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锋/啊,我的心上狗

分卷阅读28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祁重之作可怜状:“吃一口呗,我起了个大早特地做的。”

    门开了一半,赫戎收回手来,饶有兴味瞥了眼他手里的东西:“你做的?”

    祁重之连连点头。

    赫戎略一思衬,很给面子地接了过来。

    他曾经尝过祁重之的手艺,虽然凉透了,还沾着点落地灰,但味道依旧很不错,比吃过的很多糕点都要好。

    他低头摆弄粽子上的细线,但无奈缠得太紧,迟迟找不到解扣的方法,于是很没耐心地使劲一扯——

    祁重之忙道:“诶,且慢!”

    已经晚了,细线突然绷断,滑溜溜的粽子骨碌碌脱手而出,半空中滑过一道弧,“啪”地落到了地上。

    外包的荷叶缓缓散开了一角,祁重之弯腰捡起来,抬头看赫戎拧着眉头站在原地,好像不明白素未谋面的粽子到底和他有什么仇。

    祁重之噗嗤一笑,熟稔剥开层层荷叶,万幸白胖胖的粽子还完好无损藏在里头。他捏着黏糊糊的里皮,把半露甜枣的粽尖儿举到赫戎嘴边。

    赫戎下意识要去接,祁重之拿着粽子往旁一躲:“糯米黏手,我来吧。”

    赫戎觑了他片刻,意外顺从地收回手,低头满满咬了口香喷喷的粽子。

    蜜枣是去了核的,裹在热腾腾的糯米里头,从舌尖一路甜到舌根。

    祁重之又把荷叶往下剥了剥,赫戎刚想去吃第二口,门口响起小二风风火火的吆喝声——

    “客官,端午佳节,本店今日有招牌雄黄酒赠——”

    虚掩的门被推开一半,两人四目齐刷刷瞪了过去,小二一见这阵仗,剩下的话登时一股脑儿噎回了嘴里,讪笑着往后退,并贴心给他们带上了门:“对不住对不住,打搅二位了,您请继续、继续……”

    及至心惊肉跳地下了楼梯,前台掌柜看他脸色不对,莫名其妙问:“怎么回事,魂不守舍的,酒咋没送进去?”

    “嘶,别提了,”小二把酒放到桌上,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压低声音凑过去,“俩大男人藏屋里正卿卿我我呢!这就得了,还不关门,嘿呦,可臊死我了……”

    房里两个“卿卿我我”的男人面面相觑,祁重之苦笑:“好了,这下我晚节不保了。”

    话是这样说,却依旧伺候着赫戎吃完了整个粽子,接着放下粽叶,照他洗过脸的盆子里涮了涮手:“我过会儿要出趟门,你来吗?”

    赫戎品着嘴里的余味儿,问道:“一月期限已到,你的计策进行得怎么样了?”

    祁重之擦干净手,稍加思索:“最迟今晚,有心人应该就会有所行动了。”

    赫戎:“那你这时候出门,不怕遇上危险?”

    而且还没说要他必须跟着。

    “现在还不会,”祁重之眯起眼,慢悠悠说,“野兽捕猎前,总会先隐在暗处观望一阵子,免得打草惊蛇。我现在出门,就是去给他们观望的。”

    赫戎看他翻出了包袱里的断剑,拿布条缠住了两截剑身,单露出雕刻精美的剑柄,打结系在了背后。

    “为了已死之人,让自己置身险境,不值得。”

    祁重之忽然听见赫戎这样说,语气很沉,不像在说笑,他猛地愣住,觉得这话说得实在没道理。

    “……可那两个已死之人,是我的爹娘啊。”

    不是值不值得,而是必须去做,否则才是大逆不道、铁石心肠吧?

    他想到这里,蓦地记起赫戎的经历,此人曾经亲手弑父,更没听他提起过自己的生母,不知道“爹娘”二字于他而言,究竟代表着什么意义。

    他佯装漫不经心瞥过赫戎的表情,见后者亦在垂目沉思,整张脸上的神色有点儿说不上来的空茫,似乎在仔细琢磨过后,最终发现——爹娘两个字,没什么意义。

    赫戎毫无预兆抬起眼睛,和祁重之窥探来的目光对上,祁重之不禁一惊。

    赫戎再次开口,声音很轻,轻到祁重之不太确定他是不是在跟自己说话:“你的命就不是命吗?”

    祁重之陷入沉默,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与赫戎间隔着天堑鸿沟,从认知上就大有异同。要照从前,他可能还会慷慨激昂地指正这位大将军错得离谱的观念,而在时过境迁的如今,他得知了赫戎身负奇毒,在鲜血浇筑的人生路上踯躅独行二十多年,前无友人,后无亲眷,或许直到一二载后毒发身亡,他仍是孑然一人,便突然什么都说不出口了。

    的确,他劝祁重之不要因为父母之死而以身犯险的想法为世俗所不容,可如果仅仅因此就判定他冷血无情,未免也太以己度人了。

    那些众民俯首、统领千军的虚荣与繁华终究只是浮于表面的镜中花水中月,真正能直达心底的,无过于血浓于水的父慈母爱,而这些人人生来所获,往往不会多加关注的舐犊之情,他却从未感受过一星半点。

    他的父亲唯一教给他的,是如何榨尽己用,如何泯灭人性,如何去做一把见血封喉的利刃。

    该劝吗?怎么劝?拿什么理由劝?

    ……罢了,自己的事儿还没个头绪,不如不劝。

    “我虽然置身险境,可我从未有轻贱其身的想法。”许久,祁重之轻叹口气,迎着他的视线,缓缓道,“当年我骤然丧亲,失去所有,平白多了一桩血海深仇,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高烧烧得神志不清,还疯了一般拼命练剑。是义父心疼我,搁下生意,日夜陪伴,不厌其烦地哄我照顾我,后来又不惜万里,亲涉关外,捧回爹娘的骨灰,从此让我有了寄托,才没至于忧思成疾,白白丢了一条性命。”

    究竟是从未拥有更痛苦,还是曾经拥有、又于一夕间历经生离死别、空余半生寂寂思念更难以忍受,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你只要知道,”祁重之拉开房门,“我没有轻视自己的命,这就够了。至于你心里其他的问题,我回答不了。”

    屋外飘起了毛毛细雨,天渐渐阴沉下来,祁重之撑起一把伞,跨出客栈门槛,独走于朦朦雨幕中。

    踱出数十步远,他停下脚步,似有所感地转回身去,见赫戎不知何时跟了上来。

    祁重之低低一叹,将伞柄递给略高一首的赫戎,后者默不作声接过,挡在二人的头顶。

    佳节盛景,两人比肩而行,慢慢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却并不觉得拥堵。

    赫戎的过去浸满了痛苦,但时至今日,痛苦都已过去,他却好似还沉溺其中,做着日复一日的噩梦,醒不来,也不知该如何醒来。

    但实际上,枯骨生花,荆棘萌芽,再冗沉无光的梦境,也必定能等得冰澌雪消,雾散云开的那天。

    也许将来有一天,会出现那么一个人,引他走出困境,窥见光明。

    第32章 第三十章

    绵绵细雨并未能浇灭人们高昂的兴致,一条康庄大道,三分之二被两岸云集的小贩占据,余下一分挤满了水泄不通的人流。

    祁重之二人不急于游景看花,他们随波逐流,甘心被人群推来搡去,哪里热闹便往哪里凑合。

    不绝于耳的吆喝声里,有一嗓极其嘹亮,祁重之拉着赫戎停下脚步,朝贩卖端午小件儿的姑娘笑眯眯道:“来一壶!”

    “好嘞!”小姑娘不大的年纪,手脚倒麻利得很,大勺在酒缸里一舀,浓香酒液哗啦啦呈一线,一滴不漏流进了缠红娟布的葫芦嘴里,“来,您的雄黄酒!还要点别的啥不?”

    祁重之接来深深一嗅,心情大好,往旁一拍赫戎的后背,豪气千云:“这摊上的物件儿,瞧上哪个了,随便挑。”

    赫戎轻飘飘接口:“反正一个都买不起。”

    姑娘面前,岂可丢了脸面?祁重之把眼一瞪:“那就把你押在这儿抵债。”

    小姑娘被逗得捂嘴咯咯笑,眼神不住往祁重之俊俏的面貌上瞟,大大方方说:“没有钱也不要紧,奴家愿意白送公子一枚香包。”

    “那敢情好,”祁重之挽起袖子,竟真在摊面上挑了起来,“麻烦送我一枚‘娃娃抱公鸡’。”

    姑娘讶异打量他:“看不出来,公子这么年轻,已经有妻室了吗?”

    祁重之接口:“可不是吗,孩子都这么大了。”

    边说着,边一指身边人高马大的戎将军。

    小姑娘惊讶张大嘴,半晌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乐得前仰后合:“公子真有意思!”

    耽搁人家生意这许久,不买点东西过意不去,祁重之到底花了三个铜板,捞走了几样可有可无的小件儿。

    雨聊胜于无,二人索性收起了伞,时近正午,两个人就着雄黄酒,蘸着天上下的无根水,解决了一顿全粽宴。

    祁重之眼见着卖粽子的小贩笑得愈来愈像九月老菊,半个板车的粽角几乎全进了赫戎的肚子,在他再一次拿起不知第多少个甜粽后,终于忍不住吸起凉气来:“亲娘啊,好吃也不能照死了吃啊。”

    “不好吃,”赫戎当着小贩的面儿中肯点评,“米硬,不够甜,分量少,不如你做的好吃。”

    祁重之大感惊奇,能从戎大爷的嘴里听到一句夸奖,那真是堪比铁树开花:“我可真受宠若惊,既然如此,你能否少吃几个,给我省一点钱?”

    赫戎点一点头,又捞起两个,往后退开一步,表示吃够了。

    祁重之认命地掏银子——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怎么不撑死他呢?撑死了,我就顺势倒地上,拽住小贩让他赔钱。败家的东西,下次再不带他出门了——不,没有下次。

    小贩涎着脸接过银钱,指路说:“您二位是外地来的吧?再往前不远就到了济湖边上了,那里景色好,今儿还有赛龙舟的,热闹着呢。粽子不好消化,您二位闲的话,不如去那儿溜溜食。”

    祁重之问:“人多吗?”

    小贩:“多是多,可现在哪里的人不多?”

    祁重之满意颔首:“那就成,人不多我还不去呢——走了儿子。”

    赫戎跟上来,手指拨弄伞身,伞在掌心唰唰转过半遭,顶端依次精准无误击中祁重之肩、背、腰三处大穴,打得他猝不及防往前一个趔趄,即将以脸着地时,及时被赫戎拽住后脖领,稳稳捞了回来。

    他还没站稳脚跟,赫戎随即握着他的肩膀扭回正脸,低头警告:“再乱叫,小心你的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