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男多女少世界后把剧情走偏了

第150章 朝堂风云2


    大殿上跪了一批官员,很快又跪了一批官员。
    他们下跪倒不是因为心虚,而是确实在为江山社稷考虑,那些人的话虽皆是开脱之辞,却还是有一番道理可论。
    “还请陛下顾及眼前大局。”
    一个臣子请柬。
    “还请陛下三思。”
    又是齐齐跪了一排。
    到了最后,文武百官之中除了宋清晏,只有一人没有为之下跪求情。
    穆延皇抬眸看去,他知道这个臣子,曾经的新科状元,他见过此人当年琼林宴七步成诗,连先帝都为他下阶,见如今他满面风霜的模样,竟一时感叹万分。
    文坛才子早已不复当年,若不是先帝意外驾崩,此人应是穆延皇最擅用的臣子。
    淮安王当年几乎将忠义之士屠杀殆尽,不知何故,放过了这个新科状元。
    帝王眼眸中的动容本不该让他人察觉,可穆延皇一直盯着这个臣子,想起当年自己唯唯诺诺,而他不过只是一个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却敢在朝堂上直言不讳。
    最终惹得淮安王不快,将其给逐出京都。
    他没能像先帝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代圣贤,而是成为了晟国几百年岁月,有史以来第一个被赶出京都的状元。
    甚至…
    籍籍无名。
    穆延皇见他一直低着头颅,即使没有下跪,可他勾肩驼背的样子竟比那些犯错之人还要卑微。
    只觉得莫名怒火攻心,手掌重重地拍在了身前的桌案上。
    砰的一声。
    吓得所有人身躯一颤!
    天子怒火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就连乐毅侯都噤声看去。
    泽宸殿下和宋清晏不明所以,又顺着穆延皇的视线看去。
    当宋清晏看见那位跟他一起未跪的青色官袍官员,平淡的眼神半敛着收回。
    穆延皇见他虽勾着身躯,却并没有被他那一掌吓到,眉眼这才舒展开来。
    其他人看不透穆延皇的意思,只好继续跪在原地。
    “兆安厦,所有人都跪,你为何不跪?”
    帝王威严有力的声音在开阔的大殿回响。
    这时跪在地上的众人疑惑回头,才发觉身后还有一人站着。
    有人小声道:“这不是前段时间回京述职的兆大人吗?”
    兆安厦抬起头来,在众人瞩目中,慢慢走了出来,只是步伐略显僵硬。
    他对着皇位道:“微臣不敢。”
    说完,膝盖就要贴地。
    “给朕站着回话。”
    穆延皇呵斥的声音传入每个人耳中。
    所有人不可置信地看着兆安厦,明明怎么看都是不起眼的。
    “微臣遵命。”
    他刚才跪得很快,几乎毫不犹豫,所以待穆延皇出声时,那双膝盖就差一点贴地了。
    天子不许他跪,他怎么敢跪。
    兆安厦只好双手撑在地上,让膝盖不至于落地,一点点地抬起身来。
    这狼狈的姿态,还不如刚才跪下去。
    穆延皇微微皱眉。
    宋清晏不动声色地掐紧了手心。
    兆安厦站起身来,低着头回话:“陛下,微臣不跪,只是不想为任何人求情而已。”
    “为何?”穆延皇问道。
    “今日,不管宋大人要举报谁,只要拿出证据来,错了便是错了,以晟国律法惩办了即可,所有虚伪言辞,皆是对律法的不敬,对晟国的不敬,臣不敢不敬。”
    他低声细语,可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兆大人这话倒是说得好听,在场诸位难道不是为这江山社稷考虑吗?”
    “人无完人,人生在世,兆大人就没犯错吗?”
    兆安厦沉默着:“自是有的。”
    “那所有人都跪着,偏偏兆大人这般惺惺作态。”
    “想来也是,兆大人刚处理好了灾荒,是立功回京,与京都官员无甚交情,自是不知诸位这些年在京都是如何恪尽职守。”
    穆延皇淡淡地瞥了眼那些咄咄逼人的官员,他迟早一个个处置了。
    宋清晏转身道:“那想必诸位大人定是严以律己吧!既如此,下官现就将这份案牍呈于陛下,谁是谁非,陛下自有定夺。”
    “不知…兆大人以为如何?”
    其他大臣跪在地上默不作声。
    兆安厦抬起头来,目光又暗淡了许多,微微点头道:“严以律己,宋大人这话说得极是!”
    宋清晏听着那声“宋大人”愣神。
    穆延皇不想再个耽搁下去了,先是对着泽宸示意,接着看着下方道:“宋爱卿,朕倒是对你手中的摺本感兴趣,也不知是什么?竟将朕的文武百官都吓成这样,是各位做了何亏心事?怕朕知晓?”
    “微臣敬上。”
    宋清晏双手托着。
    很快,总管太监就要从他手中接过。
    所有人严阵以待。
    “且慢!”
    所有匍匐在地的大臣抬首看向了上面的泽宸殿下。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泽宸殿下走到了宋清晏身前。
    穆延皇道:“吾儿何事?不妨直言。”
    语气中的纵容温情让那些心虚的大臣有了更多的猜想,所有人希翼的眼神看向了泽宸殿下。
    其他人求情百句,哪里抵得上这位殿下为他们说一句话啊!
    泽宸殿下抬起头来的瞬间,眼底的戏谑转作柔和,一副仁慈大义的模样。
    “父皇,淮安王一案牵扯甚广,宋清晏毕竟是初入官场,一介新人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怎么可能在短短时日就彻查这么多大臣,要是冤枉了忠义之士,岂不是叫人寒心,儿臣以为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宋清晏一人之言辞,也不可轻信!”
    “那吾儿以为如何?”穆延皇道。
    “宋大人的才华,儿臣自是望尘莫及,可论起办案,宋大人从前不过书生,不如让宋大人将摺本交于儿臣,待儿臣细查过后,再呈于父皇。”
    “吾儿有这心是好,可你从前也未在官场历练过,朕若是偏心于你,将此案交于你了,让其他大臣如何心服口服?”
    穆延皇洋装犹豫不决,让大臣们都捏了把汗。
    现在所有人都看到泽宸殿下在为他们说话,这位未来的晟国皇帝在主动拉拢他们,不管是何目的,对他们来说都只有好处。
    最终文武百官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全部偏向了泽宸殿下那边。