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星宿派开始

第一七一章 黄裳


    第172章 黄裳
    出了松鹤酒楼,正看见阿紫独自回来。
    李长河问道:“你姐姐生气了?”
    想想也是。阿朱身为慕容复的丫鬟,自是容不得别人说主人的坏话,但是李长河依然当着她的面说,就是要让她知道这一点。
    阿朱是个聪明的女孩,或许心里一时难以接受,但稍加琢磨,一定会明白的。
    若是知道慕容复并非良人,那么,她就不会再涉险去少林寺为慕容复盗取《易筋经》,也就不会招来飞来横祸。
    一片苦心,也不知阿朱能否理解。
    阿紫看似有些心情欠佳,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阿朱姐姐真是一根筋,怎么和她说都没有用,不过还好,在我软磨硬泡下,她答应见了她的慕容公子说明原由后,便随我一同回去见爹娘。”
    李长河道:“阿朱是个重感情的人,当初她流落街头,是慕容复父母收养了她,待她亲如己出,这么做合乎情理。”
    阿紫点头称是,问道:“长河哥哥,你这是要去哪?”
    李长河道:“阿紫,走,我们去一趟官府。”
    阿紫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笑道:“长河哥哥是要去杀狗官啊!太好了!”话音极高,一下子引起街上路人纷纷侧目,然后避而远之。
    大街心高喊“杀狗官”,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虽然老百姓都痛恨贪官污吏,但要是听说有人要杀他们痛恨的官老爷,不但不会叫好,反而很害怕,生怕把自己牵连进去。
    李长河皱眉道:“阿紫,别胡说,走吧。”
    二人徒步而行,很快找到了官府大堂的所在。已是戌时,天色已晚,就见公堂前左右各有一座高大威武的石狮子,门前有几名守卫把守。
    阿紫道:“我们是直接杀进去吗?”
    李长河“嘘”的一声,低声道:“阿紫,我们来不是为了杀人,我只是想见一下他们的知府大人,别搞那么大动静。”
    以他二人的武功,可以在知府大院杀几个来回都能全身而退。
    当然,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李长河又没有造反起义之心,只不过想要见一见这位传奇人物,如今的无锡知府黄裳黄大人。
    阿紫顿时意兴阑珊,说道:“当官的又什么好见的,没意思,不好玩。”
    当即,二人悄悄翻墙而过,潜入府邸之内。
    躲过一次次巡视的护卫,一路摸索,穿过一条条走廊,就看见一名丫鬟端着茶水,进入一个房间。不一会儿,那丫鬟端着空盘子走出来,将门关好。
    李长河料想,知府大人定是在这间屋内。
    “阿紫,你在外面帮我把风,我去去就来。”交待之后,李长河身影一闪,迅速开门进入了房间内。
    那是一间书房,书架上摆满了书籍。
    在东首的一张书桌前端坐着一名中年男子,身穿白色私服,面色白净,黑须垂胸,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卷,正专心致志的阅读。
    那杯热腾腾的茶水,兀自摆放在一边。
    “小翠,不是和你说了嘛,点心什么的都不必拿过来了,我不饿,别打搅我看书。”那男子头也不抬的说道。
    见“小翠”没回应,这才缓缓抬起头。
    当看见眼前是一个陌生男子,他倒也没有多么惊慌,只是淡然说道:“阁下什么人?不请自来,是要杀本官吗?”
    见他如此镇定自若,果然非同常人。
    大多文官都是很惜命的,毕竟享受着锦衣玉食,娇妻美妾,怎么舍得去死?发现有人闯入,恐怕早就怀疑是刺客,大叫大嚷起来。
    李长河伸出手掌向后轻轻一动,房门自动关上。
    “黄裳黄大人?”
    那中年男子见他展露一手绝妙武功,眼神中闪烁一丝惊慌讶异之色,随即将书卷缓缓放下,打量了下李长河,摸了一把胡须,点头道:“正是本官。”
    李长河笑道:“那就没错了,黄大人可知道西夏一品堂率兵潜入无锡?”
    “西夏一品堂?”黄裳摇头道:“本官从未听说,阁下来,就是与本官说这些?本官没有收到上谕,和我说也没用。”
    李长河道:“那你就听之任之?”
    黄裳皱眉道:“官场之事,你不懂。”
    官场之中一般都遵守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求飞黄腾达,但求安安稳稳。
    李长河点头道:“我确实不怎么懂?好吧,我其实并非为了这件事而来。”
    黄裳一愣,道:“那你想……”
    李长河轻轻一笑,走了上来。
    黄裳虽然还算胆量不错的,但毕竟只是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以为李长河是要杀他,还是吓得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绕过椅子,连连后退。
    “你可不要乱来!杀朝廷官员,那可是死罪!”
    李长河心想:我若是真杀了他,是不是就不会有《九阴真经》传世?不争夺这门武功秘籍,也就不会有第一次华山论剑,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
    那黄裳见李长河越走越近,已经退到了墙边,退无可退。
    他两眼一闭,说道:“我黄裳从未做过贪赃枉法,坑害百姓的事情,你若要杀我,总该有个理由吧?”
    江湖中常有侠义之士刺杀贪官之事。
    黄裳显然也以为李长河杀他是个原由,故而立即自我辩白,希望对方能够手下留情,饶他一命。
    李长河道:“我杀人从来不问理由。”
    黄裳一听顿时心拔凉拔凉的,只当必死无疑,然而,却发现对方并无动静,只听见“哗哗”翻动书页的声音。
    黄裳好奇之下,睁开眼睛,果然就看见对方正在翻阅他刚才看的那本书卷。
    难道这刺客,还是个有文化的刺客?
    李长河翻了翻把书放下,又在书架上乱翻起来,把书卷翻到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看的黄裳心痛的要命。
    “阁下是在找什么东西?”黄裳试探的口吻问道。
    李长河点头承认道:“黄大人,你近来有没有开始写什么着作?”
    他这次来的目的,除了亲眼见识一下这位武侠史上的名人,也希望能找到黄裳所着的《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乃记载着各种顶级武学,
    若是学会上面的武功,无疑能令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不过,他也不是很清楚,这个时候的黄裳,有没有开始在写这本武学奇书?
    “着作?”黄裳先师一怔,随即叹道:“谁不想留有着作传世,但写书何等艰难?本官自知水平有限,写不出绝世好文章,又何必自取其辱。”
    李长河笑道:“那您真是太客气了。”
    在文坛,黄裳或许确实不算什么,但能写出《九阴真经》这样的绝世武功秘籍,在武林中那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
    当然,现在看来应该是还没有开始动笔。
    见黄裳那软弱的身子骨,一看就不是习武之人。其实,李长河早该想过会是这个结果,心里多少有些遗憾。
    看来是自己是来早了。
    李长河还是不死心,问道:“黄大人,你这里好多的书,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书,莫非你已经在刻录《万寿道藏》了?”
    李长河发现这些都属于道家的书籍,自是怀疑与《万寿道藏》有关。
    黄裳颇为诧异的看了看李长河,奇道:“你,怎么知道我在刻录《万寿道藏》?你到底是什么人?”
    他奉皇帝之命刻录《万寿道藏》一事,就连朝廷许多大员都不知情。
    看李长河的装束打扮就是江湖中人,更不可能知晓的。
    “我叫李长河,日月神教的教主。”李长河为表诚意,自我介绍后,又道:“我也只是随便猜猜,听说这项工作很繁重,万一有刻错的字是会被杀头的,想必黄大人一定是逐字逐句认真刻录吧?”
    黄裳点头道:“那是当然。”
    李长河笑道:“那你在刻录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心得?比如对于武功上有所领悟。”
    “武功?”黄裳摇头道:“本官从未学过武功,对于武功自是一窍不通,怎么可能有什么领悟,不过,前不久倒是悟出一点对于精神层面的见解。”
    李长河一听,自是毫无兴趣。
    突然间,他想起什么,说道:“黄大人,那你能不能将心得给我见识一下?”
    黄裳犹豫了下,还是从其中一本厚厚的书籍里取出来一张白纸,纸上密密麻麻写有工整的书法。
    李长河接过来先是扫了一眼,顿然精神一振。
    “难道这就是九阴真经里的移魂大法?”
    李长河武功越高,对于武学的理解自是越精通。从那纸上的内容,虽然写的都是关于精神层面的自控方法,但很容易举一反三,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控制他人的精神意志。
    黄裳一怔,说道:“九阴真经?移魂大法,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没关系,我明白就行。”李长河笑了笑,说道:“黄大人,你这心得写的非常好,我很是喜欢,不知是否可以送给我?”
    黄裳道:“这……”
    不等说完,李长河道:“感谢之至。”说完,将纸张对折,藏于袖中。
    黄裳心中大为不舍,那可都是他的心血。
    在读了许许多多卷书籍后才悟出来的心得,虽然他心中已记下了,可以在之后再默写出来,但难免会有疏漏,不会有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
    但是,他敢不同意吗?
    同时他又感到很奇怪,那张纸对于他来说是无价之宝,但对于别人几乎没有什么用,就是废纸一张,不明白李长河拿去做什么?
    李长河所获宝贝,拱手道:“多谢黄大人,就此告辞。”
    待他推门而出,黄裳只觉全身颤抖,也不知道是受到惊吓,还是气的,但他并没有打算喊人抓刺客。
    他虽然不会武功,却也知道对方敢在他的府邸随便出入,自是有本事不被抓住。
    喊人也没用。
    愣了半晌,他喃喃说道:“李长河,日月神教,我记住了。”说完,原本涣散的目光瞬间凝聚,射出两道阴寒的光芒。
    多年之后,他在刻录《万寿道藏》中果然领悟出高深的武学。
    九阴真经横空出世。
    他永远忘不了那晚上被李长河闯入他的书房,拿走他的心血,每当想起这件事,令他怒火中烧,无比愤慨。
    但他再也找不到李长河本人,也查不出日月神教的任何消息。
    但是,他打听到江南出了一个“明教”,而明教的“明”字,正是“日月”二字合并而成。
    巧合的是,那明教教主方腊在镇江的教派总坛立了一座师祖的雕像。
    据可靠人员将雕像画出来送到黄裳手上,看那雕像的五官面貌正与那晚闯入府邸的李长河惊人相似。
    黄裳算是找到了泄恨的目标。
    下半辈子一直与明教死磕,也导致自己家破人亡,后来躲起来潜心修炼,再出山时,已经又过了几十年,才发现那些仇家都已经老死。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李长河自然没有想到,正因为好奇之下见了一面黄裳,拿走一张纸,会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出了府邸,夜已深沉。
    阿紫好奇问道:“长河哥哥,你去见那狗官,都做了什么?”
    李长河道:“拿了点东西而已。”
    阿紫道:“你真没杀了那狗官啊?拿了什么?金银珠宝还是玛瑙翡翠?这些当官的个个可都有钱的很。”
    李长河从袖中取出那张纸,道:“就是这个。”
    “一张纸啊。”阿紫大失所望,忽然俏皮一笑,说道:“该不会是藏宝图什么的吧?”
    “你武侠小说看多了吧?还藏宝图。”李长河摸了摸阿紫的小脑袋瓜子,笑道:“这可是黄知府亲笔写的武功秘籍。”
    阿紫奇道:“这位黄知府是武林高手?”
    李长河点头道:“虽然现在不是,以后一定会是,别问了,走!瞧热闹去!”
    阿紫越听越是迷糊,什么叫现在不是,以后就是武林高手,不过一听有热闹可瞧,自是马上来了精神。
    二人路过那松鹤酒楼,就发现乔峰早就走了。
    料想乔峰走后定是去了那杏子林,与丐帮兄弟会合,殊不知,这一去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