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恶婆婆后,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

第三百六十二章 师妹回来了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桂花没想到被刘婉误会了,脸上不由一阵脸红耳赤,害羞地跑走了。
    “哎,傻儿子,还不去追?”
    刘婉冒出一句标准电视剧的台词。
    王孝一头雾水地问:
    “娘,追啥?”
    “算了。”刘婉摇摇头,这儿子,她也教不会了,看桂花的表现吧,于是她道,“你记得告诉桂花做店长的事。”
    “哦,好,你不说我都忘了。”
    王孝突然找到了去追桂花的理由,立马拔腿朝着桂花离开的方向走去。
    刘婉乐了。
    这二人,看来还真有缘份,之前王孝就救了桂花一次,没想到在古北镇,王孝还能再次救下桂花。
    二人之间看来互不反感,也许这二人才是正缘。
    刘婉觉得自己留在这里也是多余的,把地盘让给王孝,让年轻人自行发挥吧。
    到最后实在不行,她再来狠狠推动一把。
    怎么推动呢?
    刘婉驾骡车先行离开,边走边行,最后一拍大腿,道:
    “有了,直接叫媒人问桂花呗!”
    嘻嘻!
    就是这样。
    等水到渠成,二人谈得差不多了,再让媒人上门提亲。
    现在人找媳妇不都这样的吗?
    刘婉驾骡车回谷口镇,才到镇外,还没进镇里呢,经过流民聚集的村子,刘婉心一紧。
    她看到,许多流民正聚于村子外的小广场上,似乎在怒骂着什么,一群人脸上露出了不忿之色。
    此时,看到刘婉驾骡车经过,好多人都直勾勾地看着她,眼神中掠过几抹贪婪之色。
    刘婉从他们眼里,看到了劫掠的冲动。
    应该是看到她驾骡车,但是还好她穿得很朴素,一身布衣衫,不象是大富大贵之人。
    现在流民仇恨的对象就是镇上的富人,如果刘婉一身富贵打扮,没准已经把她拉进林子里,劫掠一空了。
    那些人眼神在刘婉身上游移不定。
    最后估摸着是看刘婉实在不是头“大肥羊”,抢她不值得,还惊动官府,于是最终都没再看她。
    刘婉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从古北镇回谷口镇有两条路,经过流民村这条路比较近几分钟,刘婉图近,又想着大白天没事,于是从这里路过,没想到形势不容乐观。
    看来,以后千万不要经过这里。
    她还要记得交待儿子们,以后不要走这条路。
    现在事态还没恶化,流民每天还能得到官府几两舍粥,暂时饿不死,但是如果到后面走投无路,没准就会翻脸了。
    刘婉身上,此时要挂着玉佩、金手镯,肯定就危险了。
    刘婉回到谷口镇,在“吃南北”的茶台上喝了几口茶,这才稍稍平定了下心绪。
    “娘,你这么早回来了?不是去古北了吗?”
    没想到,王悌出现了。
    “悌儿?你怎么有空出来?现在这个时辰,不是医馆大忙的时候吗?”
    刘婉随口问道。
    王悌脸上没有焦急和慌张的神情,一看就是没什么大事。
    “哦,师娘和她女儿今天要从京城回来,关大夫很高兴,让我过来买些糕点备着。”
    “师娘之前没住这吗?”
    刘婉没有八卦去打听关大夫的家庭情况,所以具体怎么样也不知道。
    “有住这,之前说是去京城探亲了,去了大半年,这才回来。”
    王悌现在是关大夫身边的得意弟子。
    有了关大夫的器重,加上他又勤奋,医术掌握得挺到位的,也开始慢慢自己坐诊了,自信心增强了不少,少年显得意气风发,和以前寡言的他相比,整个象换了个人似的。
    父母长得不赖,都有一具好皮囊,几个孩子自然也歪不到哪里去。
    王悌皮肤白净,身材修长,脸庞帅长干净,年轻的女患者都喜欢给他看病。
    之前王敬先娶媳妇,如果换成别家,肯定愁老二没找,老三先找,会被村里人笑话说老二找不到媳妇。
    刘婉当然不会有这样的思想,尤其看到王悌越长越帅,和以前宫斗片里那个有名的“温大夫”气质越来越象,一点也不担心他会找不到对象。
    “今天做的正好是姑娘家会比较喜欢的,玫瑰花饼,还有蜂蜜饼,都是养颜、淡雅的,还自带香味。”
    “行,那我都各带一些回去。”王悌行事愈发斯文懦雅。
    刘婉道:“多带些回去,给你的师兄弟们也尝尝。”
    “好。”
    面对自家娘亲,王悌当然也不会客气。
    一家人就要这样,不客气是王道,客气就是生份。
    “师父,我娘的鲜花饼,你尝尝。”
    关大夫正好有个空档,王悌便赶紧递了一份饼上去,还顺手送上一份温茶水。
    王悌一向很体贴入微。
    “你师娘和师妹到了,你把饼送到后院给她们尝尝,你娘的手艺真是天下一绝。”
    关大夫赞不绝口。
    “好。”王悌微微一笑。
    因为是医师,所以他穿着蓝色的医师袍子,袍子上还缀了一块成色上好的玉佩,衬得他愈发温润如玉。
    王悌径直前往后院。
    他还没见过师娘和师妹呢。
    因为他到医馆前,师娘和师妹就进京了。
    “小四,师娘呢?”
    进了后院,看到认识的小丫环,王悌便问道。
    “哦,在呢,你这是干嘛来了?”
    小四笑问。
    对这个面如冠玉、儒雅斯文的年轻大夫,颇有好感。
    后院的丫环们都暗暗肖想王悌,觉得他年轻有为,如果能嫁他这样的良人,这辈子就值了。
    关大夫家里的丫环都不是家生子,是镇上的姑娘短期签约进来做事的,时间一到,该嫁人嫁人,也不是当一辈子下人,所以大家很敢想。
    也是,关大夫这里是培养未来大夫的大本营,如果能在这里搭上一个,也算是终身有靠了。
    所以这里的丫环们对学徒们都客气有加。
    尤其是象王悌这种大有前景的首席弟子。
    “谁呀?”
    这是,一个清朗的中年女声传来。
    “师娘,是关大夫的弟子王小大夫,来送东西。”
    小四赶紧道。
    “见过师娘,我是王悌,不久前才拜在关大夫门下,你还未见过我。”
    王悌赶紧上前行礼。
    “哟,年轻有为,不用客气。”
    师娘赶紧回了一礼。
    是个面目明艳的中年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