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许大茂和傻柱都是穿越者

第66章 规划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收拾完这帮义群的混混儿,何雨柱也再次感叹这个时代的香江,真是太乱了。
    谁都想来收保护费,看了,这酒楼没个后台,还真是很难开下去。
    要是无休止的骚扰下去,即便自己很能打,但是也没有心情经营了。
    此后几天,酒楼倒是没有人来骚扰了。
    看来,何记老板很能打的消息,也传出去了,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
    而酒楼的生意,也比较稳定。
    有了稳定是收入,何记酒楼就算是成功的在香江站稳了脚跟。
    何雨柱也逐渐搞定供货渠道,这也不能一直都用随身果园里面的材料,现实中,肯定也要有一些供应商才是。
    他又不可能一直呆在这儿,难道他离开了,这酒楼就不转了吗?
    通过考察和试用之后,何记酒楼敲定了几家主要供应商。
    主要合作不出意外,这种模式就可以长存下去。
    .......
    这天抽空,何雨柱带着那个哥窑八方杯找到了一家看起来规模不错的古董店。
    “老板,麻烦看看这个东西。”
    何雨柱把哥窑八方杯递给老板,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板一看,随即便脸色严肃起来,拿起放大镜,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老板笑道:“不错,是真品啊,乾隆年间的哥窑八方杯,造型精美,纹路清晰,据说留存到现在的,不超过100个。
    想不到我叶玉堂有生之年,竟然可以亲眼目睹,真是令人开怀啊。”
    何雨柱笑道:“老板,那你这里收不收?”
    叶玉堂说道:“这么好的东西,你真舍得卖?”
    何雨柱说道:“这其实是我一朋友的,他现在家庭遇到了些困难,要不然,他也不会让我帮他出手。
    老板,我看你也是个懂行的人,我也懒得交给拍卖的机构来卖了,价格合适就行,能救他一家的命,这卖了就卖了吧。”
    叶玉堂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不到山穷水尽,谁肯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换钱?
    这位先生,你这位朋友可不简单啊,这东西,是以前宫里的宝贝。
    我估价,给你5万块吧。”
    何雨柱仔细一想,这个价格,应该不算低。
    有了这笔钱,破烂侯父女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
    “行,那咱们成交!”
    何雨柱也干脆的说道。
    叶玉堂马上就给何雨柱开了支票,何雨柱看看没有问题,也就转身离开了。
    叶玉堂则马上喜滋滋的捧着那个哥窑八方杯,回到后面去仔细把玩起来。
    晚上,何雨柱正要离开何记酒楼,大B等人过来了。
    “何生,我们蒋生来了,想跟你谈谈。”
    大B说完之后,一个面相阴鸷的中年男子走过来,伸出手道:“何生,我是蒋震,幸会幸会!”
    何雨柱笑着也握了上来,说道:“蒋生,幸会,里面请吧。”
    进了酒楼,上了楼上雅间。
    何雨柱让服务员上了茶,开门见山说道:“蒋生,之前我跟大B简单的聊过,蒋生想必也知道大概了吧?不知道今天来,有何赐教啊?”
    蒋震笑道:“何生一口京城口腔,想必是从四九城来的吧?怎么样?对这边适应了吗?”
    蒋震没有直接回答何雨柱的问题,反而是拉起了家常。
    何雨柱笑道:“蒋生聪明人,一听就知道。
    听蒋生的语气,似乎也是北方人?”
    “是啊,我老家齐鲁的,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后来只身闯荡香江,薄有名声。
    何生之前的事情,我都听了,其实在下对何生也是惺惺相惜,能拼能闯,这就是能做大事情的料。
    所以,我决定今天来一趟,商讨一下合作事宜。”
    蒋震说道。
    何雨柱说道:“那咱们可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蒋震点了点头,说道:“我比你年纪大点,倚老卖老,叫你一声柱子吧,你叫我震哥就行。
    其实我也做正经生意,只不过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光走正道,是很难在香江立足的。
    所以,我才创办了洪兴。
    有个社团帮衬着,有些事情,办起来就方便多了。
    柱子,你说呢?”
    何雨柱点了点头,蒋震说得没错。
    不过他不想参与,所以,把蒋震拉进来,由他来处理那些麻烦。
    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做事情上面。
    “震哥,你说得有道理。不过完全靠社团,只怕将来难以独善其身啊。
    所以,我觉得应该改变社团的形象,像收保护费这种不劳而获的事情,最好别干,太伤天道和人和。”
    何雨柱说道。
    大B一旁傻乎乎的问道:“何生,咱们混社团的,不收保护费,那还是社团吗?”
    何雨柱笑道:“大B,那你混社团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大B说道:“当然是为了赚钱啊。”
    “那赚钱的方式,又不止收保护费这种方式,我们如果用另外一种手段,来让大家又能赚钱,又合法,还能让别的社团不敢小觑我们,那大家觉得怎么样?”
    何雨柱说道。
    “哦,那是什么手段?柱子,仔细说说。”
    蒋震也来了兴趣。
    何雨柱说道:“震哥,你们洪兴的优势,是人多。
    这一点,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现在传统的餐饮业,大多数都是到店就餐。
    如果我们可以采取订单方式,直接送餐上门服务,你们说我们的生意,会不会更好呢?”
    何雨柱说得,其实就是外卖这个行业。
    在宋朝的时候,外卖行业便已经开始兴起,只不过,还没有哪个时代达到过很大的规模。
    直到21世纪,中国的外卖行业突然因为某个软件平台的搭建,变得家喻户晓,让众多宅男宅女非常欢迎。
    洪兴这么多小弟,直接用来当外卖小哥,这不挺好吗?
    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能改变洪兴的形象。
    而且,餐饮业赚钱也不少,搞好了,到时候香江到处开连锁店,形成一个庞大的饮食帝国,也不是不可能。
    蒋震听了,马上眼前一亮,他是个聪明人,很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不错,这的确是个好机会。
    我们洪兴,现在百十号人,如果全部用来送餐上门,起码可以服务好几百个街区,有搞头,肯定有搞头。
    柱子,你慢慢说,我们研究研究。”
    蒋震说道。
    何雨柱一看蒋震感兴趣,也就详细的把他前世生活的那个时代,外卖的特点讲得一清二楚,大家听得也是津津有味,全程无人打扰。
    当然了,这个产业链一旦启动,那许大茂的生蚝还愁没有销路吗?那搞不好不够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