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互换后,战神王爷手撕白莲花

第32章 前世篇:回信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皇帝十分满意的点头:“丞相考虑周全,所言极是。”
    “这件事交给京兆尹,派人出城通知疏散,尽最大可能保证老百姓们的安全。”
    “是。”
    皇帝看丞相愁容满面,问道:“丞相可还有顾虑?”
    许丞相:“回皇上的话,微臣没有别的顾虑,只是遗憾没有早发现早做准备,若早发现早做准备,行事便不会这么被动。”
    话落,皇帝一下看向万碌。
    “这大雨从初一开始下,现在都初五了,西京湖不会一夜之间便到了八线。”
    万禄吓傻了,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皇上饶命,微臣微臣……”
    万碌额头冒出汗水,大颗大颗的落下来,他心虚,他确实是故意的,此时面对皇帝的询问,他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
    “故意的?”
    “不不不,微臣……微臣……,皇上饶命,微臣以为很快雨就会停,所以中途没有上报,微臣没想到……”
    万碌汗如雨下。
    皇帝语气严厉又愤怒:“人命关天,一城的百姓,就挂在你一句你以为上,你真是,胆大包天。”
    “皇上,微臣……”
    “拖出去,押入死牢,择日问斩。”
    “皇上微臣知错皇上饶命……”
    万碌拼命磕头,身后来了两个侍卫,就要把人拖走,夜凛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可以再缓缓,眼下天灾,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万碌在工部已久,对工部最熟悉,若临时派其他人顶上,怕是耽误要事。
    “万碌死不足惜,但是京城的百姓在这场天灾里,还需要工部,父皇要发落万碌,不在这一时。”
    许丞相往这边看了一眼,而后垂眸。
    这一回,无论什么结果,他都不会让万碌安稳坐在工部尚书这个位置。
    皇帝皱眉,看了看夜凛,又看了看万碌,正要说话,外头有侍卫送上急报:
    “皇上,城外出事了。连日大雨,山体松垮,城外道路被雨水冲毁,护城河水蔓延,已经隐约有决堤之势。”
    “什么?”皇帝瞪大眼睛,直接站了起来。
    整个大殿上的人,都惊恐万状。
    有人适时出声:“皇上,开闸迫在眉睫,护城河上最高水位,若倒灌进西京湖,整个京城都将成为汪洋大海。”
    “皇上,不能再等了,开闸吧。”
    不少人上前,纷纷附和。
    刚刚说不开闸的人,此时一个个都噤了声。
    现在,是没有选择了,这闸非开不可。
    “皇上,下旨吧,这雨这么大,再等就来不及了。”
    皇帝拧眉,“城外的百姓……”
    “皇上,若西京湖突破水位线,护城河也会决堤,城外也会被淹没,皇上,京城不能出事。”
    皇帝略顿了一瞬,终于开口:
    “开闸。”
    “皇上英明。”
    夜凛一个眼神示意,万碌哆哆嗦嗦的爬起来,“罪臣遵旨,罪臣即刻前往。”
    与此同时,各处相关的衙门,都行动起来。
    其他的大臣在退朝出宫的时候,各自心里打着算盘。
    城外道路被冲毁,现在开闸,西京湖的水经由护城河向四周蔓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京城被困。
    虽然不可能一直被困,但是大雨还在下,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物资紧缺是一定的。
    就现在这个情况,哪怕这雨明日停了,道路抢修也需要时间。
    当务之急,是在众人反应过来之前,多囤物资。
    面对天灾,做好最坏的打算方是上策。
    想到这里,有人已经开始加快脚步,半点顾不得鞋袜踩在地上已经湿透。
    工部收到消息,都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万碌一出宫,便火急火燎的叫着人一起去了开闸处,半点都不敢犹豫,直接下令开闸放水。
    城卫司司长,站在城墙上,看向外头,目光复杂。
    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通知外面的人,闸门一开,城外将霎时变成人间炼狱。
    但是眼下,这闸又不得不开。
    天灾当前,凡人只如蝼蚁。
    随着衙役一阵齐呼,雨声中似乎传来铁链齿轮转动的声音。
    当闸门打开的那一刻,洪水倾泻而出。
    护城河的水位,顷刻便涨上来,以肉眼可见之势,往四周冲开去。
    大雨还在下,雨帘中,洪水肆虐,向下席卷。
    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奔腾的洪流便淹没到距离村外最近的村子,势不可挡的奔向远处。
    尖叫声和呼救声,被大雨吞没。
    随着洪水奔腾,很快,城墙外的整个平原,都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村庄在一瞬间被淹没,房屋倒塌,牲畜和人随着水流被卷入后方,无数良田已经看不到模样。
    一起跟着上城墙的监察不忍再看,按照这个速度,不用半个时辰,城外将生灵涂炭。
    而此时,京城内,老百姓们还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看到西京湖的水慢慢退下去,大家奔走相告,欢呼叫好。
    城西那边的积水,也流得更快一些。
    而那些大臣,却半点不关注这些,而是悄悄的采购物资。
    粮食,米,油,菜,一车一车的往府里搬。有什么要什么,平时不吃的菜,只要有,也先买了再说。
    大家府邸,人多嘴杂,又关乎民生,这种事哪里瞒得住。
    很快,消息便零零碎碎的传了出去。
    有些聪慧的,立马反应过来,也跟着一起买。
    还有些想不明白的,见大家买也跟着买,纯粹是盲从。
    还有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观望的。
    就前面那两拨人,行动起来,只半日不到的功夫,便发生了很多店铺哄抢的画面。
    那些掌柜的终于反应过来,有些胆子大的,当场加价翻一倍。
    随着购买的人越来越多,翻倍的次数也越来越快,从两倍三倍很快到了四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状况。
    价格上涨,没有让百姓退却,反而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买的也越来越多,掌柜的只能限量。
    限量,价格还贵,老百姓们骂骂咧咧,暗地里指责奸商发国难财。
    但这个时候,更多的人,只祈祷一定要买到粮食才好。
    这个时候,已经有商人看出来这件事情的价值,索性关了门,赌一把这雨还会下。
    只要这雨再下,粮食便能涨无数倍。
    到那时,才是真正赚大钱的。
    经过了哄抢一事,城外洪水淹没良田,道路被冲毁的消息,也相继传了出来。
    因为护城河涨水,城门也关上了。
    粮食,柴火,米,油面直接翻到了五倍。
    民众的恐慌,也在这一刻达到五日来的最高点。
    京城,人心惶惶。
    另外一边,凛王府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皆喜不自胜。
    他们这边本就缺钱,这一场及时雨,按照眼下的情况,起码能让他们赚到百万甚至更多。
    他们有二十万两进货价的粮食,按照现在的价格,已经坐拥百万了。
    而且他们入的大都是精米,精米卖给达官贵人,怎么也要翻个六七八倍,甚至十倍。
    如此,只这一回,他们便能把之前损失的钱全部收回来。
    书房里。
    夜凛站在窗前,看着外头的大雨,眼睛生亮,喃喃一声:天助我也。
    他叫来了幕僚,将这件事仔细商议:怎么把粮食高价卖出去,而又能很好的善后。
    “王爷,这批粮食务必趁着这个好时机卖出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粮食要卖,便一定要有商铺,不能用王府的铺子,若不然,经过那些御史的口诛笔伐,哪怕卖了钱也要吐出来,还会坏了王爷的名声。”
    “这个简单,找个替死鬼。”
    “对,只要这批粮食,跟王爷没有任何关系便好。”
    “是,王爷,属下想起来,底下正好有一间铺子,掌柜的是个赌鬼,欠下了许多债,他挨不住,都要让他的妻女去偿了。
    “咱们使些手段,让他做完这件事,护住他的家人,如此,他便得为我们所用。”
    有人问:“若此人不愿,该如何?”
    “这种事,由不得他愿不愿,不做也得做,做也得做,聪明人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话一出,大家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齐齐看向首位上的夜凛。
    夜凛略略想了想,当机立断:“就这么办。
    “把事情做干净些,别和本王牵扯上关系。”
    “是。不过,丞相府那边怕是盯得紧。”
    夜凛轻笑一声:“盯便盯,只要没有证据,他能奈我何。
    “小心些,一定不要让丞相府抓到把柄。”
    “是,王爷?”
    夜凛:“这件事,宫中那边什么态度。”
    幕僚:“城外护城河的水席卷而下,城外的村子全被淹没,死伤无数。
    “京兆尹工部的消息,一封一封的往宫中报,这个时候还没关注到粮食的事。
    夜凛嗯了一声:“做低调些,别太招摇,这样的天灾,不愁卖不出去,小心为上。”
    “是。”
    “那这粮食是现在变卖,还是再过两日?”
    夜凛低头沉思。
    若现在卖,已经涨到五倍,他可以涨到六倍七倍。
    但,若过几日,便能十倍起底,只看这雨会不会再下。
    若现在不卖,若明日雨晴,便失了时机。
    若现在卖了,明日依旧大雨,那便又损失一大笔赚头。
    夜凛想了好一会儿,开口:
    匀一半出来,今日卖了,卖十倍的价格。
    留一半,等过几日看看。
    今日卖一半,用十倍,他也足够有赚头。
    他的大多都是精米,卖给那些达官贵人。
    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本就是一点小钱,涨十倍不过说出去不好听,但是对于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而且这些人最怕死,若能用些银子买命,他们比谁都积极。
    底下的幕僚们一听说十倍,皆倒吸一口凉气,但是对于主子发的话,也不敢反驳。
    “是,王爷,属下这就去办。”
    丞相府也收到了粮食涨价的消息。
    丞相几乎想都没想,便嘱咐人看好凛王府的动作。
    以他对夜凛的了解,那么好的机会,夜凛一定不会放过。
    他倒是不担心夜凛会赚到钱,而是巴不得夜凛赚到钱,这个国难财,只要夜凛敢赚,他就有办法给夜凛重重一击。
    湛王府,当夜湛听说外头出现疯抢事件时,第一反应,便是要把自己收来准备送去边境的粮食送出去。
    至于边境的粮食,等后头京城安全了再买就是。
    就在他准备动作的时候,想到什么,写了份手书给江穗宁,说的是想听听她的意见。
    很快,他便收到了回信。
    信上说了三点:
    一:建议他手上的粮食先不要动,因为眼下京城商户的粮食,还足以应付。
    现在,重要的不是钱财,而是粮食。
    若这雨停了,那么京城便能逐渐安全。但若这雨不停,他的这批粮食便是救命粮,用来给京城托底,方是上策。
    要不然,有钱的囤粮,没钱的什么都没有。
    二:若大雨持续,需要到他放粮的时候,他的粮食也不能平白给。
    必须要买钱,按照原来市场的价格卖即可。
    这一条,夜湛不知道,江穗宁想了许久,才写下来。
    她知道湛王心地善良,知百姓疾苦,定然不会收钱。
    但是人性这个东西,白给,他会觉得你居心叵测,或许还诋毁你沽名钓誉。
    但若你收他的钱,他反而还感恩戴德。
    若在别人收五倍六倍价格的时候,还能坚持按照原来的价格,那你就是青天大老爷。
    好事可以做,有时候也要做,但是怎么做,结果却是不同。
    这一条的后面有几句解释,虽然说得很委婉,但夜湛立马便明白了江穗宁的意思。
    心中暗道:她对人性洞察得透彻。
    他写了份手书,让自己这边的官员上奏朝廷,要外头的事上达天听。
    现在城外情况严峻,没有办法挽回,但城内的灾难,却可以避免。
    他能做的,便只有这些了。
    江穗宁的信里,还有第三点。
    便是京城的太平仓。
    京城是有自己的粮仓的,里头放着储备粮。
    由先后的娘家薛家掌持。
    薛家因为大皇子的事,而淡出朝堂。
    皇帝为了隐藏这桩密辛,没有对薛家过多惩罚,而是把薛家调离了权利中央,派了个闲职,守着太平仓。
    他记得这件事只和她提了一嘴,没想到她如此细心,考虑得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