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在敌国与皇子做假夫妻

第34章 不是个意外


    沈澜问清了两小只自己的意愿后,便吩咐章有寿亲自去同他们的父母商量身契的事。
    铜锁是家生子,身契本就在邓氏留给沈澜的那批嫁妆里。铁蛋家却只是庄子上的佃户,家境虽然贫寒,却并不是奴籍身份。
    章有寿按照沈澜的意思交待,怎么签身契,是签活契还是签死契,都由他们自己做主。
    铁蛋爹犹豫了两天,终是觉得自家小子还是跟在小主子身边比种地更有出息,何况他又能白得二百两银子。有了这二百两银子,他们全家可以置上十几亩上好的水地,再不用向别人交租子了。于是铁蛋爹咬牙替自家儿子签下了死契,从此那孩子生死与他家再无干系。儿子,以后还能再生……
    沈澜将小铁蛋的卖身契握在手上,心中有点难过。
    那孩子还想着过年的时候要回家去看看他娘的,却没想到他爹擅自做主,用二百两银子替他了断了母子情。
    难怪那孩子心里只想着回去看看他娘,原来他竟有这么一个爹。
    沈澜将铁蛋的身契交给麦冬,让她收好。
    沈澜心里暗自叹息,不管那孩子的爹是个怎样的人,断了他们母子情谊的始作俑者,归根到底是她自己。也不知她为沈澈找来两个小伴读到底是对是错?!沈澜为了这件事沉闷了许久。
    为了有个全新的开始,也因为那两个孩子的小名着实不太好听,沈澜便为这两个孩子改了名。铜锁改名叫研书,铁蛋改名叫侍墨。因为有了新名字,三小只又欢脱了好半天,反复在嘴里叫来叫去,没出两天,新名字也就叫习惯了。
    自从研书在别院里养伤,沈澈也不跟别人去外面野了,整日和侍墨陪在研书跟前。三人或是一起看画册、折纸、画画,或是一起玩双陆棋、拼燕几图、解九连环。时间一长三人好像粘在了一起,怎么都拆不开一样。
    而村子里陈妈妈让她儿媳传来消息,说前几日沈澈跌进捕兽的陷阱里并不是个意外。
    听到这个消息,沈澜有些坐不住了。即刻就让麦冬坐着马车将陈妈妈接进别院里来叙话。
    陈妈妈自上次夜里与沈澜一别,一晃已是十日有余了。这期间,随着沈澜的到来,临烟村里也发生了件出其不意的事。
    这话还要从侯府说起。
    福贵媳妇原本在侯府公中的大厨房打杂,活计多钱又少。她挖空心思,想进太夫人的小厨房做事。那里清闲,只需伺候太夫人一人的伙食。而且听人说还可私自捣腾些嚼谷带回去,或吃或卖,总之是肥差。
    福贵媳妇在侯府里有个干娘,就是二夫人刘氏身边的张婆子。张婆子与太夫人小厨房管事的蔡婆子是儿女亲家。福贵媳妇因此带着礼物央求着张婆子帮她在蔡婆子跟前说一说,将她弄进小厨房里,随便做个什么杂活都乐意。
    礼送到了,关系疏通了,就等着第二天蔡婆子跟澄瑞堂管事的吕妈妈禀报一声就能成事。没成想当天沈澜就将犯了错的蔡婆子送到了后院总管房那里挨了板子,管事的职位也被后院总管给撸了。
    福贵媳妇没辙,又重新找她干娘苦求。她干娘思来想去,就把她塞到此次沈澜随行的仆妇名单里。
    一来想着沈澜别院房的活计更清闲,随了福贵媳妇的意,若是二夫人刘氏想在沈澜的饭菜里下些什么料,也方便下手;二来也想让福贵媳妇替刘氏盯着沈澜姐弟的动向,做个耳报神,并承诺她,若是替刘氏将差事办漂亮了,可以考虑将她提到刘氏身边伺候。
    福贵媳妇听了这话,喜不自胜,自然要费尽心思将这次刘氏交待的差事办漂亮了。
    可到了沈澜别院里一看,厨房那群婆娘竟将各自手里的活计看得死死的,她一丁点儿都插不进手去。只能在厨房外面负责劈柴,收拾活鸡活鸭子活鱼,反倒比在侯府里更累几分。
    福贵媳妇心情烦闷之时,遇到了陈平生的媳妇李氏。她每隔两三天去别院帮忙洗涮,挣些零用钱贴补家用。
    李氏为了开解福贵媳妇,将她介绍给了其他帮工的妇人们。那些妇人与福贵媳妇一来二去熟了,又引带着她到村里玩牌、推牌九。一开始小打小闹,李氏赢了几个钱。后来逐渐瘾大起来,慢慢之前几个月的月钱都输了进去。
    二夫人刘氏交待的差事还没个着落,又怕输钱的事将来被她男人知道了挨打,福贵媳妇就事事都留着心眼儿,卯着劲儿想做两件出息的事,好能将功折过。
    那一日牌桌上闲聊,她听见人说临烟村里二狗爹日子过得十分宽裕,在村里是数得上的。他去年刚死了媳妇儿,到现在还单着,只带着一个小子和老娘过日子。福贵媳妇在村里曾见过那二狗爹两次,那人生得周正,身子也高大健壮。
    福贵媳妇对这件事就上了心。
    她家有个十七岁的闺女,是福贵之前那个老婆留下的,还没说亲。眼下那闺女在大房杜姨娘那里做二等丫鬟。
    姨娘的二等丫鬟,充其量只能在府里配个不入流的杂役小厮,一辈子也就那么庸庸碌碌地过了。若是能将那孩子嫁给二狗爹做填房,将来日子怎么也比跟着一个小厮强。
    福贵媳妇打定了主意就去村儿里找二狗的奶奶搭话。那老太太正为他儿子的婚事发愁。她儿子高不成低不就。
    二狗爹虽是鳏夫,但手里有些积蓄,日子过得宽裕。娶个寡妇不甘心,娶个黄花大闺女,人家又嫌他带个孩子,所以婚事一直耽搁着。
    福贵媳妇故意在二狗奶奶面前透露,家里的闺女还没说人家。老太太留意一打听,听说她闺女在侯府里当差,老太太觉得很是满意,深宅大院里的丫鬟规矩大,比小官家的千金也不差什么。老太太当即表示愿意出二十两银子的聘礼。
    二十两银子,比普通人家的聘礼足高出了一倍。福贵媳妇心里琢磨着,若是私下克扣一二,她打牌输掉两个月月钱的事也能遮过去了。
    双方皆有意,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