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喜当妈,嫁个工人顶呱呱

第194章 难民来了


    但比何丽的期盼的来的更快的是一群群的难民。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逃来的,一个个灰不溜秋都瘦脱相了。
    枯黄稀疏的头发,形如鸡爪的手脚,满是泥垢的衣裳。
    不,也不能算是衣裳,都是用破麻布袋子拼拼凑凑起来的,也就勉强能遮羞而已。
    远远望去就跟行走的骷髅架一样,颇有丧尸群的既视感。
    这些难民看见水就跟疯魔了一样,一头扎进了河道,一个个争着抢着去喝水。
    把坐在大榕树下纳凉的妇人孩子吓得够呛。
    苏母看到这架势,一个胳膊夹着一个娃,飞快的往家里跑。
    “三丫四丫,快跑。”
    三丫四丫不明所以,苏母说什么她们就做什么。
    直到看不见那些难民才敢停下来。
    小五小六被颠了一路,还以为苏母在带他们玩游戏,拍着手说再来一次。
    “先回家,回到家我再考虑一下。”
    苏母许久没跑过这么快了,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娘,你这是干啥去了,咋满头大汗的。”看见苏母有些狼狈的样子,苏清疑惑的问道。
    “别提了,村里进了好多难民,我带着孩子一路跑回来的,一刻都不敢停。”
    苏母提到那些难民时,还有些心有余悸。
    “难民来了?来就来呗,都是一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能恐怖到哪里去。”
    苏清对难民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看的那些电视剧。
    乌漆嘛黑的脸,破破烂烂的衣裳,拄着棍子拿着破碗,就开始一天的乞讨生活。
    “你还是太年轻了,这人啊,饿急了眼,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娘是从那个年代苦过来的,娘比你懂,听娘的就对了。”
    随即就叮嘱几个孩子,“三丫四丫,你们两个看好弟弟喽,不要让他们乱跑。要是弟弟不听话,你们就拿出当姐姐的气势,该说说该打打。
    你们自己也不要去村口那边玩,看到陌生人就快点跑,知道了吗。”
    “知道了姥姥。”
    “好,去吧,去玩吧,别跑远了。”
    歇下来的苏母陷入了以前的回忆里。
    苏母逃过荒,一路上的见识见闻是她几辈子都无法忘记的。
    那时的她才五六岁。
    持续的干旱让她的家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一开始父辈们还会各种祈求老天爷开开眼,降点雨,让他们能活下去。
    但是一个月、半年、一年……滴雨未落。
    半水瓢的水,家里九口人,只敢一人抿一下,剩余的又倒回罐子里封起来。
    方圆十几里内,只要是能吃的都被薅光了。
    树皮,草根,还有……观音土,这些她都吃过。
    就连身上的跳蚤,也被当成了每日加餐。
    看着一个又一个倒下的人,大家终于熬不住了,收拾好行囊,踏上了逃荒之旅。
    但是逃荒哪有那么容易啊,路上倒下的比赶路的人还多。
    一个个脚步虚浮脸色青白,眼里毫无生气,三三两两相互搀扶着前行。
    但凡有点余粮的人家,第二天指定被人洗劫一空。
    没人敢反抗。
    因为反抗的下场都是家破人亡死无全尸。
    还记得那时,她看到几个人围着一个快断气的小孩子流口水。
    她问她爹那些人在干什么呀, 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她爹捂住了她的眼睛,跟她说小孩子别管这么多。
    直到看到自己的亲弟弟被人分食之后,她才知道当时看到的那个场景意味着什么。
    她爹娘生了七个孩子,最后只有两个活了下来。
    一个是她,一个是她六妹。
    其余的要么在路上病死了,要么饿死了。
    明明都把人埋到黄土里了,偏偏有些丧尽天良的赶在他们后头,将还没僵硬的人挖了出来。
    虽然那时候还小,但每一个细节她到现在还能回想起来。
    还有很多泯灭人性的行为,实在是难以启齿。
    想到这苏母流下了两行清泪。
    没想到赶潮流穿越了一拨,还要再次面对这些尘封在心里的痛苦。
    小五撩起他的小背心,就想给苏母擦眼泪。
    “姥,不哭,不玩,擦。”
    “真是姥姥的乖孙孙,姥姥不哭,走,姥姥给你烤红薯去。”
    既来之则安之。
    大不了不要理会那些难民好了。
    可怜又如何,灾年当前,可怜的人一抓一大把。
    去他娘的善有善报,这时候伸出援手就是在给自己家惹祸上身。
    ……
    但比苏母更愁的是村长。
    这些难民来的太突然了。
    更何况他们自己也在遭灾,大半年来也就下了那么一回雨。
    储存的那些水都是紧着人和牲畜先吃,以至于地里的收成缩水的很厉害。
    一天两顿也只是吊着一口气,不让大家饿死罢了。
    “毛蛋,你带几个后生去守村口,老赵,你就带几个去村里巡逻,叮嘱好他们不要乱跑,我先去镇上问问上头的意见。”
    赵队长撂下他的搪瓷杯,急吼吼的说道,“咋能让你一个人去,我跟你一起,现在这外边啥光景都不知道,万一有点啥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这样,老廖,你带人去村里巡逻。”
    廖会计没说上话就被草草安排好了差事。
    套好车,村长跟赵队长赶着毛驴就往镇上走。
    一路上的场景让他们心里更凉了几分。
    本就不宽敞的道,横七竖八的躺满了难民。
    毛驴所过之处,都能感受到那些如饥似渴的眼神,仿佛下一秒驴子能成为他们的盘中餐似的。
    村长握着鞭子的手紧了紧,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而镇上的难民一点不比村里的少。
    镇门口守了好几个公安,手上还拿着家伙,生怕那些难民冲进去打家劫舍。
    办公室里,镇领导也急得团团转。
    全国上下遭灾的地方不少,上头早早下了命令,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能咋安排?发粮吗?
    自个都要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镇长,好几个村子的村长都来了,咋办啊。”秘书低着头,支支吾吾的开口道。
    “能咋办,就说我不在。”
    “不行啊,他们说看到你进大门了,不等到你他们就不回去。”秘书硬着头皮将那些人的话转述了一遍。
    “他娘的,找我就能吃上饭吗?”镇长骂骂咧咧的踹了几脚桌子,径直的往大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