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仙侠之长生不死

第二百四十七章 儒道之法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陛下,果真有如此之法?”
    看着一向沉稳的张起灵,
    此时也不禁激动了起来,
    朱誉攞心中微微发笑,
    随即颔首点头,
    “不错,起初我也是不信,
    不过,今日那复国大典,
    表兄不也是看在眼里吗?
    再者,表兄实力接连突破,
    如今已经达到武道巅峰——神藏境,
    下一步,可就是仙人之境了……”
    朱誉攞面带笑意,口中悠悠的道。
    “哦?”
    听出话外之音的张起灵,
    连忙眉头上挑,随即惊疑的问道:
    “殿下,难不成你……”
    朱誉攞点点头,
    笑着摆摆手道:
    “此事后面会与表兄详谈,
    而今日之事……”
    张起灵同样是颔首点头,
    随后想起刚刚朱誉攞所担忧的地方,
    嘴角突然上扬。
    “表兄这是想到了什么?”
    “呵呵……陛下,
    你所忧虑之事,是否是此行开始之后,
    文官无有所修之法?”
    “不错,与刚刚我所表达之意无二。”
    “唔……”
    张起灵不慌不乱,
    右手捋着下颚的胡须,
    随后神秘笑道:
    “臣有一法,可解此事。”
    “哦?”
    当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难不成他还真有办法?
    “表兄还请快快言说!”
    “嗯……”
    张起灵不再卖关子,
    “陛下,在秘境之时,臣起初没有太在意……”
    徐徐,张起灵将心中所记的内容默写了下来。
    然后呈与朱誉攞查阅。
    拿着还带有笔墨痕迹的书籍,
    他先是吹了吹,
    然后扫视了两眼书名,
    “《浩然正气经》。”
    下意识的读出,
    朱誉攞眼前一亮,
    然后徐徐放开里面的书页。
    半盏茶的时间过去。
    朱誉攞放下手中的《浩然正气经》,
    然后看着笑对而来的张起灵,
    突然面色变得古怪,
    “表兄,此书,好似是特意在此地等着我们啊……”
    张起灵端着茶几的右手微顿,
    面色微凝,不过,
    下一秒,脸上化为轻笑,
    “陛下,真要这么说,
    那你所得的玉玺和圣旨,还有诸位弟兄的机缘。
    再想想这一路上,所遇之事,
    不皆如此吗?”
    猛然间,朱誉攞眼中露出骇人之色,
    身在局中不自知,
    纵使相信暗中可能会有仙人相助,
    但更多的却是认为天意如此,
    天意让他复国!
    但此刻经张起灵这么一提醒,
    朱誉攞悚然惊醒。
    “呵呵,陛下无需如此,就算有,
    但目前看来,也是为了我们好啊……”
    张起灵拍拍朱誉攞的肩膀,
    当年那个跟在后面一直喊表哥的银袍小将,
    如今也快三十岁了,
    并且一手复立了大明,
    成为了万人景仰的帝王。
    “陛下,此法正好适合儒生修炼,
    算是……儒道之法吧!”
    不同于武道,儒道之法算是另一条路径,
    此前,大明之中从未见到过有儒生修炼此法。
    要么兼修武道强身,
    如果资质不佳,更可能连突破炼体下三境都不可能。
    且武道消耗资源颇大,
    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支撑的起的。
    而《浩然正气经》的出现,
    却是弥补了这个空缺。
    他相信,若是此法一经传扬,
    必将造成朝野震动!士林震动!乃至天下震动!
    一个不同于武道的修行之路,
    岂会不造成天下震动?
    甚至是一场变革,都说不定。
    张起灵两人不敢多想,
    想的越深,心中就有更多的顾虑。
    “好!”
    朱誉攞一掌拍在案桌之上,
    面色露出一丝威严坚毅之色,
    “既然表兄献出此法,
    那吾就要全力推行下去,
    一切恶意阻挠之人,朕必将连根拔起,严惩不贷!”
    此法目前利大于弊,
    有利于稳定文武失衡。
    否则界时,武将修为稳步上升,
    文官原地不动,
    岂不会造成武贵文轻?
    文官不再静心于治国,
    反而天天迷恋武道,
    那这大明天下,岂不是最终成了武将的天下?
    毕竟藩镇节度之祸,
    朱誉攞可是从小就看过学过。
    “多谢陛下!陛下高义!”
    张起灵站立起身,
    整理了一番衣饰,
    然后面色肃穆的向朱誉攞行了一礼。
    “表兄这是作甚!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朱誉攞连忙将张起灵扶起,
    两人一阵君好臣好,君臣相交典范。
    “呵呵……此法传扬出去之后,
    表兄定然会被尊为儒道之祖啊!”
    话落,
    张起灵面上露出苦笑,
    “臣只有传法之心,望造福天下苍生后辈,
    此法,还希望陛下不要传出臣之姓名。”
    朱誉攞摇摇头,
    缓声道:
    “吾已有封赏之功,若当再立儒道,
    亦会过犹不及……”
    说着,朱誉攞起身,
    双手背负而立,
    抬头遥望虚空,
    “须知水满则溢,月盈则归。”
    张起灵一脸的苦笑,
    此法他自己都没修炼过,
    也只是今日开国大典,
    见那异像之后,
    才忽然想起,那秘籍的不同之处。
    若明日儒道之祖的名号传出,
    自己却丝毫不通,
    这可如何解释?
    也罢,今日回去之后,
    再研读一番,
    看看能否先修炼一二。
    想到此处,张起灵心中就着急了起来,
    趁着还有些时辰,
    连忙站起身,
    面带苦笑的看向朱誉攞,
    “陛下,这些年那《浩然正气经》,
    臣只是阅过,但从未转修,
    而明日恐怕就要传告天下,
    趁此之际,臣准备回去先摸索一二。”
    朱誉攞立马懂了其中意思,
    随即面上露出揶揄之色,
    笑着摆摆手,
    “表兄快去吧,不然明日恐怕要被众位文官追而问之了。”
    “不过这,九品之法以及诸位功臣武将的封赏……”
    朱誉攞面带期待之色的看着张起灵,
    “吾想与表兄商量一二,看怎么……”
    “陛下!”
    张起灵面色严肃,随即拱手快速道:
    “此事臣也在其中,因此不便多加参与,
    陛下自可一行定夺。
    今日臣还有些事,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张起灵就转身向外走去。
    “唉,唉……表兄……”
    看着那匆忙而走的张起灵,
    朱誉攞也不好说什么,
    嘴巴张了张,终究是没有说出。
    随即脸上一阵怅然。
    ……
    齐王府。
    书房内。
    张起灵有些着急的拿出自己的手抄本。
    上书几个大字——《浩然正气经》。
    这是数年前他刚回到北河之后没多久,
    就撰写下来的,
    如今也有些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