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
满嘴忽悠的仲修倒是说了句真话——
林墨自愿“借命”,意图复活已死的白氏女。
然而一个书生,没经过修炼,咒术什么的都不懂,怎么就能复活一个死人?
关键便在这线香上。
民间怪谈有一“灵犀香”的传说。
神人所赐结良缘香,日日焚之,烟气通天,是为引子,让有缘人相隔千里亦能心有灵犀、两情相悦。
又道,灵犀香凝集日月精华,故此可以沟通阴阳。
林墨点燃的这根线香便是灵犀香了。
然而此灵犀香,非彼灵犀香。
它确实是一种引子。
蛊引。
噬神蛊,一种介乎阴阳之间的蛊虫。
以灵犀香为引,将子蛊种入新死的处女心核,便造成女子复活的假象。
女子一旦跟为其燃香的男子交合,二人便自此命魂相系。
期间,须得日日焚香,女尸才能保持鲜活;
待七七四十九日满,子蛊育成,会将吞噬到的生气反哺给母蛊。
随后子蛊死,女尸重归腐败。
女子魂魄,及与她交合的男子命魂,俱数成了母蛊的养料。
傅藏舟不太清楚林墨从哪得来的灵犀香;
综合二鬼的说法,当是为复活白氏女,林墨被什么人骗了,用了这灵犀香。
作为培育子蛊的“容器”,被灵犀香“复活”的女子一般不会知道,自己“复活”的真相。
当然了。想要“复活”心上人而燃香,并立誓自愿与死人共享命魂的男方,肯定也不清楚灵犀香的真正作用。
所谓噬神蛊,按照《秘术》的说法,是人类邪修搞出来的……为了修炼邪术,或也可能是为谋求长生。
怪不得……
仲修会说林墨“愚笨”。
其真情可嘉,但意图复活死人并付诸实施,确实愚蠢。
不提灵犀香是害人害己的东西。
林墨就算用别的秘法,将死人复活,哪怕是以一己命魂作代价,不至于牵连无辜……悖逆生死、混淆阴阳,是为天道之禁忌。
可以肯定,这一回其纵是能避免生死之危,阳寿必将有损;
且在余下的日子里,恐多有不顺,疾病缠绵。
傅藏舟敛起杂念,双眼血色流转,“看”向白氏女的尸体心核处。
——咦?
噬神蛊怎么不见了?
忽而想到了一个差点给忽略掉的问题。
白氏女“复活”了,显然与林墨成了真正的夫妻,蛊引与容器(女尸)、养料(林墨)成功建立了联系,那么……
男鬼仲修是怎么进到女尸里的?
更枉论,他还成了肉身的主导者。
须知,养蛊容器理当不能有“杂质”。
育养着噬神蛊的女尸,无法容纳外来的鬼魂。
傅藏舟将目光转移到男鬼身上。
端详了足足一刻钟。
还是没寻摸出个所以然。
主要是,两个鬼“挤”在一具肉身里,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本该各自独立的魂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那种。
傅藏舟沉吟了不到三秒,瞟了一眼林墨,果断不再犹豫。
手指动了动,在场唯一的活人便陷入了昏睡。
“官人/子言兄!”
情急之下,两个鬼一起喊出声。
探了探书生的鼻息,发现不过是“睡着”了后,二鬼面色稍微好看了。
“是谁在生事?”白氏女气怒出声。
仲修目光环顾了一圈,忽是轻笑:“出来吧小郎君,我知道是你。”
傅藏舟也不故作玄虚,身形晃了一晃,在二鬼正前方不足一丈处,现身了。
女鬼面色几番变化,是一句质问:“这位郎君到底有何目的?为什么一直纠缠着我们不放?”
男鬼安抚了句:“柔妹妹稍安勿躁。我想小郎君会给我们一个合理解释的,”望向少年,“是也不是?”
傅藏舟不打算废话,学着桢哥对待外人的高姿态,手里捧着一本簿册,慢条斯理地翻着书页,语气淡淡:“我为司掌生死簿的持簿人。”
刚才想了想,在没法使用暴力手段的情况下,要让这两个心防有些重的鬼说真话,必得有让人信服的理由,或是令人敬畏的身份。
鬼王什么的,自我介绍起来太羞耻。
思来想去,生死簿的传说大家耳熟能详,不必赘述身份,轻描淡写一个“持簿人”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至于对方信不信……
生死簿拿在手,哪怕本不知道生死簿长什么样的鬼魂,只要感受到那隐约的、让人心悸的威压,便是不愿相信,也一定被慑服,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这一句简短的自我介绍,确实起到了效果。
两只鬼都愣了一愣。
白氏女一时没了气怒,似乎有些畏惧,身形往仲修更贴近了一分。
仲修回过神,面上恢复了些许笑意:“原来是判官大人。”坦然朝少年作了个揖,“小人适才多有失礼,还请大人降罪。”
判官?傅藏舟很快想起了,民间传说判官司掌生死簿。
判官就判官罢,没必要刻意纠正。
微微摇头:“降罪便不必,我为林墨而来,你们可愿说实话?”
是片刻的安静。
仲修反问道:“不知大人想知道什么?”
言辞间有些试探之意,好歹没再满口胡扯了。
傅藏舟对男鬼的态度表示满意。
心里记着了,下回再遇到类似情况,或者任务需要,直接以持簿人身份主事。
高深莫测,回了两个关键词——
“灵犀香,噬魂蛊。”
仲修微怔,遂倏然长吁了一口气:“大人慧眼通天,小人怎敢再作隐瞒?”
目光在白氏女鬼魂,与林墨之间流转。
“事情得从柔妹妹落水亡故说起……”
跟推测的大差不差。
林墨本与白氏女两情相悦,忽闻心上人逝去,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一时入魔,听说灵犀香可沟通阴阳,便想着再见心上人一面。
不想用了灵犀香,竟让人“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