘明行礼道谢。
    可惜能力差了些,这么些年下来,估计最大的政绩就是前些日子,刘明帮他抓的青面虎。
    当官讲究文治武功,文治就是当地民生,比如:人口、税收、官声、粮食产量等等。武功当然就是治安,剿匪。
    徐平出了官声还行,其他的毫无建树。
    “为了防止以后类似的情况出现,我建议县衙贴出告示,告知平安县的百姓,假蜂窝煤的危害。当然,我们也会告知在我们这里买蜂窝煤炉和蜂窝煤的顾客,就是怕他们不信,有县衙的告示会好一些。”
    “你说的极是,师爷,马上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