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否开始的超能力者

第21章 来把大的


    盛紘看了折子腿都哆嗦了。
    忙问:“贤婿,啊,啊这折子从何而来,这上面都是诬陷啊,我皆不知情,大娘子和我感情甚笃,你是知道的,何来宠妾灭妻一事啊。”
    赵宁笑着说到:“老泰山莫慌,我也是通过朋友知道这个事的,这位御史大人没有查清就要递折子,幸好他和好友提了这事,而他这位好友正好是我关系熟识的同僚。事关明兰的娘家,我这同僚也就告诉了我。
    这上面可能很多都是听闻而来,但老泰山也要弄清首尾,我这是机缘巧合知道了,跟人家保证这是空穴来风的事这才不交这个折子的。若是我们运气不好,那就说不清了,毕竟您说治家这个事,是没有标准的,谁家里都有大大小小的事不是?”
    盛紘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连连点头说是。
    当天晚上赵宁就借着明兰想祖母的名头把明兰送回了盛府,明兰从头到尾看着林噙霜从盛家祠堂抬出来时被打的半死不活,还连夜送去了城外的庄子。
    隔天,明兰就带着两个丫鬟去见林噙霜。
    这时候的林噙霜连头都已经抬不起来,只能摊在床上,转头都难。
    明兰将【舐犊情深】的画像放在她的床的正上方的房顶挂着,让她只能看着那图。
    轻轻的告诉她,自己一切都知道,自己经常梦到小时候无助的找产婆,还有母亲临死前对自己说的话。
    之后就是看着那个女人嘶吼,谩骂,最终昏了过去。
    没几天,林噙霜的死讯就传到盛府。
    是因尸体发臭才被发现的。
    ……
    转眼四年而过。
    齐衡已经二十四岁,在主世界也只是刚刚刚大学毕业的年纪,在这个人均寿命四五十岁的宋朝古代,已经算是中年。
    家里两儿一女,一妻两妾,父母安康,好友甚多。
    本来因为私人情感的原因是不愿意纳妾的,只是两次明兰怀孕,明兰就以此为理由给相公纳了两房妾室。
    其中一个妾室还给他生了儿子。
    今年下半年就要再给他纳一门妾室,这妾室是明兰好友余嫣然的堂妹,是个庶出的。
    缘由是明兰和余嫣然见面的时候见到过几次,感觉人品甚好,长相也出众。
    重要的事身世可怜,和自己一模一样。
    相处久了就升起怜惜之心,回来就要给相公张罗。
    赵宁不愿,明兰就找齐母,又找顾廷烨来劝,这才同意。
    明兰本来就是个情重的,结婚前的想法是不愿意齐衡纳妾。
    可哪里知道结婚后根本受不来这精壮小伙的夜夜笙歌,说来也好笑,自己婚后最快乐的时光居然是第一次怀孕。
    那时候什么也不怕,在齐衡面前恨不得横着走路。
    尝到甜头的她后面就陆续给自己相公纳了两房妾。不过赵宁也是立下条件,所以也经常三四人同床而睡。
    在这个古代社会,真正体会到了主世界从未尝过的乐趣。经常会在内心感慨:手机其实也没那么好玩......
    这一日早朝,穿着紫色锦袍的赵宁坐着大轿去上朝。
    去往龙亭大殿的路上,碰到了身穿红色官袍的盛长枫和去年会试中了二甲的二叔顾廷烨。
    官袍紫色为三品以上官员,红色为五品以上官员。在今年吏部考核的时候,赵宁升任礼部侍郎,若放在主世界,等同于文化部和教育部的二把手,仅次于一把手礼部尚书之下。
    相对于赵宁的年纪来说,这是极大极大的官。
    相遇的三人边走边聊。
    最近朝堂上弥漫起一股山雨欲来之势。
    前两日老皇帝唯一的儿子殡天,国朝无太子,现在都人心惶惶。
    就在昨日,几位当朝一品大员,逼着圣上从几位王爷里选一个做太子。
    老皇帝朝堂大怒,差点赐死两位元老,还是赵宁等一众勋贵联合将几位欲要继续争辩的大臣压下来,才让皇帝没有被这群逆臣当场气晕过去。
    到了今日,又是上朝的日子。
    朝堂上甚是喧嚣,兖王和扈王这两个太子有力竞争者,纷纷利用在朝堂的传声筒进行表态支持,时不时互相攻讦一下。
    这时候赵宁其实已经知道结果为何。
    两位王爷不懂收敛,这几日甚嚣尘上,搞得皇家脸面荡然无存。老皇帝已经中意由远在禹州的赵宗全来继承大统,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声张。
    原着里是等到兖王作乱才提的。
    但实际上,作为多年皇帝身边的心腹,昨晚私下进宫交流时,赵宁就发觉老皇帝已做好决定。
    果然没几日,信鸽就传来消息,自己派周卓及几名江湖豪侠去保护禹王的人传来信息:
    他们在施行保护时,禹王被多名刺客刺杀,幸好赵宁提点了很多注意事项,才没被训练有素的军士得逞。其中两位北方武林的任侠伤重而死。
    赵宁给了一大笔安家费。
    熟知剧情的好处就是,早在几年前一众王爷进京面圣时候,赵宁就和禹王及其儿子搭上了关系。
    走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路子。
    这也要感谢袁爷爷,自己穿越之前特地看了好几篇他的实用性论文,知道不少水稻的高产之法。
    通过农业之事和禹王认识后,数年来一直通过书信交流。还更改了棉纺方面和耕犁的器具,被禹王私下称为再世神农。
    赵宁在汴京这边刚传出继位风声的时候就发了书信给禹王,信里告诉他最近要注意安全。
    并送去了一群好手,如他所见,性急如火的兖王果然应了一手激情刺杀。
    ......
    又过数日,天气晴朗,阳光大灼。
    兖王那边的眼线传来消息,赵宁看着密信,犹豫不决,
    他想来把大的,又怕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思索良久,最终还是决定人前显圣!
    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主要是这赏金任务的时间也不知道要多久,一直给皇帝当孙子他也不愿意。
    还不如整把大的一劳永逸,反正主线任务到现在应该都完成了。
    特地带了自工坊制作的玻璃茶皿和各类生活物件呈给陛下和太后。
    新鲜物事自然是与众不同,赵宁表演了三角玻璃折射彩虹和放大镜聚光点燃棉花的小实验。
    皇帝和太后都稍稍展露笑颜。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大殿。见到老皇帝急忙跪下,身体就筛糠样颤抖,“陛下,不好了,兖王,兖王他造反了。扈王殿下被兖王给杀了,现在兖王已经杀进皇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