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一重浪灭一重生

第485章 和谐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四个多月后。
    以南山上新增两千多座坟墓为代价,混乱的唐县终于恢复往日平静。
    不过外面的形势却是愈演愈烈,红卫兵还搞起了大串联,四处奔走。
    好在唐县这地方交通不便,没有人愿意花两天时间走到这里,要不然县领导们没准又要痛下杀手...
    这天早上。
    李旭来到汽车队,看到好几个人围在一起闲聊,他轻车熟路的上了自己车子,拿出小马扎坐了过去。
    这种日子已经持续四个月了。
    现在的他们就像回到前几年旱灾之时,每个月除了给供销社运输货物,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闲着。
    没办法,当初风暴席卷而来,唐县的工厂单位都无法避免的陷入停摆。
    至于现在,这些工厂虽有心恢复生产,但是当前环境下,想从外面弄点原材料都困难,所以只能继续停摆。
    这样一来,它们自然不再需要汽车队帮忙运货,汽车队也因此变得清闲起来。
    坐好之后,李旭就津津有味的听着众人讲述荤段子,时不时的还会插上两句。
    过有差不多两个小时,就见主任吴茂面露难色的走了过来,吭吭哧哧的说道,“几位师傅,所长有事找你们,让你们过去一趟。”
    李旭等人对视一眼,然后跟着他朝所长办公室走去,留下几个临时工坐在原地面面相觑。
    路上,宋师傅询问道,“吴主任,看你这样,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吧?”
    吴茂苦笑着回应道,“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这话证实了宋师傅的猜想,接着段师傅一把拉住他,佯装生气道,“吴主任,你是不是觉得以后用不到我们了,所以不肯提前透露?”
    既然不是好事,那么肯定要早点知道,这样也能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应对。
    所以刘刚面露不满的跟着附和起来,“吴主任,以前你找我们帮忙,我们可从没说过二话,现在轮到你了,你连这点小忙都不肯帮?”
    “吴主任,你要是不肯说,以后再有啥事,千万别求到我们身上。”王师傅隐隐威胁道。
    听到这些话语,又看到李旭等人虎视眈眈的样子,吴茂的脸色显得愈发愁苦,“不是我不想说,是我怕说出来,你们揍我。”
    “揍你?”众人一愣,然后齐师傅沉吟着说道,“这样吧,只要你给说出来,我们绝不动手,怎么样?”
    “真的?”
    “真的。”众人同时应和道。
    汽车队的人虽然蛮横,但信誉还是有保证的,于是吴茂咬牙说道,“所里要裁撤临时工。”
    话音刚落,就见李旭等人面色一变,吴茂连忙补充道,“你们知道现在的情况,说句难听的,谁都不知道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为了节省资金,只能清退临时工,不只我们单位是这样,所有工厂都是如此。”
    李旭琢磨了下,然后询问道,“吴主任,前两年各单位挣那么多钱,坚持五年都不是问题吧,怎么才刚过四个月就说要节省资金?”
    “不节省不行,前段时间死伤那么多人,为了支付抚恤金和医疗费,县里把各单位前两年挣得钱抽走一半;刚才所长去县里开会,又得知一个消息,说是受运动影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无法发放,能活到退休,基本都是当爷爷奶奶的人,可想而知对方家里有多少人口。
    要是少了这笔钱,这些家庭没准就会过不下去,到时候还得闹事,这样一来,之前县里做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县领导要求他们的退休金先由原单位发放,这下你们明白了吗?”
    南山上新增的两千多座坟墓,可不都是那些人的。
    还有为了维持稳定而死去的人。
    所以县里需要支付一笔庞大的抚恤金,还有受伤之人的医疗费。
    可县里的资金完全不足以支付这笔费用。
    于是县领导就把主意打到工厂单位身上去了。
    将它们的资金抽走一半才算填上这个窟窿。
    至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这从53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了。
    李旭还知道,再过几年,上面就会下达命令,养老金和长期病号工资以及其它劳保开支都会由企业承担。
    所以唐县如此做法,只能说走在政策前面了。
    听到吴茂解释,李旭等人面面相觑。
    这些说词充分且合理,他们实在没有反对理由。
    接着宋师傅哭笑不得的说道,“吴主任,你还真是把我们汽车队的人当成洪水猛兽了,明明理由充分,居然还担心我们揍你。”
    吴茂露出讪讪表情,“这不是怕你们不理解、一时冲动嘛。”
    刘刚咂了咂嘴,“你可真是所长的心腹,自己怕挨揍,不怕所长挨揍。”
    一听这话,众人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看他们这样,吴茂自然明白他们同意了,于是跟着笑了起来。
    他很清楚,只要这群大爷没意见,所长不会在意他的话语。
    众人来到所长办公室。
    没等所长开口,齐师傅就直接说道,“来的路上吴主任把事情跟我们说了,我们没意见。”
    听到这话,所长脸上瞬间布满笑容,连声叫道,“好好好,还是你们汽车队的人最有大局观。”
    然后她压低声音说道,“你们这么支持我的工作,我也不能让你们失望,汽车队的临时工,每人给一百块钱作为补偿,办完离职手续从吴主任那拿,但是别对外说,不然其他临时工都来找我要,我可给不起。”
    这是她早就打算好的,如果汽车队不同意,她就以此为条件跟他们交涉。
    要是同意,她同样会把这个钱给他们,算是收买人心。
    对于她的好意,李旭等人自然是坦然接受。
    和所长聊了一会儿,他们才回到汽车队。
    把各自学徒叫到车上,坐在驾驶室里,李旭对胡一筒说道,“一筒哥,后天领完工资,你去找吴茂办理离职手续。 ”
    “啊?”胡一筒当即惊呼起来,急切的询问道,“小旭,出啥事了?怎么好端端的让我辞职?”
    李旭只好把情况跟他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胡一筒整个人都不好了,哭丧着脸,“要是这样,我家岂不是又要靠我爸一个人挣钱养家,这还怎么过啊。”
    这几年胡家添了不少人口,全凭几份临时工工作,这几年才能越过越好。
    要是没了这些工作,只依靠胡羊一个人上班挣钱,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就只能用入不敷出来形容。
    这种日子想想都觉得煎熬。
    看他这样,李旭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没办法,所有单位都是这样,他也帮不上忙,只能安慰道,“一筒哥,这事谁都没办法,你想开点;再说这几年你们应该存了些家底,要是省着点用,坚持五、六年估计没啥问题,如果到时候形势转变,我再把你弄进来。”
    “我家没多少家底,别说五、六年,就算再怎么节俭,也撑不过三年。”
    听他这么说,李旭才想起来。
    之前胡一筒兄弟几人成亲,又是加盖房屋、又是置办家具,这些没少花钱。
    再加上胡羊的工资不足以养活一家人的现状,也就是说从下个月开始,他们家每个月都要用一些家底来维持日常开销。
    这样一算,可能真的撑不过三年...
    想到这里,李旭只能说道,“撑不下去的时候跟我说,我借给你。”
    其实他知道,胡家就算缺钱,也没多大可能找他借。
    因为不能略过李平和肖建平这两个胡家女婿。
    不然就相当于打他们的脸。
    可要是不这么说,他又不好接胡一筒的话。
    总不能直接说去找我大哥借吧?
    胡一筒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见他如霜打的茄子一般无精打采,李旭说道,“一筒哥,所长说了,咱们汽车队的临时工办完离职手续可以额外领一百块钱,要是吴茂忘了,你提醒他一下。”
    听到有意外收入,胡一筒才算有了些精神,“行,我知道了。”
    这时李旭听到车外传来一阵细小声音,询问道,“要不下车跟其他人聊一会儿,换换心情?”
    “我想在车上待一会儿。”
    听他这么说,李旭也不再勉强,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走到声源处,刚要坐下,就被肖建平拉到一旁,低声询问道,“我大舅哥心情咋样?”
    李旭露出无奈表情,“我一个人来的,你说他心情咋样?”
    肖建平咂了咂嘴,“要不我去劝劝他?”
    “别去了,他现在只想一个人静静;你要是想劝,晚上去他家,连同另外几个丢工作的一块劝,顺带劝劝你的岳父岳母。”
    肖建平:...
    他突然感觉一阵牙疼,想了想后,询问道,“你说我要是给我老丈人拿几百块钱,他们还会伤心吗?”
    李旭顿时打了个激灵,然后没好气道,“你别瞎折腾,你老丈人家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你拿这么多钱过去算什么?再说你这么做,我大哥怎么办,你拿几百轻轻松松,对他来说家底都要掏空。”
    前两年供销社挣了不少钱,但是汽车不够用。
    见此情景,县领导出了把力,给供销社弄来两个购买汽车的指标。
    于是苏卫东和肖建平都转正了。
    最重要的是,自从肖建平结婚,他的父母就不再要求他上交工资。
    所以他的腰包鼓的不行。
    肖建平一琢磨,觉得还挺有道理,于是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我老丈人一家心情不好,我媳妇的心情会跟着不好,她心情不好,我家里人就会训斥我,你说怎么办?”
    自从肖建平的两个哥哥被逐出家门,可以说他就是肖家仅剩的独子。
    以前他在家里的日子相当舒适。
    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他的父母想要打他、骂他,他的爷爷奶奶都会护着他。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
    胡翠芬则是成为肖家新宠。
    没办法,人家自从进了肖家门,一连生了两个大胖小子,而且把肖家打理的井井有条,给两位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所以现在胡翠芬要是不高兴了,肖建平就会迎来父母爷奶的呵斥,然后让他抓紧把人哄好。
    李旭摇了摇头,“你老丈人家的经济来源大半都在几个临时工身上,现在全县都在清退临时工,你说能怎么办,难不成给他们找个正式工指标?
    要我说大不了你让家里人训斥几天,等过段时间你媳妇想开了,你也就没事了。”
    想了想后,肖建平叹气道,“看来只能这样了,对了,你回去跟我姐夫说一声,让他晚上也过去。”
    “行。”
    见事情说完,两人回去和其他人聊天。
    胡一筒则是在车上待到下班才下车。
    回到家里,李旭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而是等吃完晚饭才讲给大家听。
    听完之后,胡桂兰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她是知道胡家状况的,所以很清楚在丢失那么多临时工岗位后,胡家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沉默片刻,她询问道,“小旭,我记得你说这场运动三、五年都不一定能结束吧?”
    “嗯。”
    “那你觉得大概什么时候会迎来转机?”
    “五年左右吧。”
    听到这个回答,胡桂兰的脸色更难看了,然后让家里人帮忙照看一下孩子,拉着李平急匆匆的回了娘家。
    他们走后,孙秀不由得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才过得好一点,现在又出现这事,真是不给人活路。”
    “没办法,为了稳定,只能舍弃一些人。”李旭回答道。
    其实大多数临时工的家庭条件都还不错,哪怕被清退,也不用为生活发愁。
    同时这也代表他们在清退之后不会闹事。
    这点非常重要。
    说实话,像胡家这样的条件,在临时工里面才叫凤毛麟角。
    “没说不能舍弃,问题是应该慢慢来,给他们一些喘息机会。”
    “我想应该是资金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接着李旭询问道,“姐,你在县里没听到什么风声?”
    “没,要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这件事。”李梅摇了摇头。
    李旭忍不住吐槽道,“你这信息收集能力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