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大队女高中生

第102章 大队开会三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许家是没什么疑问,肯定是支持的。
    这个时候就显得没分家占不到便宜。
    许家这么大家只能认购一份。
    许家8年前才盖过房子,那会没有分家,许老爷子想的是老三媳妇刚生小孩,又伤了身体,这时候分出去,怕老三立不住。
    平常几个兄弟都相处的挺好。
    这次,许老头,又在想要不要分家。
    饭后,在房间里,跟老伴说到这个问题。
    许奶奶看了眼自家老伴,嫌弃的说道:“你也不想想,现在怎么分的开,分开了也没什么意义。
    几个孙子孙女都在县城一起租房,房租也是各房出各房的,吃的才一起。他们自己也门清。
    这会分家,家里大,还好分,
    然后老大就两夫妻吃饭,老二夫妻带着一个,老三媳妇还带着志安,煮饭都麻烦,
    前面媳妇生小孩都相互照应,到她这小孩还这么小就分出去?
    这分四处吃饭,不是自找麻烦吗?
    等孩子再大点,再分家。我们家算好了,没分家,也给几个儿子留了钱。
    老二媳妇都没怨言,你自己在这想什么呢。”
    许奶奶那是一脸埋怨。
    这老头平常表面不怎么关心,沉默。
    心里却想着各种事。
    家里团结不好吗?
    儿子没闹分家,他却在考虑分家。
    家和万事兴。
    他这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许爷爷觉得现在是不错,家里一家,孙子辈一处,大队没有哪个有他好的,他真没必要去打破这个平衡。
    “老婆子,你说的对,这样就好,等儿子们想分家了,咱再分家,到时候要不要咱们跟小儿子一起,也能帮忙带带志安。”
    “到时候再说,还要看大强怎么想,自古,都是跟长子的,没跟大儿子,怕会被人说闲话。”
    许奶奶也疼小幺儿,但是做事还是得大道理过的去。
    “行吧,到时候再说。”许爷爷放下这件事,很快就睡着了。
    许奶奶听着呼噜声也是无奈。
    真是一天想什么呢,这二孙媳妇就要进门了,这会怎么都不是分家的时候。
    -------------------------------------
    翌日,大家早早就来学校了,说是九点,八点不到,就来了。
    吃完饭,不用干活,就出来了。
    在旁边看着自己孩子打乒乓球,有手痒的,也上去打两局。
    旁边看的,也是边看,边讨论种植蘑菇的事。
    “这肯定是好事,一家出240元是出不起,这一家就出个一块多,还是出的起。就当今年少发一块多。”
    “你要花那五毛吗?要是亏了怎么办?”
    “当然要花了,不相信我自己,也要相信大队长,跟着大队长,让你饿肚子了吗?”
    那人听了,也觉得大队长可靠。
    最困难那几年,也是带着大家度过了,大队就没有一个饿死的。
    粮食欠收的时候,就赶忙让种菜,种南瓜,天天提水浇。
    年轻的不知道,老一辈的都知道,他们还偷偷去黑市,拿青菜换粮食回来。
    听的那人,没带钱出来,本来是想着一块多出了就可以,可不想再多出钱。
    这会,听着大家都想多认购的样子。
    说了句回家上厕所,就退出人群。
    赶快回家拿钱,这可是只80个名额呢。
    还是得快点回来,不然都抢不过别人。
    学校操场,渐渐的聚集了快整个大队的人。
    等八点四十五分,大队长拿着大喇叭和冯书记,杨副队长,还有朱会计。
    一起从大队办公室往学校走来。
    几人一进学校,大家就围了过去,七嘴八舌的说道:“大队长,我肯定支持你的,是去朱会计那交钱吗?”
    还有大款问道:“冯书记,就只让买一份吗,钱够不够,我可以多出一些。”
    还有攀关系的,“老朱呀,咱们都是亲戚,你快给我先记上。”
    杨副队长也被围住了。
    许大队长看着平常都有些怕他们的,这次都围过来了,想来今天表决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他拿起大喇叭,“喂喂喂,大家不要挤,让我们先进去。”
    大家听了,才让开一条路。
    许大队长站在最前面。
    拿着他的大喇叭,“大家安静!安静!”
    “昨天晚上回去商量的怎么样,有谁反对的吗?”
    大家都回道:“赞成、赞成。”
    原本也有想反对的,想要那一块多。
    家里人劝住了 ,这反对人多还好,就几人的话,也得罪了大队的人。
    而且也存有希望,这如果赚钱了,就自己没有,那还是得悔呀。
    况且,就像大队长说的,就是二三十个鸡蛋的钱。
    “那就好,这是我们大队的大事,大家一起努力,明年我们都赚大钱。
    现在,去朱会计那边签字。
    看得懂的就签名字,看不懂的,就带上自家娃,给你念念,然后按上手印。”
    众人听着,就往朱会计那边挤。
    朱会计搬了张桌子,让大家像之前领钱一样排队。
    “这个是同意书,大家都认真看看。看完签字。”
    排最前面的是一个刚分家的小年轻。
    “朱会计,我看好了,牵哪里?”
    “后面空白的都可以签。”
    小年轻签好后,问道:“朱会计,五毛的,现在交给你吗?”
    朱会计抬头,看着小年轻,说道:“你先登记名字,如果人少,就收五毛,如果人多,应该收的就少了。”
    按昨晚来朱会计家问的人估算,想交这五毛的不少,也不能只收了80个,就不管其他了。
    只能按想交的均摊。
    小年轻,依言,在另一只空白纸上登记。
    后面的开始催,“冯小五,快些,后面的等着呢。”
    冯小五连忙签好名,让到一边去。
    后面的急忙上前去。
    “老朱呀,我不识字,让我孙子给我念念。”
    “给,看看吧,这几张往后传传,签名是都签同一张。”
    后面的几个也上前,各拿了一张相互传看。
    等大家都签字了。
    已经是快十一点了。
    等大家都回去了。
    朱会计统计了下,想额外交五毛的有160家,就二十五家没有登记。
    “这么多,那还不如直接一起出那40元。”杨副队长看着数据说道。
    “这不一样,还是按说好的来,每家收两毛五,别在变动了。”
    “可是,这到时候也不好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