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个战神当娘子

第234章 烽火连天(六)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234章 烽火连天(六)
    副将赵桐,点起八千兵马,启程前往攻打宜萍府上粟县。
    赵桐所部,同样叫苦连天,骂骂咧咧地赶路。
    即使刘福田夺取了花莲县,赵桐对这一战依旧感到很悲观。
    年关出征,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天公又不作美,磐石军以逸待劳,一旦战事陷入泥潭,后果不堪设想。
    行军到傍晚,军士就已经怨声载道,赵桐只好找个地方安营扎寨。
    赵桐坐在火堆旁,喝着热乎乎的肉汤,感到全身暖洋洋的非常舒服,就在这时,亲信匆匆而来,附耳言语几声。
    赵桐的脸色有些变了,接着点了点头,亲信会意下去安排。
    过了半个时辰,天色大黑。
    两个亲兵打扮的人走进了赵桐的中军营帐。
    来人笑容满脸,一见到赵桐,率先行礼道:“赵将军,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可喜可贺!”
    赵桐见到此人,充满诧异,不免问道:“火大路,你何时加入的军谍司?”
    “赵将军,在下不是军谍司的人,而是安王麾下教导团的一名教导员。”
    “教导团是什么?”赵桐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感到更加狐疑。
    靖安司和军谍司已经名声在外,这教导团又是什么鬼,安逸搞出这么多的机构想干啥。
    “教导团不是什么!”火大路没有解释,转而道:“在下只是路过,得知赵将军在此,就来多嘴说几句话。”
    “你想要说什么?”
    赵桐最终还是让火大路说明来意。
    -----------------
    花莲县城外,一片狼藉,完全是一场大战过后的痕迹。
    城墙上,插上的是镇南军、明远楼和刘福田的帅旗和将旗,预示着这个县城已经被攻占。
    城北、城东和城西,都有一支安军在远处监视,这说明安军完全被打个措手不及,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夺回花莲县城。
    花莲县城,两座城门紧闭,处于完全封闭之中。
    城里,出乎预料,不是哀鸿遍野满地疮痍,街道上除了人少外,很是平和,也完全没有破城后的景象。
    街面上维持治安的,赫然还是花莲县城的衙役和乡兵。
    刘福田率领的五千兵马,除了一部分在城墙上,大部分都在城里的兵营里。
    而城里,赫然还有一支安军。
    由千户刘志高率领的一千八百宜萍府厢军。
    好再来酒楼,人声鼎沸。
    县令黄龄设宴,宴请了刘福田和刘志高,还有县里的士绅大户、县尉县丞等人作陪。
    黄龄举杯说道:“此番花莲县,成为我主统一天下第一战,必将载入史册,我等也有幸能够名列其中,请诸位举杯,为我主贺,为花莲贺!”
    “为我主贺,为花莲贺!”
    与会人等一致举杯,齐声呐喊,一个个的神情无比振奋。
    这等改朝换代的伟大事业,花莲县打响了第一枪,绝对是会彪炳史册。
    在座的人即使不会有巨大功绩,也会在青史上留名一个名字。
    至少,花莲县的县史上,将会是浓墨一笔。
    众人甚至开始商议,如何书写县史了。
    “刘将军拨乱反正功劳显着,他日封侯拜将不在话下,下官为将军贺!”
    黄龄等人,轮番朝刘福田敬酒。
    刘福田只饮酒三杯,就拒绝添酒,说道:“诸位,庆功酒等收拾了明远楼的大军后,再饮不迟。”
    刘志高跟着道:“马闻远的一万大军即将到来,为刘将军接风到此为止,待大胜之后末将设宴,我等再贺不迟!”
    “刘将军、刘千户所言甚是,也实在是我等太过高兴所致。”
    黄龄等人一听,也觉得有些高兴太早,这要是传到安王耳中,未免会被安王所轻视,认为自己轻浮了,搞不好会影响大好前程。
    刘福田一看,主动倒了一碗酒,说道:“诸位,饮下这碗酒,让我们齐心协力,打好这一战,不负我等身处伟大时代的潮流中!”
    “齐心协力,必胜,必胜!”
    众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齐声大喊。
    接下来,众志成城,根据之前的计划,各行其是。
    众士绅商贾全力支持,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巨大利益,完全值得赌一把。
    刘福田和刘志高回到军营,二人对军谍司送来的情报,以及主将徐三谢的军令,商议一番后分头行事。
    刘福田来到城门楼上,望着西方,心情非常复杂。
    安源县,位于上粟县和花莲县中间,湘东县的东边。
    徐三谢率领三千骑兵就驻扎于此。
    明远楼部的动态,被军谍司、靖安司和军中斥候不断送来。
    明远楼派出攻打上粟县的赵桐一部,即使教导团的火大路无法说服,有兵马使吴勇坐镇,挡住赵桐没有一点问题。
    徐三谢的关注点,也不在明远楼的身上。
    湘东县有副将李再兴率领的五千磐石军镇守,利用地势挡住明远楼的主力中军十天半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徐三谢的关注点,在于先吃掉马闻远部的一万人。
    只要吃掉这一万人,足以让明远楼胆寒退兵。
    “走,去花莲!”
    徐三谢率三千骑兵,奔向花莲。
    -----------------
    何哲之兵分三路,分别对江九府的水修县、宁武县、昌瑞县发起进攻。
    进攻水修县的是参将胡奇,率军六千。
    胡奇是一个很有想法,行事风格也非常大胆的将领。
    在行军路上,胡奇从喜爱卖弄的向导嘴里,偶然得知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山道,可以直通三都镇。
    恰巧,胡奇在少年时期游学西江省时,从水修县北上,经过三都镇时盘旋数日,对那一带有些熟悉。
    三都镇卡在水修县与宁武县之间的官道要塞上,夺取三都镇就等于掐断了两县之间的通道,更可以奔袭临川府靖奉县。
    靖奉县位于昌南城的东边,即使夺取靖奉县不成,也势必震动昌南府,致使柳成翔回师救援,那么大帅夺取江九府将易如反掌。
    胡奇行为果决,也不向何哲之请示,玩了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驻扎当晚就玩了个金蝉脱壳,以千人伪装扎营修整,五更时分亲率五千人马转道而去。
    胡奇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但瞒过了军谍司的探子,由于他的手段,还让混在军中的探子细作,一时间无法将消息传出。
    胡奇以队为单位,勒令看住每一个人,加上急行军,待军谍司得知胡奇的金蝉脱壳,将消息送到镇守水修县的郝通手里,为时已晚。
    郝通大惊失色,正要抽调兵马前往三都镇驻防,三都镇的消息快马传来。
    郝通大喜,立即做出了应对,开始调兵围剿突入的胡奇部。
    如果不是柳成翔对地形太过于熟悉,让驻守水修县的部将郝通在半片石布下一个小队当暗桩,就要让胡奇的奇袭得手。
    由于半片石的及时示警,让三都镇有了充足的时间来应对。
    胡奇不能一击得手,也就失去了先机。
    攻打三都镇半天不克,胡奇知道事不可为,没了三都镇当据点,再去突袭靖奉县只能找死。
    深入敌境而又无法取得战机,一般人就会选择退走以图再战,胡奇再次展现出了大胆作风,北上从侧翼攻打宁武县。
    为攻打宁武县的参将过猛分担压力。
    助力夺取宁武县,也能将功赎罪。
    胡奇洗劫了几个村镇,获得粮草补充,在郝通的围捕中突出重围,一路北上直扑宁武县。
    胡奇这一次没有取得突袭的奇效,在攻打三都镇的行踪败露之后,就受到了军谍司和靖安司的重点关注。
    胡奇向北,军谍司和靖安司就将胡奇的行踪先一步送往宁武县。
    对此,郝通大胆留下步卒厢军和乡兵驻守水修县各处要塞,亲率三千骑步精锐前往围堵胡奇。
    深入敌境的部队,一旦不能隐秘从而暴露行踪的话,自身又不是机动性非常强的纯骑兵,受到围追堵截,是非常凶险的。
    胡奇部只有骑兵八百,无法做到机动,被围追堵截后,剩下三千残兵受困于黄泥螺村。
    这是一个坐落于峡谷里的村子,也算是易守难攻。
    胡奇部已经是瓮中之鳖,郝通肯定不会强行攻打,留下一千二百骑,在数千乡兵百姓的支持下围住黄泥螺村,集结兵马反向突袭过猛的侧翼。
    过猛攻入宁武县,连克三道关隘,猛攻三水关。
    只要攻克三水关,直通宁武县城的官道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宁武县的城墙低矮,将唾手可得。
    当过猛得知胡奇突入三都镇一带,不由得大喜,宁武县守军必然要分兵关注胡奇的动态,这就为他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当得知胡奇率部北上攻打宁武县,过猛更是喜出望外,有了胡奇的这番骚操作,势必让宁武县的守军顾此失彼。
    攻占宁武县将毫无悬念,过猛将超额完成何大帅的命令,至于胡奇的骚操作行为,会不会将功赎罪,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了。
    就在过猛加大对三水关的攻势时,一支兵马出现在侧翼。
    这支兵马不是胡奇的,而是水修县的守军,由郝通率领的精兵。
    “杀!”
    郝通率部突然现身过猛部的侧翼,立即展开攻击。
    而过猛的主力都放在攻打三水关上,又完全没料到水修县的守军会出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哈哈,轮到咱们出气的时候了,兄弟们,跟老子杀!”
    驻守水修和宁武一线的飞牛军副将伊敢率兵从一侧杀出,使得过猛部全军溃败。
    让出三个关隘,是伊敢制定的诱敌深入之计,原本伊敢是要让过猛部再疲惫一些,好轻松全歼。
    结果出了胡奇这个变故。
    好在这个麻烦及时消除于无形,还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胡奇部成为瓮中之鳖,多了郝通一部的奇兵,使得过猛部覆灭得非常彻底。
    由于胡奇和过猛两部覆灭的速度太快,使得后援的部队到达边境听闻噩耗,立即一退再退。
    何哲之率领中军主力,跟柳成翔率领的飞牛军主力,在浔阳江一线对峙。
    过猛和胡奇两部分别攻打宁武和水修两县,后续还有两支兵马支援,拖住柳成翔的兵力,何哲之对此感到很有信心。
    明远楼在宜萍府取得的进展,加上虎一臣攻打隔壁昌江府,这些都势必会让柳成翔更加分心。
    一旦柳成翔顶不住压力从而分兵,就是何哲之展开攻击的时候。
    可他娘的,谁能想到,被何哲之给予厚望的两路军,因为胡奇的擅自行动而全军覆灭。
    消息经过靖安司和军谍司探子的大肆传播,何哲之的中军人心惶惶。
    就在何哲之面色惨然的时候,柳成翔派来的使者来了。
    “我主并没有与永安朝廷为敌的意思,此番完全是自卫,希望何帅能够罢兵休战,两家和好,以免生灵涂炭。”
    对于使者的话,何哲之没有驳斥。
    安逸之心,何哲之已经猜到。
    不是安逸能力不足,而是安逸因为新政,导致一口吃不下太多地盘。
    以安逸目前的底蕴,都无法吞下柴愈的地盘进行有效消化。
    安逸对大周天下,采取的是蚕食,小火慢炖细嚼慢咽,而不是鲸吞,大口吞噬消化不良。
    眼下胡奇和过猛的两路军全军覆灭,何哲之对于柳成翔已经处于下风。
    但,何哲之认为,虽然损失了两路军,他跟柳成翔完全还可以一战。
    只要明远楼和虎一臣占据上风的消息传来,就轮到柳成翔难受了。
    使者眼光毒辣,见何哲之不语,从他的神色中能猜出端倪,便轻笑道:“明远楼的处境,比大帅您还要惨一些。”
    “什么?”何哲之豁然心惊。
    “刘福田早已经投效了我主!”
    使者的话,如同晴天霹雳,将何哲之劈得外焦里嫩,他失声道:“这怎么可能?”
    使者心下大块,耐心地解释道:“刘福田的小舅子的老丈人不是别人,正巧是徐华。而徐华是我主在永安创办东方书局时的掌柜。”
    何哲之明白了。
    安逸苏有容利用北疆的巨大利益,一环接着一环使得刘福田投效了安逸,从而布下圈套让明远楼……是让大家钻。
    刘福田这个圈套,至少要坑掉明远楼一万精兵。
    何哲之又何尝不是因为刘福田的这个圈套,从而发动全线攻击,损失了两路一万多兵马,这万余兵马可都是他辛苦带出来的精锐。
    何哲之痛入骨髓。
    刘福田的这个圈套,还将坑到虎一臣。
    在大冷天里,何哲之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安逸意欲何为?”
    瞬间,何哲之的声音变得沙哑起来。
    柳成翔派个使者来,绝不是看笑话的。
    “在下之前就已经带来我主的态度,与永安罢兵,互为友好!”
    使者笑道:“永安皇帝与我主毕竟是翁婿,为了表示我主诚意,我方会释放愿意回归的俘虏。”
    字面意思,不愿意回归的俘虏,我方接收了。
    何哲之定了定神,沉声问道:“安逸如何对待金陵?”
    使者淡淡地道:“这是我方与金陵小朝廷之间的事,就不劳何帅操心了!”
    何哲之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就在何哲之要发作的时候,明远楼的急报送来。
    情况,更加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