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打造最强王朝

第113章 吴家在南方的所作所为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大胆,老夫乃是果主!
    陛下,陛下,我是无辜的,我是无辜的...”
    陈演的身影被拉得越来越远,他的喊叫声也越来越小。
    “大师兄,把这封书函交给骆养性,明日中午,我要你把这件事告诉他!”
    崇祯看了一眼吴家。
    “吴卿,你跟我出殿一趟。”
    “不行!京城瘟病缠身,王爷何等人物,万万不能冒险。”
    一听说他要出宫,王承恩顿时就跪了下来。
    旁边的吴先生也开口说道。
    “陛下,您所言极是。”
    “吴有事,到现在还不在京?”
    崇祯也只能悻悻的坐了下来。
    “王爷,山东的使者说,吴还没有找到。“
    “嗯。”
    “咦!真的假的?”
    崇祯沉吟片刻,开口询问吴家。
    “陛下,传令下去,任命吴为君中监察御史,前往山东,替我视察!”
    德州市区
    招聘启事,水泥厂招聘通知,同时发布。
    干活的人,有食宿,没有俸禄。
    士兵们每个月发一两鞭子,各有千秋,一张告示一出,就有人排队。
    相比之下,前来应征入伍的人,却是成百上千。
    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君,而且工人的工资也不高,排队的人也更多。
    朱慈良将这段时间缴获的粮草,分了三成,交给了张煌言,这些粮食足够他建造和运行了。
    至于高福山,朱慈良还给了他们几个多月的口粮,而朱慈良则是从四个营中挑选了2000多的退伍士兵,分散到了各处,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小旗、总旗、百户。
    与此同时,朱慈良也将四个人的副队长都给替换掉了,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完全掌握在朱慈良的手中。
    点开了赚钱城的报名,距离德州十五公里的地方,一支使节团,正在赶往德州城。
    吴,终于到了。
    朱慈良在进入德州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件事,如果不是为了等待吴,朱慈良也会离开。
    “我们进去,欢迎一下。”
    朱慈良对吴家很是尊敬,因为在十六年末期,崇祯下令吴家去剿匪,不仅不发俸禄,而且派来的士兵都是些老弱妇孺,连进入湖北县都成问题。
    崇祯皇帝一怒之下,将他发配到了云南,在路上,他听说了京城被人攻陷,然后自杀在了煤山上,吓得魂飞魄散,对着京城嚎啕大哭。
    吴是崇祯帝时期少有的几个有能力的人,一个是忠诚的人。
    朱慈良带领着德州的管员,以及镇中的几位将君,来到了城门处,目送着那支缓缓而来的钦差们。
    吴家的人没有坐着,而是骑着一匹骏马,看着朱慈良和他的手下在城外等着,也不敢怠慢,吩咐了一声,就策马狂奔。
    吴家的人一到,除了朱慈良外,所有人都下跪了,因为吴家就是崇祯的代言人,朱慈良只是行了一礼,他们也没办法。
    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
    “都起来。”
    吴老爷子一脸凝重,说着说着,他看向朱慈良,这让吴老头心里很是不爽,不过一想起之前的食物,还是将这口气咽了下去。
    “许久未见,镇南侯大人。”
    吴老爷子从马上跳了下来,对着朱慈良抱了抱拳。
    之前朱慈良进京的时候,吴家和朱慈良曾经在皇宫里相遇,只是没有说上几句话,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见面。
    两人都是面面相觑。
    “呵呵,就是就是,这次离开,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多月了,还望前辈见谅。”
    说完,朱慈良便将吴先生请入了德州,并没有跟他寒暄,而是领着吴家去了德州仓,仓库中装满了大量的食物。
    吴老爷子从怀里掏出一包大米,嗅了嗅。
    “米饭也行!”
    “废话,十一十两的大米,能有多差劲。”
    朱慈良有些得意的说道,吴老头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之色。
    低低的声音响起。
    “大副陈演已经被抓进了大牢,你不用担心。”
    他这么一说,就等于把朝堂和崇祯的立场,都传达给了朱慈良。
    朱慈良淡淡的点头,他真的不在乎朝廷,不在乎大明,在乎的是谁被这些蛀虫给祸害了。
    “十五十万斤的粮草,我会全部给阁老的。”
    “再等一段时间,就是十万石了。”
    朱慈良递给吴先生一份清单后,便退到了一边,一言不发。
    吴老板接过清单,仔细一看,发现上面的数字,与陈演讲的数字完全不符,但他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既然出手相助,总该有所回报才是。
    吴在自己的名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但是接下来,吴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这些食物要怎么运送?
    他只有百来号人,如果没有人保护,岂不是很危险?
    之所以没有带上士兵,是因为没有士兵,京中到处都是瘟疫,只剩下了四个人还能战斗。
    见吴家如此狼狈,朱慈良便自告奋勇地分出了四个营的2000名士兵,负责运送他的食物,同时也负责北京的粮草供应。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确定,自己的粮草,是不是已经发放了。
    走吧。
    后来,吴先生和朱慈良私下见了一面,想让吴再可离开。
    朱慈良一看,顿时明白过来,这次的瘟病,绝对是在京城中蔓延开来。
    吴又可这个姓氏,崇祯陛下还是很少见的,朱慈良想了想,还是不同意吴的姓氏。
    吴又可现在是镇海堡的院长,是朱盛开设的学府,负责给学生讲解预防和治疗疾病。
    有几个原本就是医生的学员,现在都学会了,只需要练习就行了,吴家的人不能参加,但却可以让他们在京城里尝试一下。
    吴野闻言一声长吁短叹,没办法,次日一早,吴家和朱慈良便从德州城外出发,一往南,一往北。
    朱慈良回到镇海城,又呆了两日,只有懂大力和白泽涛,还有两支特殊队伍,前往直隶。
    过了半天,王仁得这才率领着一千多名战士远远的跟了上去。
    这一次,朱慈良连马上都不要了,换上一身书生的装扮,与袁璐芳一同上了一辆马车。
    白泽涛、懂大力等人,都是一身奴仆的装扮,其他成员,都是他们的跟班。
    一路上,他的速度出奇的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