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仙侠之长生不死

第五十三章 严松辞官(求追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内,金扉雕刻的二龙戏珠。
    殿内外用沥粉贴金双龙彩画以及天花板上的蟠龙圆案,地面用金砖铺墁,磨砖对缝并涂以桐油。
    正间中央是一方形地平台,台上设有象征着皇权的金漆雕龙宝座和金漆雕龙屏风,
    宝座前设有甪端、仙鹤和香筒,地平台前有四个烧檀香用的铜胎掐丝珐琅香炉,并排放置于硬木几架上。
    此刻,宝座上坐着一位威严的中年男子,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袍身除龙纹外还间以五色云、列十二章,绣工精妙绝伦。
    突然,空寂的殿内传来一道听不出喜怒的威严之声。
    “你说,当时劫走废太子余孽的是白莲教的人。”
    “是,是……”
    大殿底下,跪着一位身着大红蟒衣、飞鱼服、乌纱帽和銮带的男子,
    此刻却是额头上冷汗连连。
    “当时你说,定会追拿归案。”
    声音很平静,不过听的男子心中的恐惧感却是一刻比一刻强。
    “是……陛……”
    “而现在西南的局势……”
    “陛,陛下!臣,臣有罪!”
    男子听着连忙跪下连磕好几个响头,
    “咚咚咚!”
    金砖铺成的地方被砸的咚咚作响。
    高台上,隆兴帝缓缓走下,拿起一旁木架上的宝剑,
    随后就缓缓抽了出来。
    一步,两步,三步……
    跪下男子的头不敢抬起观望,只能通过余光瞥见那冷冽的寒芒。
    男子大气不敢喘,只能默默跪着。
    很快,脚步声走到男子的面前,
    “吟吟!”
    “嗤!”
    刀光剑影闪烁,男子只瞥见修长又锋利的宝刀快速劈下。
    片刻后,周围归于宁静。
    男子只感觉自己的头顶一轻,随后半圆式的乌纱帽伴随着大团黑色的头发掉落而下。
    男子深吸一口气,连忙庆幸的大声呼喊道:
    “感谢陛下不杀之恩!”
    “李恩,你我相识……多少年了?”
    “陛,陛下……”
    “起来说话吧……”
    “是!”
    连忙,李恩抬起左膝,不过或是跪的时间过于久,踉跄了一下之后才慌忙站稳。
    “陛下,已经相识三十年了!”
    李恩连忙拱手回道。
    “是啊……一转眼已经三十年了。”
    隆兴帝拿着宝剑转身缓缓向高台走去。
    “我看你白发恒生,如今也已经到了花甲之龄了吧?”
    “陛……”
    李恩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仿佛是隐隐猜到了刚刚话中的意思。
    “既然年龄大了,那就好好颐养天年,繁重的事就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理吧。”
    “陛下!”
    李恩轰然间就哭了出来,随即又是跪倒在地。
    头狠狠的再次磕了下去。
    “臣,叩谢陛下天恩!”
    隆兴帝背着身摆了摆手,李恩见此,知道隆兴帝已经不想在见到他。
    只能是一路磕头,一路倒着向外离去。
    出了乾清宫,李恩抬头看向天空。
    想了想十年前的那件事,原本只是逢场作戏一场。
    准备那事过了之后,所有之情之人全部除掉。
    可没想到,不仅中间冒出一个练神境高人,救走了一个女童。
    随后又有一股真正的白莲教余虐袭杀而出。
    并且将锦衣卫和假办的山匪全部击杀,然后救走了部分幸存的废太子亲眷。
    当时的他,下令全力追查,并且封锁一切消息。
    以防一些图谋不轨之辈借机生事。
    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尽管当时的锦衣卫当中有严相的渗透,导致执行力不如从前,
    且自己也还不是指挥使。
    但是这几年来,隆兴帝可是大力整顿锦衣卫,并且将他提拔为指挥使。
    可是,时隔多年,当年的事,要是第一时间能追查的到还好。
    若是没有追查到,那再推后几年,肯定是犹如大海捞针。
    直到前两年,白莲教打出隆兴帝非正统,且是杀害先帝和手足兄弟的暴虐之人。
    此人非是仁君,而前任太子嫡系血脉已经自立为宋王,
    且封白莲教为国教,开始征讨隆兴帝,望各地节度使前往蜀地拜见宋王。
    此口号一出,蜀地震动,西南震动,大宋震动!
    就连南方的太平教,其声势都被压了一头。
    隆兴帝大怒不已,首先发布诏令,废太子余孽受白莲教裹挟,应当不是己身所愿,
    随后将白莲教定义为邪教,
    一方面下令锦衣卫抓紧时间寻找白莲教的老巢,
    另一方面又是调兵遣将,前往蜀地镇压。
    当时隆兴帝准备派天雄军继续南下,结果西域三十六国开始发生暴动。
    随即天雄军主力回防,只余一部分留守京畿,以防不测。
    “诏!”
    “恒山郡公留守西域龟兹,凉国公携五万天雄军即刻南下!”
    “喏!”
    …………
    隆兴十年。
    九月甘二。
    丞相之子严昭上奏,
    声称父亲已到弥留之时,因此请辞兵部右侍郎一职,
    在家供奉侍养,望陛下恩准。
    隆兴帝闻言,顿时痛哭流涕,声称严相不仅是国之柱石,更是他的国丈。
    国不可一日无严相,遂派遣太医前往医治。
    并嘱咐,一定要治好国丈的病!
    不日。
    太医声称,无力回天。
    隆兴帝得此消息,宣旨罢朝三日,并令太子前往探望,
    太子妃则去太佛寺为严相祈福。
    一时间,朝廷百官分化两派,不过严相一派开始渐渐向隆兴帝靠拢。
    事毕,隆兴帝宣太医,详细询问丞相严松的病情。
    问,严相何时西去?
    太医称,最多不过一个月。
    随即隆兴帝兴致乏乏,不过却无人知道,隆兴帝事后又紧急召见了锦衣卫同知。
    三天后,突然醒过来的丞相严松让家人给自己穿好朝服。
    随后在官衙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拜见隆兴帝。
    隆兴帝见此,连道不可,马上派人上座。
    严相此次态度坚决,声称九品中正制乃国朝毒瘤,不可不废,
    望陛下能够为大宋的江山社稷考虑,废除九品中正制以及举孝廉。
    并且在全国全面推行科举制。
    隆兴帝称,善!
    随后严相又称,家族子弟不肖,难以担当国朝大任,
    望陛下允许几位犬子罢官归隐,从此只问山水,不问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