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我是丞相,不装了(三)
奥托手指的位置,不是别处,正是前世历史上汉堡城的所在。
这里,是哈布斯堡家族在萨克森地区的一块重要领地,也是一块飞地。
是奥托花费了不小的代价,从萨克森大公手中换来的。
眼下,在其他人眼中不过易北河畔数百人聚居的小村落,日后,将成为德意志最大的港口城市,也将成为很长时间内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贸易中心。
而奥托拿下这里,除了为哈布斯堡家族在萨克森地区的领地,找一个适合的经济发动机之外,也是为了拥有一个建设北海海军的地方,同时,更是为了保证一条特殊的商路控制在自己的手上。
那就是如今在帝国北部,日渐猖獗的奴隶贸易。
瑞士公国目前的情况,可谓是地广人稀。
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却是实情。
相较于同时期的东方,经历过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西欧大陆,整体的土地开发程度是严重不足的,即使是后世堪称肥沃农田之地的法兰西地区,如今也有大片大片的未开发土地。
至于德意志地区,许多地方还是被森林掩盖,人烟稀少。
哪怕奥托上台之后出台了不少鼓励人口增长的措施,但鉴于瑞士公国的人口基数,想要实现快速的人数增长,根本不现实。
哪怕是在游戏中,高人口增长率,人口基数太小,人口增长速度也很感人。
所以,奥托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填充瑞士公国,否则,他也不会亲自去一趟日德兰王国。
听到奥托的话,巴德下意识就想拒绝。
奥托见状,连忙摆摆手,轻声道:
“不急,你先考虑考虑。
我告诉你,这个地方地理条件优越,距离入海口不远,如果在这里修筑一座城市,未来将是帝国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巴德,你也总不能一直跟在我身边吧,以后我成了国王,当年的老部下们一个个都成为了公爵,伱没有相应的功绩,怎么给你封公爵啊。
这,可是最好的镀金机会,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考虑一下吧。”
听奥托这么说,巴德讷讷无言,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奥托漫不经心的话语,让身边几人一个个都神色各异。
国王!
这是奥托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提到这个词,虽说在瑞士公国,众人私下讨论的时候,都觉得奥托很有机会在有生之年成为一名国王。
尤其是,在那位根特因为运气好,成为纳瓦拉国王之后,瑞士公国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奥托这辈子混个国王没问题。
毕竟,相较于根特,奥托现在的实力和名望,在神圣罗马帝国太过耀眼。而奥托的年龄,又还很年轻,成为国王,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嘛,唯一的问题就是奥托此前的出身有些太低了,并且崛起太快了,神罗皇帝对于瑞士公国已经有所提防的态度,瑞士公国不少聪明人都能感受到。
大家都在猜测,或许等到奥托垂垂老矣,下一任皇帝,会给奥托上个国王称号,表彰这位帝国的重臣吧。
即使私下有这个讨论,但在听到奥托轻描淡写的说自己日后会成为国王的时候,身旁的众人还是吃了一惊。
因为,奥托的语气实在是太过平淡了,仿佛这个王位唾手可得一样,根本就没把皇帝陛下的意见放在眼里。
结合这段时间奥托的种种表现,就差把“我居心叵测”写在脸上了,跟在奥托身边的都不是傻子,除了巴德之外,谁还不懂奥托的心思。
他们的公爵大人,这位帝国的右相,米兰大公,有了更进一步的心思。
这次被奥托带着身边的书记官内里,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在他看来,奥托如果襄阳成为国王,无论是自立称王还是如何,那他跟在奥托身边,还是能混到不少好处的,说不定运气好也能捞个什么公爵啥的。
其他不少人,也和内里一样,一脸激动。
而奥托身边另一位很重要的人物,维尔蒂伯爵,则是一脸的平静,仿佛早就猜到了一切一般。
作为一个高明的军事家,维尔蒂男爵并不蠢,通过奥托的种种改革和瑞士公国的扩军,维尔蒂伯爵早就发现了奥托的野心。
对于一个公爵,甚至对于一个大公来说,瑞士公国想要组建的军队,都实在是太多了。
数万人的常备和预备役部队,哪怕是此前的东法兰克王国的亲王,也不会有这么疯狂的想法。
如果说奥托是一个穷兵黩武之人也就罢了,维尔蒂伯爵可以当做这是自家公爵大人好大喜功,喜欢征战所以才这么做。
但种种迹象都表明,奥托可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人,甚至,相较于奥托的军事才能,领地建设才是奥托真正比其他人优秀太多的地方。
作为一个降臣,维尔蒂伯爵是亲眼见证了瑞士公国高速发展的全过程,自然明白这种发展有多么难得。
一个对于领地未来有着充分规划的这个世界上目前看来最为优秀的领主,却不顾领地发展,一次性扩张这么多军队,想要干嘛,那还用说吗?
甚至,通过这次奥托和萨克森大公的一系列操作,让维尔蒂伯爵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奥托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对于他来说并不难获得的王位,而是帝国的大权。
想到这里,维尔蒂伯爵哪怕再大心脏,也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悄悄用眼神去打量正四处观察环境的奥托,心中想到。
大公啊,您,莫非,是想染指那个宝座吗?
这...这也太疯狂了吧。
奥托可不知道维尔蒂伯爵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对于自己一番话给众人带来的情绪变化,奥托倒是非常满意。
如今既然他已经和神罗皇帝卡尔开始了交锋,那么,适当的给底下的人透露一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让他们知道,跟着自己,以后还能加官进爵获得利益,也能让他们更多的忠诚支持自己。
虽说奥托已经算帝国中数一数二的大贵族了,但和神圣罗马帝国真正的皇帝卡尔相比,筹码还是有些少了,提前给下属画画大饼,也是帮助哈布斯堡家族“上市”的好办法。
见众人沉默不语,似乎是在消化心中的情绪,奥托轻轻摇头,随口说了一句。
“诶,我记得,好像很久没下雨了吧。”
神罗六年,就在奥托在萨克森感叹天气闷热,许久未下雨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鹰堡城,亚历山大则一脸的严肃,看着枢密院送来的报告,听着林恩侃侃而谈。
“少爷,今年的干旱问题特别严重。
虽说咱们瑞士公国,得益于大公的高瞻远瞩,提前修筑了不少水利措施。
只是,咱们瑞士公国大部分土地处于山区,那些水利措施能够福泽的土地总归是少数,今年的这场旱灾,可能会让咱们瑞士公国第一次出现粮食减产。
不仅赋税会受到影响,说不定,公国的民众,还需要我们救济。”
林恩的语气有些无奈,听得亚历山大皱眉不已。
在瑞士公国,采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方法之后,随着不断有新的土地开垦,整个农业生产,一直处于欣欣向荣的状况。
瑞士公国,以帝国较为贫弱的土地,每年生产的粮食,竟然是帝国南部排名前列,甚至超过了拥有大量平原的勃艮第公国。
这,还是在没有从勃艮第公国拿走土地之前。
可以说,正是因为农业生产的进步,再加上哈布斯堡家族经年累月积累的财富,才支撑了瑞士公国连续两场大规模的战争之后,并未动摇整个瑞士公国的经济基础。
以两场大战的动员规模,除了神罗皇帝卡尔之外,换做任何一个公爵、大公,估计打完之后,整个领地境内都是一片狼藉,不知道要饿死多少民众。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句话,说的就是战争,对于财富的消耗。
没有足够的钱粮,可打不起仗。
君不见长平之战,国力贫弱的赵国,最终失败,又不见明末精锐野战军,因没有粮饷竟然兵变到京城?
以瑞士公国的富庶,两场大战下来,也让阿勒曼尼亚地区本来堆满的粮仓,不知道空了多少。
十四个在阿勒曼尼亚地区修建的粮仓,几乎都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存粮,大规模的动员,以及战后补偿重建工作,让瑞士公国的存粮消耗了太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才会有人力劝奥托停止上马大工程,缓解瑞士公国的财政危机,也就有了之后奥托去掠夺明斯特教会财富的打算。
原本,在奥托和枢密院的计划中。
今年,在瑞士公国境内大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后,加上增加赋税,以及花费重金购买粮食,应该能填满如今瑞士境内40多个粮仓。
可是,谁曾想,一场席卷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旱灾,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如今看来,今年别说填满粮仓了,不让存粮继续下降,都成为了奢望。
“购买粮食的情况进行得如何了?”
亚历山大叹了口气,学着父亲常做的动作,揉了揉太阳穴,轻声问道。
“从冬季持续到现在的粮食收购计划已经完成了近六成。
按照枢密院的计划,如今正是夏季,粮价较高,本来打算秋收之后再补上之后的四成。
但现在看来,应该不行了。”
林恩苦笑着回答道,心中却有些无奈。
原本枢密院的想法是好的,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正是粮价高涨的时候,从民众和商贩手中收购粮食,不太划算。
本来瑞士公国的财政状况就很紧张了,枢密院自然是抱着能省则省的原则。
可是谁知道,今年竟然有旱灾呢。
在出现旱灾苗头的时候,枢密院已经开始加大收购力度了,但为时已晚。
这个时候,手中有粮的贵族和商人,觉得粮食价格肯定会飞涨,说什么都不愿意卖了。
只是,才刚刚第一年,枢密院的工作就完成得不好,对于他和枢密院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底下的贵族,对于枢密院和枢密院的人选,可是颇有微词的。
粮食收购未能按照计划完成,肯定会成为不少反对者攻击的借口。
“加大收购力度!”
亚历山大短暂的思考之后,给出的答复。
“开出一个让他们没有办法拒绝的价格,无论如何,今年的存粮必须增加,瑞士公国,也不能有人饿死。”
听亚历山大这么说,林恩立刻停止了心中的胡思乱想,反对道:
“少爷,万万不可啊!”
“如今的粮价,实在是太高了,现在收购,恐怕公国没有足够的资金,完成收购计划。
如果强行完成粮食收购,恐怕公国其他的工作,会受到影响啊。”
作为一个下属,林恩可不想反对公国继承人的决定,但现实情况是,瑞士公国这几年的事情可一点都不少,每一样都要花钱。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瑞士公国的财政,本就是靠着哈布斯堡家族的补贴才能够勉强维持,强行维持都让奥托觉得肉痛了。
如果今年顶着旱灾,强行完成粮食收购计划,在哈布斯堡家族不用私人财富补贴的情况下,林恩可以预见,下半年的许多正在进行的项目,都将无法继续进行了。
似乎是明白林恩的担忧,亚历山大露出了笑容。
“不用担心,钱的问题,由我解决。
除了给粮食收购计划追加资金外,我也将额外追加一笔钱,用于改善如今公国财政困顿的情况。”
枢密院虽说是瑞士公国的行政机构,但,作为曾经的贴身书记官,对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财政情况,林恩也是有所了解的。
这些年,哈布斯堡家族赚得多,花的也不少,看似富可敌国,但实际拥有的钱财并不多,亚历山大说得轻松,难不成,是要把哈布斯堡家族那所剩无多的家底,继续投入瑞士公国吗?
好家伙,别的领主都是用领地为家族赚钱,像哈布斯堡家族这样用家族财富倒贴领地的,实在是太少见了,像这样无限倒贴的,估计仅此一家吧。
“啊,林恩勋爵不知道吗?
父亲大人刚刚送来了一笔财富,这些钱,足够瑞士公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开销了。”
亚历山大诧异的看着林恩,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