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萌宝:神医毒妃倾天下

第四章 功成身退


    姜姒低头看了眼虎头虎脑的姜稷,母子俩目光对上,姜稷坏坏一笑。
    “娘亲放心,就是点痒痒粉,叫她的脸肿个十天半月,省得来找娘亲麻烦。”、
    “小机灵鬼儿。”
    姜稷顺着杆子往上爬,“那娘亲,下去的什么宴会,我也能去吗?”
    略一思考,姜姒就点了头,“不许胡闹,要紧跟在我身边。”
    她也不想过分拘着自家宝贝儿子。
    东道主是杨婵的外祖母,只要稷儿安分些,凭谁也不会刻意为难她身边的一个小书童。
    “好耶——!”
    姜稷高兴地拍着手。
    若说起安慧公主,也算一位传奇。
    年少时辅佐先帝登上皇位,后功成身退,在公主府上与驸马琴瑟和鸣、颐养儿女。
    漫大的京城,就属这位公主最尊贵、最受当今陛下看重。
    杨婵被接回京城,一是为安慧公主想念儿孙,二是杨婵年纪到了,也到了该指婚的时候,据闻安慧公主属意六皇子庆王。
    与杨侍郎而言,这是天大的好机会。
    府上出个王妃,于他的仕途有益无害。
    这赏春宴,便是公主替儿孙择婿选亲的由头。
    姜姒看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杨莹,笑了笑。
    “娘……小姐,她穿的像只孔雀。”
    姜稷歪着头点评,见杨莹仰着头自诩美丽,笑着点头,“确实。”
    这话可不是夸奖。
    而是说她穿的五颜六色,招眼。
    姜姒懒得提醒,丢的是杨家的脸,跟她可没什么关系。
    “走吧。”
    赏春宴在公主府。
    公主身边的嬷嬷立在门前看到姜姒下马车,立时就认出她是谁。
    杨婵那张脸,与其母八成相像。
    容貌虽只算作清秀可人,气质却是出尘不凡,一双如水清瞳熠熠,单是立在那,就是叫人挪不开眼。
    难不成江南的风水养人?
    怎的将人养的这般出彩。
    “表小姐。”
    嬷嬷迎上前去,又见马车上跳下来一个约莫五岁左右的男同,脸上笑容僵住。
    “这是……?”
    姜姒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这是回京路上捡来的孤儿,我看他举目无亲,不由得生出几分亲近,便守在身边做了书童。”
    嬷嬷恍然,难怪。
    表小姐幼时丧母,又被杨侍郎以养病的由头送去江南,一去就是十年。
    难免会对有着类似遭遇的孩童心生怜悯。
    她面上体谅,错眼看到旁边的杨莹,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这可真是人怕对比。
    嬷嬷正要领着人进去,听着身后传来马蹄声,寻声看过去。
    敢在公主府前纵马的,京城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果然。
    来人确是皇亲国戚。
    “晟王!”
    嬷嬷体面行礼问好。
    墨修凛下马,语气淡淡,“无须多礼。”
    嬷嬷这会瞧了晟王的脸,越发觉得不对劲。
    愣了两息,猛地回头去看姜姒手边牵着的“书童”。
    乖乖——
    这孩子怎么跟晟王长得一模一样!
    跟晟王府那位千金小姐更像是双生子!
    不止嬷嬷发现,连杨莹都发现一大一小两人万分相似。
    “这孩子莫不是晟王的私生子?”
    姜姒僵住身子,墨修凛也不由得怀疑。
    他再次把目光放到披着杨婵壳子的姜姒身上。
    这女人究竟什么来头?
    见墨修凛的目光放在杨婵身上,嬷嬷干笑两声。
    “这位是杨侍郎家的千金,亦是公主殿下的外孙女,因病久居江南,今日是第一次回京露脸。”
    “你——身边这孩子,可有来历?”
    墨修凛问道。
    姜姒松了口气,幸而未叫墨修凛察觉到异样。
    她对自己的易容术向来自信,只是到底心虚,难免怕露出马脚。
    “稷儿是我路边捡来的孤儿。”
    姜稷眨巴着眼睛,直直盯着墨修凛,“我见你好生面善,不如做我爹爹吧。”
    啧。
    姜姒悄悄拧了把这孩子的痒痒肉,见他忍不住咯咯笑,忙将人拉到身后去。
    “王爷恕罪,这孩子直爽,我还未教他礼仪,言语僭越,请王爷恕罪。”
    姜稷在姜姒身后探头探脑,眉宇间尽是狡黠,恍然叫墨修凛想起曾在姜姒身上看过类似的神态。
    “你母亲叫什么?”
    “我母亲叫——”
    姜稷想也不想的就要回答,抬头看到姜姒目露凶光,识趣闭上了嘴。
    “我没有母亲。”
    墨修凛还想追问,却见粉雕玉琢的孩童抿着唇,憋红了眼眶。
    气的。
    姜姒心道不能让这父子俩再相处下去,于是开口询问。
    “我不识得府上的路,嬷嬷您看?”
    是继续在这里和晟王瞪眼还是让公主干等。
    孰轻孰重嬷嬷分得清。
    “表小姐请随我来。”
    独留墨修凛一人,目送几人进府。
    他烦躁地甩了甩马鞭,一黑衣暗卫不知从何处冒出来,跪在墨修凛身后。
    “给本王查仔细姑母的这个外孙女。”
    他总觉得,这个女人有古怪。
    至于那个与他长相酷似的孩子……
    “一并查查她身边那个小书童。”
    公主府后院,一派花团锦簇,笙歌靡丽。
    偌大的花园以屏风隔开两处,男客在左,由驸马招待,女客在右,由公主招待。
    各府女眷按着官职地位依次落座。
    安慧公主一见姜姒的面,泪便顺着脸颊流下,就差搂着她叫心肝儿了。
    她一生养育二子一女,最疼爱的便是幺女墨瑶,正是杨婵的母亲。
    “你方才进来,本宫都要以为是阿瑶回来看本宫了。”
    姜姒柔声安慰着,哭过也怀念过。
    安慧公主回过神来,注意到姜姒身边的姜稷。
    半大的孩子可爱伶俐,作揖问好,叫了声“公主殿下”。
    安慧公主是何等的眼尖,两眼便看出这孩子的外貌与晟王如出一辙。
    她吸了口凉气,“好孩子,你和晟王——?”
    姜姒开口,“这孩子是在路上捡的,见他无亲无故,又合我眼缘,就收在身边做书童。”
    “跟你母亲一样的好心肠。”
    安慧公主掩去眸中惊疑,拉着姜姒落座。
    不仅是公主惶恐,在场凡是见过晟王的,都或多或少有些猜疑,长公主一个眼刀子使过去,席间便都安静下来。
    姜姒打量着席间众人,果然发现姜曦的身影。
    那是五年前,亲手给她送上毒药的庶妹。
    看她身侧坐着的,是姜姒的生母陈氏。
    五年未见,陈氏乌黑的发间已然掺了白发。
    胸中翻涌着的,是莫名的酸涩。
    姜姒皱眉,大抵是原身的情绪作祟,勉强压下之后,才有心思去应付安慧公主。
    宴会上除了赏花,自然也少不了附庸风雅的游戏。
    类如曲水流觞、飞花令与投壶,样样不少。
    席间人多,放在姜姒身上的视线也众多。
    或观察或打量。
    唯有一道视线,像是要将人烧穿。
    姜姒看过去,与那女子四目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