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149章 造游艇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卡尔·邓尼茨先生,感觉怎么样?”
    走到跟前,他们的早饭是米粥和包子,看上去很美味。
    不过,一群人大半都在摆弄筷子,不会用。
    “我感觉很糟,”
    卡尔·邓尼坐在地上,仰头看向张新,“我们需要刀叉、需要猪肉。”
    对待历史名人,张新愿意友好协商,绝不是因为他们是潜艇工程师而优待。
    “可以,你的要求会得到满足。”张新不加思索答应卡尔。
    这时,一个60来岁的中老年人,眼睛大大的,留着银色络腮胡子,形象和善,
    “先生,我想有张床垫,年纪大了腰不好。”
    张新看向卡尔,“这位老先生是?”
    “他叫波尔,是一名技术精湛的焊工。”
    张新眼晴明亮几分,“当然,你今晚就会有床垫。”
    答应的十分爽快。
    张新的友好态度让很多人心情美丽。
    “先生,我也想要床垫,还想吃炸猪脚。”
    这次说话的是个年轻人,高高瘦瘦的,眼骨突出。
    张新再次看向卡尔,“他是?”
    “他不是我的团队成员,应该是船上的一名水手...”
    “凑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张新回头朝身后跟着的大虎吩咐。
    大虎愣了一下,刚才不是说要求能满足吗?
    旋即冲上去对青年一阵拳打脚踢。
    打的对方啊啊大叫、不断求绕。
    待对方吃够苦头,张新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类似卡尔先生、波尔先生这样的好人,会得到优待,其他人除非有突出贡献,否则没有权利提要求。”
    ‘好人?’
    卡尔·邓尼茨眉头跳跳,张新是如何区分好人和坏人的?
    其中有灵光的,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举手,“先生,我是螺旋桨车床打磨工,我是好人,我可以提要求吗?”
    “当然,”张新眼睛明亮,“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好人,你要提什么要求?”
    卡尔·邓尼茨恍然,他懂了、悟了。
    “我离开家里时,妻子刚刚怀孕,毕竟要在这里待到1942年,我担心很她,我可以给她寄钱吗?”
    张新沉默两秒,“不行,这会暴露你们的位置,但是——如果你同意,我可以派人把她接过来。”
    “....”
    男人先是颓废,然后是不可思异。
    其他人也惊呆了,当俘虏还能把老婆接过来?
    “我还有三个孩子,他们可以一起过来吗?”螺旋桨车床打磨工期待又问。
    “可以。”
    放一只羊和放两只羊没区别。
    “谢谢!谢谢!”男人丢下碗筷,开心到大哭。
    “先生,我也是好人,我是管道工...”
    “我也是好人,我是电工...”
    “我是钣金工...”
    “我是防锈工...”
    一群人,饭不吃了,尽说自己是好人。
    这让军人和水手俘虏很无语,他们好像没啥长处。
    张新让卡尔统一登记众人需求,之后立即开工,就地组装潜艇生产线。
    “...”
    卡尔内心纠结,他还不能很好适应现在的角色。
    之前还是日尔曼海军军官,没想到现在要叫别人‘老板’。
    不过,好汉不吃眼前亏,卡尔道:“BOSS,U2潜艇需要在船坞里生产,方便下水入海。”
    抢来的这套设备,就是用来生产U2的。
    卡尔下意识以为,张新也生产U2。
    张新摇头。
    U2潜艇这个年代确实很先进,但现在生产不了,其它不论,单单抗压钢材就是难题。
    而半潜式鱼雷艇只有22吨重,陆地上拖着就能跑。
    下潜也只需20米,发动机气缸缸体钢材就能用,完美可以避免被生产钢铁的阴国人猜忌。
    等未来老郑家的钢厂技术提上来,再考虑U2,因此不需要船坞。
    “就在这里落地。”张新明确拒绝他。
    “安全呢?一担有殖民者走进来,这些东西藏不住。”
    前世历史名将——卡尔·邓尼茨,能为自己考虑,张新感到欣慰。
    回程路上8天时间,船上没事做,一天盅惑16小时,效果显着。
    “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而且这里有水、有电、有配套,其它地方满足不了。”
    卡尔·邓尼茨思考两秒把头点点。
    水电好解决,但配套很难。
    运输配套材料过程中,一次、二次或许没事,一百、两百次肯定被怀疑、被发现。
    “而且我没有打算造潜艇,造游艇不违法,为什么害怕殖民者?”
    “...”
    卡尔大脑懵圈好几秒,不确定反问:“造游艇?”
    “对,这套设备能造潜艇,生产游艇轻轻松松吧?”
    “呃,理论上是可以的。”卡尔回答。
    张新笑笑,距离世界大战还有好几年,那怕现在小本子攻打爪哇,那也是殖民者、漂亮国该操心的事。
    跟他张一没关系,他只要暗中荀着就行。
    表面生产游艇打掩护,等这群日尔曼人心稳定下来,再把半潜式鱼雷艇的设计图拿出来。
    离开13号车间,张新终于有时间去城区。
    经过正在重新装修粉刷的千门,来到西方商业街摩根银行。
    穿过层层白人安保,张新进入银行大厅。
    张新到时,蔡小景正在伏岸工作。
    旁边同事看到张新悄悄走过来,无声笑着、都没有提醒她。
    这个年代不流行送花,张新再次变出糖葫芦,从蔡小景眼睛底下扫过。
    蔡小景这才注意到张新,和两边看笑话的同事。
    小脸顿时绯红。
    接过糖葫芦,蔡小景关切问:“张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天晚上,车间里的事情处理好,我就过来了。”
    “对了,”蔡小景忽道,“尼亚行长问过你很多次,她就在楼上。”
    “我去看看,晚上一起吃饭。”
    留下这句话,张新向一楼大厅右手边的楼梯走去,抬头看见尼亚.戈麦斯在楼梯上端凝视自己。
    吓的张新小心肝突跳,以为那里露出马脚。
    毕竟是自己杀死、烧死她的同胞。
    “过去20多天,你浪哪去了?”
    这口吻、这架式,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怨妇呢。
    “出差,有什么问题吗?”张新反问。
    尼亚没说话,转身向办公室走去。
    张新跟上。
    古香古色的办公室内,尼亚在办公桌后面坐下,习惯性地左腿搭右腿。
    张新不请自坐,落在她对面。
    “漂亮国政府在一周前决定对小本子进行经济封锁、物资禁运...”
    “...”
    回来两天,这是张新第一次听说,有点反应不及。
    历史上,1941年小本子被唐山战场拖住。
    后力不足,无以为继。
    于是决定多管齐下,采用从内部分化的办法,比如旺精卫。
    同时采用封锁唐山的办法。
    为了切断漂亮国援助唐山的几条渠道,小本子1941年派兵入侵了法属印度和阴属印度。
    同年,漂亮国联合西方盟友对小本子禁运。
    现在是1936年,经济封锁整整提前了5年。
    这种情况,小本子会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