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第十章 特权不是永远高人一等


    “原来你们也知道这一点!”
    “若不是你们祖辈的付出,哪有你们现在的待遇。大多数人,恐怕连耕地都没见过,舞弄兵器,也都是逢场作秀吧!”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默不作声,显然甘龙说的是事实。
    “特权,不是让你们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而是希望你们通过特权,建设自己,强大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你们的体内虽然流淌着祖辈的血,但如果你们但祖辈若是得知今日之事,估计都要从地下爬出来教训你们这些不肖子孙!”
    此时再没有一人敢于反驳,一旁但景监也是大为赞同,就差开口支持了。
    但他知道,此时不是他说话的时候。
    “老太师,我们错了!”
    “老太师,您说吧,我们该怎么办!”
    所有人纷纷抬起头,这一刻,甘龙从他们的眼中读到了一丝不一样的东西。
    这似乎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血脉的传承。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如今的秦国,上下一体。百姓中能战者参军,不能战者耕地种田。耕战一体,复兴秦国,是你们,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秦国百年的国耻,如同幻灯片般在他们脑海中接连浮现。
    他们的祖辈,经过了血与火的拼杀,数十年的抗争,方才争出了这一方和平。
    可是他们,却只懂得贪图享受。
    “老太师,我们真的错了。从此之后,孟西白三族不再会是秦国的蛀虫,而是秦国的脊梁!”
    这一刻,孟西白三族骨子中的血液被点燃了。
    “我们要求继续训练!”
    甘龙则是看了一眼景监,景监点点头。
    “继续训练吧!”
    “是,将军!”
    待众人走后,景监是由衷的敬佩道。
    “以往这些人,根本都看不上我这等庶出的将军。还是老太师有方法。”
    甘龙则是摇了摇头,继续开口道。
    “不是我有方法,而是我告诉了他们真理。特权,是上一代的荫蔽,却不是永恒的。只有不断为国付出,上下一心,这样的特权才是真的。”
    ...
    回到太师府之后,甘龙此刻也是异常激动。
    这一番讲话下来,弄的他也是有些热血沸腾。
    秦国能够统一天下,绝对不是偶然。
    孟西白三族骨子里的基因,绝对不差。
    只要自己好好引导,未尝不是未来秦国一统天下的助力。
    王宫之内,嬴渠梁侧卧在榻上。
    “君上,大喜事!”
    卫鞅兴冲冲的走了进来。
    “什么事情,让大良造这么高兴?”
    嬴渠梁有些不解。
    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卫鞅如此了。
    “就在刚刚,以孟西白三族为代表,秦国一百余个大小旧贵族,都奉献出了自己的封地,以及府库中的粮食。除此之外,他们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爵位,只愿与新国人同等地位,一起为秦国强大而努力!”
    “这怎么可能?”
    嬴渠梁瞪大双眼,满是不可置信。
    这些老旧贵族,乃是秦国变法的最大阻碍。若是如此好改变,他又怎么会一提起这件事就会茶饭不思。
    他也曾设想过,如果没有这些旧贵族,那秦国变法会贯彻到如何程度。
    但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
    这些旧贵族在秦国的根深蒂固,影响力深远,加在一起甚至要超过嬴姓。
    这件事情急不来,只能慢慢改变。
    一旦过激,恐怕秦国将会朝野动荡。
    可是今日,一直压在自己心口上的巨石,消失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以将景监将军请来,具体情况只有他知晓。”
    未等片刻,景监走了进来。
    “见过君上,大良造!”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孟西白三族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快快说来!”
    景监也不含糊,当即当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嬴渠梁和卫鞅皆是百味陈杂。
    这些话,何尝不是如同一计重拳,敲在了他们的心头。
    “说得好啊,百年国恨,沧桑难平。秦国从建国以来,就一直饱受欺凌。所以,我们要强大,强大的路上,我们从不惧怕鲜血和死亡。”
    “传令,我嬴氏宗族当效仿孟西白三族,去除封地,交与国库。从今天以后,我嬴氏一族子弟,与秦国新国人同等无异。若想拥有特权,那就自己去争,自己去得。”
    “是!”
    如果从以后有历史,那么从这一刻开始,秦国的历史就要分成两段来写。
    “五个月的时间之内,新军必定练成,请君上和大良造静候佳音!”
    就在这时,一名侍者走了进来。
    “君上,大良造。刚刚太师府的甘成前来,说太师想请君上和大良造太师府一叙,而且还有一个惊喜给君上和大良造!”
    惊喜,老太师给我的惊喜可不少了。
    卫鞅,走,一起看看老太师还给了我们什么惊喜!
    嬴渠梁可不是说的假话,数月之内,甘龙给他的惊喜比过去十多年的都多。
    无论是新都城的建造,还是和墨家的赌约,以及新军所需要的精铁和训练所需要的战阵,都是秦国可望而不可得的。
    这些重点难点,却都在甘龙的手中迎刃而解。
    二人来到太师府中,一眼就被放置在大殿中央的庞大的器械惊呆住了。
    “这是,弩机?不对,似乎比弩机精妙了很多。”
    卫鞅虽不擅长工匠之术,却也能看出一二。
    甘龙闻言,则是会心一笑。
    “大良造所言不错,正是弩机,但却不是寻常的弩机,而是连弩。”
    “连弩?”
    卫鞅和嬴渠梁相视一眼,皆是心中一惊。
    “接下来,就请墨子给君上和大良造演示一下!”
    “墨子,您就是墨子?”
    嬴渠梁和卫鞅闻言,连忙将目光望向甘龙身边那个其貌不扬的矮个子老者。
    谁也想不到,这就是享誉天下的墨子。
    “见过秦国国君,大良造。”
    嬴渠梁还好,卫鞅则是受宠若惊。
    “早就听闻墨家具诸子百家之长,集大成于一身,各领域皆有所长。而墨子前辈更是墨家核心,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卫鞅当即拱手拜服道。
    “大良造客气,听过了你的故事,老朽也是十分钦佩。实事求是的讲,老朽可是没有你这种魄力的!”
    墨子也是对着卫鞅还了一礼。
    “秦国欢迎先生的加入,墨家选择秦国,秦国定不负墨家!”
    嬴渠梁当即开口道。
    墨子闻言,则是笑了一下。
    “如果秦国胜,墨家自不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