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仙侠之长生不死

第一百九十五章 仙福四年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沈叶青眼神微转,
    随之轻笑道:
    “那就地字房吧。”
    “得嘞!”
    小厮立马右手摆了个‘请’的姿势,
    “客官这边请!”
    “这边请!”
    “地字房一间!贵客上面请!”
    一声竭力的大吼声响起,
    顿时,周边小范围的目光,
    下一刻,均转移到沈叶青的身上,
    好似要看出什么来历。
    “嗯?”
    沈叶青心中疑惑,
    “莫不是……”
    这些人的目光,以及其中的情绪,
    沈叶青用灵识,
    均扫视的清清楚楚。
    其中有好奇,惊讶,
    但更多的却是羡慕和贪婪。
    到得房间之后,
    沈叶青突然转身向旁边的小厮问去。
    “这位小兄弟,为何,吾定了一间客房之后,
    却引来了众人的关注之礼?”
    “咦?”
    “客官有所不知?”
    沈叶青一愣,下一刻随手递过几枚铜板。
    随即笑道:
    “还请小兄弟明言。”
    “客官,这,这太客气了……”
    说着,小厮连忙笑容更甚的将铜板塞入怀中,
    随后又向外微微瞥了几眼,
    “这最近啊……”
    片刻之后,
    就在沈叶青微微思绪的时刻,
    小厮刚准备走了,
    随即好似反应过来般的,
    朝着沈叶青问道:
    “客官,请问您这膳食,是要在屋内用,
    还是在大堂内?”
    “唔……大堂吧。”
    “得嘞,客官这边请!”
    “这边正好还给您留了一个二楼靠窗雅座!”
    “嗯。”
    沈叶青点点头,
    随后跟着面前小厮缓缓向前而去。
    脑海中却是在思绪着刚刚所说之事。
    明宝业四十五年,
    老皇突然染有暴疾,亡。
    年幼的皇十三子,
    在太后冯氏及外戚大将军的扶持之下,
    登基为帝,
    改元大历,
    是为大历帝。
    大历二年,
    主少国疑,
    外戚及大将军冯让,
    趁机夺取大权,
    随后独揽朝政,
    与太后冯氏,
    一同临朝称制,
    小皇帝就犹如一个傀儡,
    任由冯氏姐弟把持着整个朝政,
    随后借机发布各种政令,
    诛杀宗室人员,
    以固权势,
    诛杀反对大臣,
    以稳权威。
    至此,朝堂内外,
    江湖之中,均私下言语。
    顺者可昌,逆者必亡!
    因此,冯氏姐弟一内一外,
    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两。
    可惜,冯太后想的太多,
    好景不长。
    大历三年,
    大将军冯让突然闯入皇宫,
    声称受到仙人旨意,
    请陛下禅位于他。
    冯太后闻言,
    怒斥其弟,声称其定是被妖鬼迷了心智,
    还不快快退出皇宫。
    可惜,大将军冯让执意如此。
    随即,小皇帝被诛杀当场,
    冯太后被幽静冷宫。
    三个月后,
    在冯让诛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之后,
    终于在匆匆忙忙中改朝换代,
    建国称帝,
    建国曰乾,
    改元为仙福。
    因此,大历三年即为仙福元年。
    而在登基之后,
    各地的叛乱规模开始逐渐扩大,
    原本还只是王朝后期的积弊导致的小叛乱,
    但此时,因为冯让的强行以武力登基建国,
    并且诛杀一大批还忠于大明的重臣士子,
    因此导致,朝廷从中央到地方,
    开始各个离心离德,
    表面上,惧于其武力威胁,
    虚与委蛇,臣服于新建立的大乾,
    但朝堂之下,各州府之中,
    则开始渐渐变得波澜诡异。
    而此时,为大乾建立的第四年。
    称仙福四年。
    各地的叛乱割据势力,
    已经开始越来越明目张胆了。
    中央集团对于地方上的控制也愈发趋于疲软状态。
    只能任由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
    一手掌握财权,另一手掌握兵权。
    可谓是国中之国,
    皇下之王。
    而割地大江之南的原东南招讨行营都统杨兴志,
    在仙福元年,
    率先表明对大乾正统的臣服,
    因此,被仙福帝冯让封官赏爵。
    官至江南节度使,封爵松江子。
    后又在仙福二年,升爵至太松伯。
    但明显不满于此的杨兴志,
    趁机向东兵进,
    理由是协助朝廷剿灭地方叛军。
    闻此,
    仙福帝大怒,
    势要征讨之,
    后经大臣劝谏,
    值此风雨飘摇之际,
    还需徐徐图之,
    不可太过冒进之。
    因此,仙福帝为了安抚杨兴志,
    在仙福三年,升爵太松伯为吴侯,
    准许自行开府建牙。
    至此,
    刚刚建立还没几年的大乾,
    愈发显得摇摇欲坠,
    完全没有一个新生王朝的勃勃生机之感,
    反而像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
    已经行将朽木,
    命不多矣。
    经此一事,
    各地割据势力纷纷看清大乾王朝的虚实,
    各个开始内心躁乱不安,
    不仅对中央的命令开始阴奉阳违,
    屡屡严重者,
    也开始养寇自重,
    损朝廷,已肥自身。
    哪怕是看似忠于大乾的重镇节度,
    也是自此听调不听宣。
    可谓矣,
    原本以仙人旨意建立起的大乾,
    此时其的法统性,
    开始一点一刻的在消散……
    而至于姑苏府城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
    原来是原姑苏府的知府,
    见大乾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现象,
    因此心中的野心同样开始生根发芽,
    对于姑苏府,具有拥地割据之意。
    而此点,对于本就将姑苏纳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杨兴志,
    当然不会同意,
    初期派人劝降,
    但奈何原姑苏知府,
    被权利蒙住了心,
    以为天下大势如此,
    那杨兴志定不会就此派兵攻打。
    但很可惜,
    他一时间估错了杨兴志心中的想法。
    遂在仙福三年东,
    派兵攻打姑苏府。
    而此时的姑苏知府,
    则一下慌了神,
    在硬碰硬了几次之后,
    发现手中的兵力完全不是杨兴志的对手,
    因此开始乞降。
    但对于这种打不过才来投降的举动,
    杨兴志这次直接拒绝,
    然后强行打下姑苏,
    将原姑苏知府凌迟处死,
    以威其他周边势力,
    若要请降,还请尽早,
    否则他日兵临城下之际,
    可就不是你想投降就能投降的了。
    至此,吴侯杨兴志的势力范围,
    渐渐扩大到江南的一个行省之地。
    以及江东的北部部分州府。
    直至此时,
    吴侯杨兴志的威望,
    在大江周边,
    可谓是一时无两。
    之后,
    杨兴志将姑苏府暂时定为吴侯行营,
    麾下开府的文臣武将,
    开始随同一起,奔赴姑苏。
    而这几日,
    就是吴侯杨兴志的到来之时。
    ……
    沈叶青静静的坐立于窗户一旁,
    然后静静的倾听着周围众人的小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