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喜当妈,嫁个工人顶呱呱

第332章 打呼的小五


    一夜好梦,小五精神抖擞的跟大家打招呼。
    看到黑爷的时候,小五十分夸张的调侃道:“哟,黑爷爷,你昨晚是不是背着我干坏事去了,瞧瞧你的黑眼圈,都快赶上秀兰婶子家的小花猪了。”
    “你个兔崽子,你才是小花猪,你全家都是猪。要不是你我能这样?干了坏事还好意思在这里得瑟,是不是又皮痒痒了。”
    “我又咋了?你可别乱冤枉人,昨晚我可一直在安静的睡觉,你别想碰瓷我。”小五捂紧了苏母早上给的五毛钱。
    心里嘀咕道:不能让他们知道我有五毛钱,不然这五毛钱就留不到明天了。
    “是是是,可安静了,也就睡得跟个猪一样。幸好你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不然找猪的人都得上咱家来找。”
    爷孙二人日常斗嘴。
    “小六子,你说,我昨晚上闹没?”说不过黑爷的小五开始找救兵。
    “哥,食不言寝不语,现在吃早饭呢。”
    没睡好的小六迷迷瞪瞪的。
    以往跟苏千山苏千凡一屋的时候,三个人都打呼噜,他也没觉得呼噜声多吵,甚至睡得贼香。
    但单独听小五的呼噜声时,他就烦闷无比,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以至于今天早上一点精神都没有。
    “哼。”小五冷哼了一声,对着桌上的早饭就开始狼吞虎咽了起来。
    中午,秀兰婶子王婶子廖婶子们相继上门,每人都拎着一大篮子瓜果蔬菜和土鸡蛋。
    “苏婆子,我们来了。”
    “急吼吼的叫我们来啥事啊。”
    “我还说下午去大黑山给你家孩子摘点酸枣子,带着路上吃。”
    “现在哪还有什么酸枣子啊,早让村里那群泼猴摘个精光了。”
    “没事,我屋里头腌了酸梅子,效用跟酸枣子一样的。”
    几人一进门就聊开了。
    小五熟练的给人搬好板凳,然后找了个角落坐下,一个小本本摊在膝盖上,准备将几人聊得邻里八卦记录下来。
    “你们来得正好,我刚把衣裳收拾出来,你们瞧瞧有看得上眼的不,拿回去穿,我去京城也带不了这么多。”
    不好好收拾一次,苏母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的衣服。
    “这么好的衣裳你不要啦?”秀兰婶子看着崭新的棉褂子问道。“不对,你说啥?苏婆子,你也要去京城啊?”
    秀兰婶子很是惊讶。
    原以为苏母去过省城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没想到她一个老太太现在还要去京城。
    京城啊!曾经皇帝老子待的地方,这辈子她们也只能听说而已。
    苏母闻言有些心酸。
    她借了儿女和穿越的光,才能在这个艰难的时代过得如此的潇洒。
    而村里那些妇女婆子呢!!!有些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远山镇。走过最远的路大概就是往来婆家与娘家之间的道了。
    “嗨,这不是担心孩子们吗。你说这人生地不熟的,要是没个人照顾,吃饭都是问题。”
    几个婶子也不懂读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苏母说什么她们就信什么。
    所以王婶子听到苏母这么说之后就有些担心自家的孙子,问道:“那我是不是也要跟着我家的孙子去啊,他们虽然就去个省城,但坐火车也要好几个钟。再坐个驴车牛车的回家,也得折腾个一天的。”
    “这不一样。我实话跟你们说了吧,等四丫小五小六上完这个学期,我们家就搬去京城了。我呢,年纪大了,现在去呢我孙子孙女能一路照顾我,我就想着先过去,不给小清小丽她们添麻烦。”
    与其被人胡乱猜测,不是真诚坦白。
    况且苏母也不担心几人会大嘴巴的将苏家搬走的事情说出去。
    “啊?搬走?全搬到京城去吗?”秀兰婶子问道。
    “对,搬京城去。唉,没办法,好几个孩子都在京城上学,说不定将来就在那边工作了,要是不搬,这一年到头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孩子一面。
    我们啊,老了,见孩子一面少一面,不如搬去京城跟孩子住一块,省得心里老惦记。”
    说着说着苏母突然感伤起来。
    “啥时候走?”王婶子问道。
    “明天早上的火车。”
    “明天就走啊?怎么这么着急呢。”秀兰婶子跺脚,继续说道:“哎呀,我给你纳的鞋子还没纳好呢,怎么就要走了呢。”
    “没法子,坐火车要好几天呢,去到刚刚赶上孩子开学的日子。”
    “行,知道了,你等着,我回家给你收拾点东西。”秀兰婶子风风火火的就要离开,被苏母喊住了。
    “收拾啥呀,这路上人挤人的,我一个老太太带不了多少东西,拿几件换洗衣裳就完事了,你还是先挑衣裳吧。快看看有合适的不,好多都只穿过几次而已的。”
    苏母举着衣裳向秀兰婶子展示。
    借着衣服遮挡的间隙,苏母偷偷擦去了眼角的泪花。
    “选啊,还是说你们嫌弃我穿过?那我送给别的老婆子哈。”苏母故作轻松的打趣道。
    “选,怎么不选,这件这件,我都要了。”
    “你全拿走都行。”
    “哈,好你个苏婆子,你别以为我不敢。”
    “是是是,你敢,你们几个把衣服分了吧,穿不着的就拆了改一改,给家里的娃娃当尿布。”
    苏母跟秀兰婶子她们在屋里聊了一下午,苏清等人很是默契的没去打扰她们。
    小五呢,听着大人的闲聊睡着了。
    就这么坐着小板凳,靠着墙壁就睡着了。
    ……
    傍晚~
    火红的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
    在二月天,这是少见的景色。
    苏母将几人送到了大门口,嘻嘻哈哈插着浑话就把分离的事情揭过了。
    秀兰婶子王婶子廖婶子也都很默契的没谈苏母明天离开的事情,挎着大包小包的离开了苏家。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苏家人悄咪咪的就将人送到了村口坐驴车。
    苏母黑爷带着五个上京求学的孩子坐在驴车上,很是不舍的多瞧了几眼升起袅袅炊烟的水乡村。
    “苏婆子,你个不厚道的也不说个时间,害我去你家扑了个空,喏,刚出锅的白面馒头,热乎着呢,拿着路上吃。”
    秀兰婶子气喘吁吁的追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