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第七十四章 大单于立威


    大单于来到丹城外,不少部落的首领连忙涌上来。
    “阿济格,当初我们推选你为大单于,是你答应能够给草原部落一个光明的未来。可是现在呢?我的儿子,兄弟都死在了秦军的手中。今日无论如何,你也要给个说法!”
    听到这里,大单于阿济格心中冷笑连连。
    这群人,分利益的时候怎么不见说这种话。但是为了稳定军心,他还是耐性子道。
    “既然是战争,就不会不死人。这一次我们失利,都是秦人过于阴险狡诈。如此大败,不会再有下一次。齐国已经答应,他们将出军牵制秦军,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就小了很多。而且齐国答应,灭亡秦国之后,秦国的关中以及魏国的河西,都可以划归我们。”
    听到这里,不少部落的首领都不说话了。
    在利益的面前,不少人都止步了。
    这燕国土地,就已经是他们见过最肥沃的土地了。而那关中和河西,更是比这里肥沃数倍的地方。
    那以后他们便不用再逐水草而居。
    “阿济格,我等便再相信你一次!”
    不少部落首领显然是动心了。
    但就在此时,只见一名三十多岁的男人跳了出来。
    “阿济格,莫要再画大饼了。我族中八百勇士,七百三十人都死在了秦军手中。跟着你,草原部落没有未来!”
    大单于阿济格眼中闪过一丝凶狠,但还是强压了下去。
    “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
    说罢,他当即转身离去。
    而那男人依旧义愤填膺,想要发动其他人一起反对阿济格。
    可是其余的草原部落首领,仿佛都如同没有听到一般。
    因为此刻他们的眼中只有人口,土地以及城池。
    回到城内,阿济格再也忍耐不住。
    “来人,给我查清那人是哪个部落的。探清之后,派出亲兵。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下达完命令之后,阿济格才感觉心中的怒火稍微平复的一些。
    “大单于,您不应该如此。”
    大祭司见状,想要劝解。
    但却被阿济格直接否决。
    “这些人是好日子过久了,忘记了我是如何手段统一草原部落的了。任何反对我的人,都要死。”
    ...
    翌日,便传出在燕之沭城中一个千余人的草原部落,竟然被灭了。
    男女老少一个不留,城中的那些变为奴隶的燕人,死相更加凄惨。
    得知消息之后,大单于迅速派出军队去查看。
    在现场发现了大量遗留的秦军铠甲。
    “秦人虎狼,更是凶恶。不敌我草原勇士,就用出如此招数。”
    阿济格召集首领,十分悲愤道。
    座下的诸多首领,表情皆是沉默,但心中大都清楚。
    怕是阿济格芥蒂于昨日发生的事情。
    这些首领不蠢,但却没有一个敢跳出来指明的,因为那样必然也会遭到一个下场。
    而其余的草原战士,真就相信了阿济格的鬼话。
    一时之间群情激愤,仿佛现在就要生撕了秦人。
    本来将要崩溃的军心,竟然又凝聚在了一起。
    ...
    当甘龙得知消息之后,则是摇了摇头。
    “那些草原人真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如此说辞,他们就相信了?”
    车英有些愤愤道。
    甘龙则是开口解释道。
    “不是没人不清楚,而是不敢说。那阿济格在立威,谁敢阻拦,谁就要死。不管如何,阿济格的部落现在还是最强大的一支,轻易无人敢挑衅。”
    “我是可怜那些燕人,也死在了他的手中,还栽赃嫁祸给我们秦国。”
    匈奴占据燕国之后,一部分燕国人逃出了燕国,或加入秦国或加入齐国。
    而来不及逃走的人,都被匈奴抓做了奴隶。
    目下燕国境内的燕人,比之猪狗好不了多少。
    终日劳作不说,还被辱骂羞辱,甚至还被匈奴分而食之。
    “放心吧,都是我华夏子民。来日他们,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车英闻言,点了点头。
    这时他明白了,为何当初匈奴寻秦结盟,想要占据赵地时,甘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匈奴根本做的就不是人事。
    “匈奴经此大败,本应败走草原。可是如今,却依旧还坚持在燕境。而且看情况,那阿济格也没有撤的想法。如此想来,必然是齐国出面了。”
    甘龙点了点头。
    目下能够稳住匈奴军心的,也就只有齐国了。
    目下匈奴可战之兵,充其量也就六万人。面对数十万秦军,六万人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只有联合齐军,匈奴才有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念。
    “但也不要小觑这六万匈奴骑兵,他们的战力我们是见识过的。”
    若是孙膑应运得当,这六万匈奴骑兵,也是很强的力量。
    “目下南线已经转为防守,我们必须加紧步伐突破齐军,才有可能赢得这场最终大战的胜利。”
    甘龙望着沙盘,缓缓开口道。
    齐军二十万,匈奴六万,看似不如秦军人数多。
    但要知道,齐军的军师可是孙膑,甘龙必须要稳中求胜。
    “老太师,上午君上来信,明日将抵达前线。”
    车英开口道。
    “君上要来?”
    甘龙则是有些诧异。
    目下新君即位不到一月,咸阳诸事还未稳妥处理。
    嬴驷这么急着来干什么?
    更何况,他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车英则是开口道。
    “身为君者,忌惮大权旁落。如今秦军之中,只听老太师之命,却不知新君,便是根源。”
    “车英,此话传出去可是要杀头的。”
    甘龙笑道。
    不得不说,车英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嬴驷与嬴渠梁不同,嬴渠梁在军中的地位,是无人可以代替了。新军从建立到发展壮大,嬴渠梁都参与其中,声望无人能敌。所以哪怕大军全在甘龙手中,嬴渠梁也没有丝毫担心。
    可是如今,嬴渠梁崩逝,嬴驷即位。
    新军许多人,对于这个新君都并不是太认同。经过之前的滥杀民变,甚至不少新秦人对于嬴驷是厌恶的。
    如此发展下去,嬴驷怎能没有危机感?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
    甘龙叹了一口气。
    不过嬴驷此人并非心胸狭隘之人,且胸有抱负,这一点甘龙还是可以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