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由司祁开车,江钰婉闭着眼睛靠在彦山的身上。
司祁后后视镜镜中看到江染染拿着老爷子的骨灰盒,面无表情的看向窗外。
十来分钟便到了。
车子直接开到四合院门口,下车后大家都走了进去。
江染染径直走到正房,把骨灰盒放到八仙桌上,也没有香火纸上祭拜。
大家只能鞠个躬。
院子安静的只能听见风声,尔耳一声鸟叫。
过一会儿司祁打破这份安静,对大家说道:“江姨,姨夫,大家都累了一天了,我让人准备了一些白粥,都吃口吧。”
说完便转身走到厨房,拿了白粥和碗走了进来。
“小祁,难为你还记得,我吃不下去。”说完江钰婉又哭了。
彦山连忙擦眼泪,并轻声的安慰到:“吃点吧,让爸放心。”
“彦山。”
江钰婉话未落,泪先落了。
“让染染和晚宁也要吃着,她俩今天也是滴水未进了,你是长辈,得做榜样。”彦山说出来的话总是让人信服。
“染染,吃点吧。”只见江钰婉急切的望着江染染。
大家都望向江染染,好像是等回答,又好像不是。
江染染好多了,至少能发出声音。
“好,姑姑。”江染染用嘶哑的声音回答道。
听到这句话,司祁连忙把粥递给江染染,紧接着又给每人盛了一碗。
粥的温度刚刚好,既不烫,也不凉,吃饭嘴里都不用嚼,它自己就顺着喉咙咽下去了。
等大家吃完饭差不多都12点多了。
“晚宁,你和染染去休息吧,明天还得早起,有祭拜的人,还要要墓地。”
“好的,爸爸。”
说完彦晚宁拉着江染染去了东厢房。
彦山又接着说“小祁,天色已晚,你今晚就住下吧。”
“不了,姨夫,我回家去,明天再过来,我爷爷也要送江爷爷最后一程的。”司祁回答道。
“好,那你路上开车小心点。”彦山嘱咐道。
“我知道,江姨,姨夫,你们也早点休息。”话音刚落,司祁便走了出去。
“彦山,怎么办?我没有爸爸了,我再也没有爸爸,这该怎么办?”说话间江钰婉的眼泪又流出来。
“再也没有和我斗嘴的老头子了,他也吃不上我做的杂酱面了。”
“没事,没事,有我呢,一切都有我呢。”彦山用手轻轻的拍着江钰婉安慰道:“我会为你们撑起一片天的。”
江钰婉哭着哭着便睡着了,彦山见江钰婉睡着了,便小心翼翼的抱着江钰婉去床上休息。
????
江染染和彦晚宁到卧室后,躺在床上,怎么睡也睡不着。
“染染,你睡着了吗?”彦晚宁轻声的问道。
“表姐,没呢。”嘶哑的回答道。
“我睡不着,今天的一切感觉是那么不真实,我走的时候姥爷还好好的,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姥爷就……”彦晚宁抽搐的说道。
是啊,就像假的一样,一切都显的那么不真实,早上那么鲜活的人如今却变成一堆灰,放在那狭小的盒子里。
彦晚宁刚才还在喋喋不休的说话,转眼间便睡着了。
江染染看着屋顶,怎么也睡不着,闭上眼睛,大脑放空着,什么也没想,就是睡不着。
今天晚上,才是老爷子去世第一晚,江染染再次来到了正屋。
看到那小小的骨灰盒。
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以前与姥爷子一起玩耍的点点滴滴。
伤心欲绝,泪水如潮水般涌来,眼泪模糊了江染染的双眼,心里如刀绞一般难受。
从老爷子去世到现在,整整一天,江染染才哭了出来。没有发出声音,只是在默默流泪。
江染染心想也许是原主的感情还有完全消散,再加上自己又有原主的记忆影响自己,才会这般难受。
“染染。”
“姑父。”
“染染,人生许多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比如说生命,我们能做的便是要好好的生活着。”彦山说道。
“姑父,道理我都懂,可到自己身上就不是那回事了,也无法说服自己。”江染染用嘶哑的声音回答道。
“我都知道,着世上本就无身感同受,只有刀子扎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会感觉到疼,但姑父也知道,染染是个坚强的孩子。
乖,不想乱想了,去休息吧,明天还得起早,身体可不能垮了。”
“姑父,您也去休息吧,今天一天辛苦您了。”
“我没事,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我便什么事都没有。”
江染染听完彦山说的话便转身离开。
不知道过了多久江染染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
天灰蒙蒙的,还没有大亮,大家就都早早地起床了。
每个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臂上都挂着黑色的布。
叫孝布,又叫黑纱,是为了祭奠亲人以示悼念的一种方式。
通常男人系在左胳膊,女人系在右胳膊,戴黑纱的都是至亲,其它亲属可以不用戴。
江染染发现司祁也带了黑沙,这是当自己为家人了。
的找个机会说清楚,不能拖泥带水的纠缠不清。
祁家人看到司祁带黑沙,有些是在看好戏,有些则是不屑一顾。
“染染,不要伤心难过的。”这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对江染染说道。
“司爷爷我晓得的。”
“那就好,你是个乖孩子,你爷爷不在了,还有我,再说了你爷爷的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你如此难过。”安慰道。
“然之不在,今天就让司祁做大孝子,送你爷爷上山吧。”
听到司爷爷的话,祁家有人想要站出来说话,但看到司爷爷不怒而威的表情,默默的咽了一口口水,然后把头低了下去,假装看自己的脚趾。
有的人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说大哥大嫂都没说什么,也是老爷子吩咐的,反对也是无效的,说不定到时候还得挨几声骂,才不干找骂的活。
江染染看到其他人各异的表情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随后带着大家进入正房,大家都对着骨灰盒鞠了三个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