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在敌国与皇子做假夫妻

第41章 舆论的力量


    这时围观的客人们纷纷小声嘀咕:“这刘氏夫人可真不地道,霸占了先夫人的产业啊!”
    “这先夫人的产业怎么也该留给嫡子女继承,反倒落到了那刘氏手里?”
    “刘氏夫人手段了得啊!”
    “听说了么?前些日子,广阳侯府二房的嫡小姐病得快不行了!上个月每天有太医从那府上进出。”
    “听说那位快要病死的嫡小姐,就是那位先夫人邓氏留下的血脉。她外祖曾经是内阁首辅邓太师呢!”
    “邓太师一家被贬回祖籍,没人给那位嫡小姐撑腰,如今都快要被那位后母磋磨死了。”
    “唉,挺好的姑娘,花儿一般的年纪,听说长得花容月貌的,十七岁了,也没人为她做主定下门亲事。”
    “当今皇太后不是那位嫡小姐的姑祖母吗?难道不给她做主?”
    “哎呀,你不知道。当今圣上最忌外戚专权,不喜太后与母家人多接触……”
    “嘘!快别说了,小心掉脑袋!”
    听着周遭人的议论声,曹海的脸色越来越黑。
    “你们这群无知的贱民,胡吣些什么?”曹海怒瞪着周围看热闹的客人,从店外路过的人也越聚越多。
    这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青衫书生倚着根柱子开口道:“诶?!曹掌柜,伙同你家主子做了坏事被人戳破,怎么还骂人啊?!本公子可是去岁的举人,见官不跪,过堂免刑。如此被你辱骂,少不得要去府衙里告上你一状。”
    曹海回头一看,这人倒也是他店里的常客,忙心烦地劝道:“唉,严公子,他们这都欺到我头上了,您就甭跟着添乱了!”说罢又回头冲齐玉山问道:“你们什么来头?谁派你们来的?”
    齐玉山依旧闲适地坐在那里,冷笑着望着曹海和他身后气势汹汹的几个小厮,“呦!曹掌柜好大的阵仗,闲聊几句,翻脸就要打人啊?……这家店到底是不是你家主子的产业,你拿出地契和牙贴给大家伙儿看一眼不就分明了嘛!”
    周围看热闹的客人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拿地契牙贴出来看看!……”
    刚刚搭话的严举人又开口道:“神都里人人都知道邓氏夫人的财产都被皇太后贴了封条,要等沈家二小姐满了二十周岁亲自启封接管。这店若是邓夫人的产业,地契牙贴都被封存着,曹掌柜肯定拿不出来。”
    齐玉山笑了笑,“这位严公子说得不错。这店若是现在那位刘氏夫人的产业,地契牙贴上自然登记的是她的名字。”
    曹海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你们……唉,地契牙贴在主家那里,怎会由我一个掌柜收着?!”
    “你看,我就知道他拿不出来,果然是侵占了人家邓氏夫人的产业!这个刘氏……太下作了!!!”
    “就是!……占着人家的产业,还把沈二小姐折磨得一病不起,真是个毒妇啊!……”
    围观的人群又议论纷纷。
    齐玉山见状不由笑道:“那不用说,街尾那家翰墨斋必然也被刘氏夫人占了去了!”
    众人又捡了个瓜,“啊?翰墨斋也占了去?”
    “可不是嘛,自从翰墨斋换了人经营,我用惯了的泥金笺再也买不到了!……”
    “对对对!他家之前的泥金笺是出了名的!……”
    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沈澜望向齐玉山,打算见好就收,“唉,好好的来喝茶,没想到竟遇见这么没天理的事!实在扫兴!咱们走吧!”
    齐玉山也知道,他们手中没有地契和牙贴,光靠沈澜手中的邓家令牌,店中没有故人认得那令牌也是白费力气。
    趁那曹海手忙脚乱要去压下吃瓜群众的议论,沈澜四人离了座,分开人群出了文思馆的大门。
    刚出大门,齐玉山揪住一个在门口看热闹的小乞丐,“怎么样?有意思吗?”
    那小乞丐十二三岁的样子,脸上花里胡哨,看不出长相,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却十分机灵。
    “今天这一出,可比茶馆子里说书的有意思多了!”那小乞丐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
    齐玉山从袖中摸出半串钱来,丢进他那缺了一角的破瓷碗里,吩咐道:“那就替这曹掌柜和刘氏夫人多多散播一下美名!”
    小乞丐愣了一下子,转瞬了然,“好嘞!大叔,包在我身上啦!”
    那小乞丐得了钱,转身便跑了。麦冬却仍不死心,感觉没太大收获,不禁问沈澜,“小姐,咱们还没见到郭掌柜,就这么离开吗?”
    “听跑堂小厮的意思,郭掌柜被他们打压得日子很不好过。现在咱们不能一举拿回铺子,此时见郭掌柜,只能给他找麻烦,不如以后再见。”
    齐玉山赞同道:“没错。这家铺子要拿回来,还是需得将地契和牙贴握在手里才行。”
    沈澜一行四人各自无言,朝寄存马车的那家客栈走去。路过街尾的翰墨斋时,齐玉山望了一眼,见门庭冷落,店内一个顾客都没有,与之前门庭若市的盛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坐在柜台后那个掌柜,也早已不是当时那个邓家的人了。
    齐玉山还记得,翰墨斋以前那个掌柜姓乔,是邓家家奴出身。他们乔家先后三代人一直负责打理翰墨斋的生意。他祖父年轻时候独创制作泥金笺的手艺堪称神都造纸业的一绝。那纸坚洁柔韧,明灿华贵,造假不菲,常被皇室和贵族世家选做书画所用。
    这门独家技艺一直掌握在乔家人手中。到了上一代,邓家感念乔家人历代忠心事主,便发还了他们全家的身契。老乔也因此有了科考的资格,还曾考中了秀才。后来又屡试不中,才回家继续传承制纸的手艺,替邓家打理翰墨斋。
    齐玉山以前总管着沈鸿远手下的私产,翰墨斋的老乔曾与他共事过几年。齐玉山心里最清楚,当年翰墨斋单凭泥金笺这一项绝技,每个月就有多少进账。后来翰墨斋的生意落到刘氏手里,也不知把老乔怎样了。
    “那个刘氏是个傻子么?”齐玉山实在憋不住了,“既想夺了翰墨斋,为何不留住老乔?她难道不知老乔的手艺才是翰墨斋赚钱的法门?”
    沈澜和麦冬听到这话,抿嘴相视一笑,都不说话。
    “你们俩笑什么?老乔找不回来的话,翰墨斋收回来也没什么意思。”齐玉山瞥了一眼笑得没心没肺的沈澜。
    麦冬不忍看齐玉山着急,这才解释道:“齐先生,您刚跟了小姐一天,不晓得也难怪。小姐另一个贴身丫鬟半夏,昨天您见过的。”
    “是啊!见过,还给我沏茶来着。”
    麦冬伸手挽住沈澜的胳膊,“她爹就是当年翰墨斋的乔掌柜啊!”
    齐玉山惊讶得直挑眉,原来面前这个看似柔弱的沈家二小姐,还有他想象不到的心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