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发动机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不只是对民航系统有着绝大的影响,而且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防工业科技水平的真正高度,而且,它对国防水平与实力的提升也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世界上能造汽车与汽车发动机的国家很多,世界上能造火箭与导弹的国家亦不在少数,但能够制造出优秀飞机发动机的国家,少之又少。
如果不把东辰计算在内,中国在这个工业终极领域上的成就是非常乏善可陈的,几十年的时间,无论是民航还是军用领域,国内的制造水平只是从不会造进入了勉强造的地步,何为勉强造,用最俗最实在的话说,就是货比货得扔。
无论是推重比、燃油经济xg、安全xg、可靠xg还是耐受xg,国内产品全线低于俄罗斯的制造工艺,甚至还不及前苏联,而事实上俄罗斯自己现在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都已经落入了二流国家,更何况中国?打个最简单的比方,美国入的一台引擎可以在夭上累积飞行一万小时才大修,中国的一台引擎累积飞行五千小时就已经报废了,这样的强烈对比,始终凸显了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弱势。
而转眼之间,东辰就从一个毫无相关积累的企业,化身成为了行业内的,耗油量更是一个足以秒杀一切的指标。
何为作战半径?作战半径说白了就是你的战斗机起飞作战,在保证还能飞回来的前提下,所能跑的最远距离,如果满载燃油可以飞3000公里,那么作战半径就在1500公里以下,约莫1200公里左右,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是无法用加油机来进行弥补的,因为真正的空战,不是一架两架战斗机的工作,而是数十上百架战斗机共同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加油机的意义不大。
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军方都关注东辰这次试飞的原因之一,如果东辰已经具备了让全系列发动机推力不减、油耗降低40左右的实力,一旦他们造战斗机有幸用上这种技术,那么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就会有将近40的提升,拿歼-20来说,现在的最大作战半径据说将近2000公里,如果这个传言属实,那么歼-20从中国东部的内陆机场起飞,作战半径远远无法覆盖到东京,但如果有40哪怕30的提升,足以覆盖ri本70的国土,如果从西南的机场起飞,可覆盖印度全境,即便它的作战半径没有这么高,但动辄30-40的提升空间,也足以让其他入惊恐不已了。
而各方担心的不只是作战半径的问题,因为东辰在民航领域,他将自己的重心倾向于燃油的经济xg,如果在军用发动机上,东辰换一个角度呢?不追求燃油经济xg,而意在增加发动机的推重比,那样一来,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发动机的推重比,意为发动机推力与自身质量的比数,假如一台发动机的重量为两顿,推重比为10的话,那么这台发动机能够实现的最大载荷就是20吨,如果是单发的战斗机,那么飞机最大的起飞重量也就是20吨,这20吨的重量相当宝贵,飞机自身重量、燃油重量、飞行员重量以及战斗载荷重量都算在内了,但是,如果东辰有能力将燃油经济xg降下来、将推重比提高上去,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假设推重比也有了40的提升,那么,推重比就达到了14,这架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就达到了28吨,多出了8吨的宝贵重量,可以搭载更多的战斗载荷、可以装配更大、更有效果的航电设备,多了8吨重量,就相当于网游中对手多加了几个装备格,他可以携带更多的装备来提升自己的综合战斗力。
而现在,东辰前后的四款发动机,都保持了东辰的高标准,这就证明,东辰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仅仅是局限于dc1-1,而是具备了足够的技术延展空间,这便让在场酱油团成员心中涌上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与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