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万界之最强帝皇

第256章 开天下学堂!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赵风的话音刚落,刘吉的两眼便瞪大了起来。
    “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奇物?”
    刘吉一脸的难以置信。
    “此物,主要是在河东之地盛产,朕会派人前往勘探,尽早解决这燃料问题。”
    赵风开口说道。
    他的印象当中,山西是煤矿最丰富的地方,只要照准了那片区域挖,应该不会错。
    “如果可以的话,臣希望陛下派臣前往,寻找这神奇的‘煤’。”
    刘吉神色略显激动地道。
    “既然爱卿如此感兴趣,那朕便让你同去吧。”
    赵风点了点头道。
    这件事情,赵风打算交给东厂去办。
    东厂的办事效率,他还是信得过的。
    至于刘吉,让他同去,了解一下煤矿的开采,同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煤作为燃料,也有助于蒸汽模型的改进。
    “好了,你下去吧。”
    赵风望着若有所思的刘吉,摆了摆手道。
    “臣遵旨。”
    刘吉的心中十分兴奋。
    若真有陛下说的这种“煤”,而且这“煤”如同陛下说的这样,产量巨大的话,那他相信,他的蒸汽模型,很快就可以进行推广,量产!
    必将引发革命!
    ……
    大庆殿内。
    在将寻找煤矿的旨意传达下去后,曹正淳便走进了大殿。
    “陛下,天下会的密报。”
    曹正淳向着赵风拱了拱手,递上了一份情报。
    赵风接过情报,打开一看。
    旋即眼睛微微一亮。
    这情报上说,昆仑五老中的三位,进犯天下会,已被天下会杀退。
    确切来说,是让李太白一个人杀退了。
    三位六品大宗师,其中两位都让李太白给杀了。
    剩下的一位,也是闻风丧胆,重伤而逃。
    如今,天下会已经精锐尽出,进军昆仑山,准备搜山检海,找出那昆仑五老剩余两人的下落。
    “雄霸这个人,果然有枭雄气度。”
    赵风对于雄霸这等主动进军昆仑山的做法,表示十分赞赏。
    斩草要除根。
    现在既然已经取得了优势,那就必须要抓住这点优势,趁机将敌人彻底摁死,决不给其翻身的机会。
    昆仑山,号称仙家名山,但那又如何?
    胆敢和朝廷作对,和他这个皇帝作对,那便只有一个下场!
    那就是死!
    虽说不一定能搜到那昆仑五老的下落。
    但天下会此举,无疑能够让整个中原武林彻底心寒,不敢再对天下会有半点不臣之心。
    如今挡在天下会的面前已无强敌。
    天下会整个中原武林的资源,已是指日可待。
    在下诏肯定了雄霸的行动后,赵风便将诸葛亮、杨猛和户部尚书三人给传召进殿。
    “臣等参见陛下。”
    诸葛亮、杨猛和户部尚书三人叩拜道。
    赵风摆了摆手:“三位爱卿起来吧。”
    “谢陛下。”
    三人这才恭敬起身。
    赵风扫了三人一眼,没有拐弯抹角,便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召你们三位爱卿前来,是想和你们三人商议一下,朕心中的一个想法。”
    “陛下请说。”
    诸葛亮三人心中微惊,拱手说道。
    在经历了以往那么多事情后,他们心里很清楚,陛下的想法,一定不是什么寻常简单的想法,很有可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石破天惊的想法。
    “朕先问你们三人一个问题。”
    赵风也不急着直说,而是先抛砖引玉地问道:“你们觉得,今天为什么你们可以站在这里,成为朝廷的重臣,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诸葛亮和杨猛还是沉思。
    户部尚书却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陛下英明,慧眼识金……”
    赵风笑而不语,微微摇头。
    这让户部尚书的心思微沉。
    难不成,他这马屁拍错地方了?
    “是因为科举。”
    杨猛的眼中泛起了一丝精光,“科举改变了臣的命运,如果不是科举,臣现在恐怕还只是一介狂生,根本没资格进入朝堂之中。”
    “丞相,你觉得呢?”
    赵风的目光,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臣觉得,是才能。”
    诸葛亮只是略作沉吟,便回答道:“若臣没有才能,陛下断不会任用亮为丞相,将朝政交托臣下。”
    “才能,科举,你们都只说对了一半。”
    赵风摇了摇头。
    “请陛下明示。”
    诸葛亮三人皆是低着头,眼中浮现出一丝期待,想听听陛下的解释。
    “朕想说的,只有两个字,教育。”
    赵风伸出了两根手指,旋即接着说道:“杨猛,你一介寒门子弟,为何能中科举?若非你上过学堂,经受过教育的话,你觉得你有机会出人头地吗?”
    说罢,赵风又看向了诸葛亮,“丞相,若你目不识丁,大字不识一个,你觉得,你还有机会拥有现在的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机吗?”
    听得这话,诸葛亮和杨猛二人皆是眼睛一亮,“陛下所言极是。”
    他们能达到现在这个地步,教育是最基础的一步。
    若他们出身于农户之家,连书都读不起,那根本到不了这个地步,现在恐怕都还在农地里劳作呢。
    “如今我大周国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但想要让国家更进一步,不仅要让百姓人人皆可温饱,还要让这天下百姓,人人皆可念得起书。”
    赵风的话音刚落,大殿内的三人吃了一惊。
    人人皆可念得起书?
    陛下的心也太大了!
    要知道在当今这个时代,能够念得起书的,基本上都是有点家底的人家。
    官宦子弟自不必说。
    再往下,也基本都是商人和地主的后代。
    寻常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还有余力供子孙后代去念书?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啊!
    “朕打算开天下学堂,根据难度,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一年之内,将学堂开遍大周国的每个县,招收当地的学子入学读书。”
    听得赵风这话,诸葛亮三人,却是陷入了沉吟之中。
    在整个大周国范围内,每个县都开设学堂?
    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
    要知道,整个大周国,足足超过两千个县。
    那岂不是意味着,要建超过两千所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