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烽火连天(四)
明远楼从明坤城向西江省宜萍府进军,紧锣密鼓还是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而处于西江西北的山南省,直到年关将至,动静依旧很小。
手握重兵取代郭通暂代两山总督的何哲之,身处在山南省,却迟迟没有朝西江省的江九府发起进攻。
这点,跟明远楼的做法相反,却也同样让人感到疑惑不解。
明远楼被疑惑的是太过积极,而何哲之被疑惑的是按兵不动。
就连柴衡都坐不住了,下旨去询问何哲之。
何哲之只是上书柴衡,时机未到。
为了缓解来自陛下、朝廷和身边人的压力,何哲之率重兵压向江九府的昌瑞县一线。
“报,大帅,苏南总兵涂建新渡河明崇岛五千,并上万民夫在修建工事,一直未曾跟安军交手。”
“报,大帅,龙武将军申屠誉依旧驻扎在周泰府江靖县,未曾渡江攻打毗陵府。”
“报,大帅,虎一臣大帅第三次进攻昌江府浮梁县失利,折损前锋古蒙和三千士卒。”
金陵朝廷的三路大军最新战报送到,战局的发展不出何哲之所料。
“明帅现在到哪里了?”
何哲之的另一个关注点在明远楼身上。
已经三天未曾收到明远楼送来的军情,这让何哲之感到很不安。
金陵朝廷的一些失利,并没有放在何哲之的心上,安军防御工事齐全又有水师、海军把守江面,进攻失利很正常。
明远楼是名帅,何哲之本很放心,只是明远楼的行军速度,又不顾阴雨天气强行军,这就让何哲之感到很不安。
阴冷的天气加上细雨绵绵,一旦粮草和取暖跟不上,不用交战,只要一晚上就可以造成大面积的伤亡。
甚至引发哗变。
既然无法奇袭,明远楼这般做法,何哲之想不出原因。
“大帅,明帅送来军情!”
明远楼的军情终于送到,何哲之得知明远楼的大军已经驻扎下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何哲之又收到明远楼的军情,得知明远楼出奇兵攻占了宜萍府和安吉府交界的花莲县,又看了西江省的地图,不由得大喜。
“好一个明帅,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宝鸡。”
何哲之神情振奋,明远楼这招着实厉害,一出手就获得了一个突破口。
花莲县丢失,磐石军、宜萍和安吉两府厢军势必要去夺取,如此一来就彻底打乱了安军在这个点上的布局。
明远楼只需要增援兵马守住花莲县,再主力攻打宜萍府的其余地方。
牵一发而动全身,安军在西江省的一点乱,将带动一省乱,从而全盘崩溃。
“是时候给明帅和虎一臣分担压力了。”
何哲之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来人,擂鼓聚将!”
随着何哲之的帅令下达,轰鸣的鼓声急骤的响起,一个个将领快步急奔到中军行辕。
待部将到齐,何哲之喝道:“众将听令!”
众将齐喝:“末将在。”
何哲之调兵遣将,对西江省江九府发起进攻。
-----------------
西江省,江九府。
飞牛军坐镇于此。
柳成翔是土生土长的西江人,二十多年前在镇西军中效力,升任到千总时跟着上司调任到龙武军,不到半年上司不幸病故。
京师禁军抱团严重,讲资格论身份。
上司一死,柳成翔没了庇护的人,没有任何关系,时常受到排挤。
柳成翔痛定思痛,与其在禁军中随波逐流受人白眼和排挤,还不如到地方上去,至少也能当家做主。
于是,柳成翔以禁军千总的身份,跟新上司兑换了西江省安吉府兵马使的职位。
柳成翔从安吉府兵马使任上,几经升迁,当上了西江省总兵,后遇上方巢造反,天下崩了,投靠安逸,击败万庆。
再到现在受命组建飞牛军,完成从厢军总兵到战兵主将的飞跃。
一省总兵官看上去位高权重掌控一省厢军,可实际上受到巡抚按察使等制衡,权力有限,更无法在征战中获得战功。
在立国的征战中,只有军功才能封侯拜将封妻荫子,为子孙谋取一个与国同休的爵位。
江九府位于长河南岸三省交界,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柴愈和柴衡兄弟联手,柳成翔就知道,江九府必将成为四战之地,那么,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也就来了。
柳成翔对西江省非常熟悉,对江九府的每个县镇,每条河流、每个关隘,都了如指掌。
哪里建造碉堡群,哪里需要加强防御工事,哪里可以布下陷阱,柳成翔都进行针对性的布置。
何哲之率兵到来,柳成翔严阵以待。
只是何哲之雷声大雨点小,连个像样点的进攻都不曾有。
麾下将校沉不住气,柳成翔很沉得住气。
“将军,军谍司密报!”
军谍司送来了徐三谢的军情密报,心中大喜。
“哈哈,这回,我就看何哲之还能沉得住气!”柳成翔哈哈大笑:“传令,各处进入战备,迎战何哲之。”
何哲之的大军展开进攻,被柳成翔的飞牛军联合厢军乡兵百姓所阻挡,不得寸进。
-----------------
临安。
郝运没有动,麾下龙骑军也没有动。
作为东南五省最强大的骑兵,坐镇在临安未动,也起到了稳定民心的功效。
龙骑兵没动,说明局势完全在掌控之中。
一道道军情,从江沪省和西江省快马传到临安。
郝运和邬师道的参谋团队,对各个情报进行汇总分析,从中得出真实状况,进行局部调整。
如:
明远楼的大军都压在宜萍府和安吉府,那么赣南府的兵马就可以抽出一部分前往增援。
毗陵府江段由破浪军接手负责,只要申屠誉敢过江,就予以半渡而击,这样江沪省就不需要那么多兵马,抽调一部分兵马前往西江省支援昌江府和江九府。
郝运的另一个重心,在于东南五省各府县的乡兵集结和训练。
邬师道的另一个重心,在于选拔和培训一批中低层官吏,以备反攻时,能及时控制新占领地盘。
-----------------
金陵城。
年关将近,整个大明宫里,都没有丝毫将要过年的欢喜氛围。
人心惶惶,胆颤心惊。
上次,杨太后被儿子说服,性情得到改变,对宫女太监不再那么暴虐。
甚至在心情好的时候,杨太后还会时不时地发下赏赐。
这让宫女太监们不再那么胆怯,大明宫里也逐渐地有了笑声。
只是可惜,这一切,在安逸成为巨大威胁,柴家兄弟联手出兵后,就又发生了逆转。
杨太后害怕儿子打不过从而败亡,就变得惶恐起来。
杨太后接连的几个噩梦,梦到被她弄成人彘的陈皇后,更加惶恐惧怕,杯弓蛇影之中,产生一副人人皆想害朕的变态心理。
于是,大明宫里又开始往城外化人庄里拉尸体。
宫女太监们期盼陛下能像上次那般管管太后。
只是可惜,柴愈唯恐生死国灭,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能打赢这一战上,哪还会去管宫里的那些闲事。
低贱的太监宫女,无论死多少,都不值得柴愈对此分心丝毫。
柴愈想要上前线,又唯恐涉险,更担心被安逸的靖安司所暗杀,听到三个战场的战况都不是很好,在御书房里急的团团转。
“陛下,清河郡王、宁江郡王、陈国公、楚国公来了!”
“快传!”
李元龙、历山飞、魏良成和永奇走进御书房,一番君臣陛见礼仪过后,柴愈迫不及待地进入主题。
“四位爱卿,如今我军三处战况皆不顺,该如何打开局势?”
李元龙和历山飞,分别率领玄武军和御林军镇守金陵,二人面对强大的安逸,并不想上战场,对此眼观鼻鼻观心沉默是金。
永奇原先是豹韬卫将军,原豹韬卫大将军意外落马而亡,柴愈见他有几分将才,又比李元龙和历山飞识趣,就提拔他继任豹韬卫大将军。
永奇自认为资历尚浅,就算心中有主意,也要等三位前辈先发言。
魏良成原是金陵留守,对柴家忠心耿耿,又是一个知兵的人,在上次两苏剿豿中颇有主意,是虎一臣向柴愈谏言可坐镇金陵的人。
柴愈知道李元龙和历山飞这两个反复数次的人是何尿性,只是二人抱团掌握禁军,苦于一直以来无法瓦解取代。
柴愈希望的是魏良成能发挥出非凡的才能,找到打开僵局的突破口,再将李元龙和历山飞整到战场上去,好掌控金陵禁军。
战局无法取得突破口,魏良成也是非常着急。
为此,魏良成日夜思索,也制定了几套方案,就算柴愈不传召,也会面圣。
魏良成在脑海里又过滤了一下,沉声说道:“陛下,咱们没有水军和海军,无法控制江面,那么南路军和中路军就需要做出改变。”
“魏卿,如何改变?”
三路作战看上去很好听,可迟迟打不开局面,涂建新和申屠誉的畏缩不前,柴愈也感觉到非常不妥。
没有水师护卫江面,这是最大的隐患。
之前以为,长江的江面就那么宽,只要用大小渔船将兵马运过江去,攻占城池立足对岸,再从容不迫的三面攻击。
加上何哲之和明远楼的大军攻打,足以让安逸东南五省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这些,完全可以不用顾虑安逸的水师控制江面。
谁知道,一点局面都打不开,还缩头缩脑。
“陛下,南路军武正泰部在明崇岛已经立足,还有上万民夫为辅,完全可以拖住明崇的安军,涂建新部主力就可以抽调北上坐镇东山滨德一线,以挡镇北军。”
一直冷眼旁观的永奇见陛下眉头一皱欲言又止,急忙装作不解地问道:“撤离涂总兵部主力,臣是理解支持的。臣不解的事,为何不是去支援北河?”
柴愈顿时朝永奇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这家伙真是长得一颗七窍玲珑心,明白朕之想问。
北河被苏有容占据了南辽府,方孝武着急上火,再三上奏要柴愈派援军,甚至是交出兵权。
不是柴愈不想彻底掌控北河省,只是他的兵力不足,既要防备安逸和老大柴衡,又要稳定和控制东山登莱二省,就已经颇为吃力。
柴愈只得下旨给方孝武灌鸡汤,稳住方孝武给他底气和信心守住北河省,以此挡住镇北军。
北河和东河北部,自古以来就是抵挡北部异族的坚固防线。
调涂建新部主力北上,理应助力方孝武守北河省。
而魏良成却说守东山省,这岂不是说要放弃北河省了?
魏良成解释道:“镇北军兵不血刃夺取南辽府,而方孝武却只能敢怒不敢言,为此,臣敢断言,北河省已经完全被镇北军所渗透。
甚至……”
魏良成点到为止,没有直接说明。
柴愈猛地一惊,暗道自己还是年轻了,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镇北军进攻南辽府,就如同王者之师凯旋而归一般,受到了官民百姓的热烈欢迎。
那么攻打北河省其余府县,岂不是也一样?
方孝武一点反击的意图都没有。
要么方孝武已经被苏有容收买的人架空,要么方孝武早已经暗中投靠了苏有容。
只有这个解释了。
那么,方孝武要援军,目的就是想坑人。
柴愈惊出了一身冷汗,喝道:“来人,去把大伴叫……”
随即他又醒悟过来,高力求率领悬镜司在外跟靖安司死斗。
人要有个寄托。
对于高力求这种心灵严重扭曲的人而言,把安逸列为他此生最为痛恨的人后,就一心一意的要弄死安逸。
于是,高力求所执掌的悬镜司,重心都放在安逸和东南五省上。
次等关注度也放在北疆三省的苏有容身上,剩下的则是永安柴衡,至于投靠陛下的北河省,就完全被忽略了。
历山飞和李元龙也齐刷刷地惊出了一身冷汗,后背都湿透了。
二人也同样没注意到这点,还以为方孝武很有几把刷子,能挡得住镇北军。
方孝武这厮要是投靠了安逸,镇北军长驱直入进攻东山,东山根本挡不住,那么两苏无险可守,安逸又有海军,可随时随地登陆……
有些,在之前没有料到,又或者有意无意的忽略,李元龙和历山飞的眼角相交,齐刷刷地暗自吞咽了一口口水。
前景堪忧啊!
‘朕终究是年轻了!’
柴愈的脸色更是一变再变。
一下子,场面陷入到凝重中。
“陛下,虎帅密报!”
这时,虎一臣的一道密报送达,也打破了这份凝固。
“臣暂退!”
顾昌邑四人退出御书房,在门口等候。
柴愈打开密旨!
“明远楼动手,攻占花莲县,继而攻打宜萍府。何哲之跟进,全力攻打江九府。”
“臣率军攻打西江省昌江府,臣已帅令申屠誉严守江靖县一线。”
“望陛下下旨,令苏南总兵涂建新率主力北上驻守东山北河一线,令李元龙率玄甲卫增援臣攻打昌江府。”
柴愈看到军报虎躯一震,形势大有可为,只要速战速决一举攻破安逸的东南五省,就足以反败为胜。
即使丢了北河,也完全值得。
柴愈叫进来四个大臣,颁布了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